《调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将观察、调查、实验作为并列的收集证据的方法加以介绍的。其中,观察着重的是在微观层面收集证据、着重对变量进行控制从而验证先前的假设;调查着重的是在宏观层面收集证据。但是,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情境中,我们只能一个一个地、分别地介绍这些收集:证据的方法,不宜将它们进行专门的比较、辨义。所以,本教材具体描述了使用调查方法的具体情境,回避了对调查下定义。随后,将教材的重心放在四种调查方法的操作上,希望学生能在丰富多彩的调查活动中学习如何调查,感受调查在收集证据上的独特功能。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讨论在什么情境下选用合适调查的方法来收集证据,其中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境:
第一种情境是地点和事物,或者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如这片树林里除了树木,还会有哪些东西?或者是哪些东西存在于哪些地方,如校园中有多少种植物?
第二种情境是时间和事物,或者是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深秋时分,树叶大量飘落的时候,蛇、龟等动物已经逐渐停止进食,它们都去干什么了?一个月当中我们班有多少人患过感冒?或者是什么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如麻雀的交配是否在空中飞翔状态中完成的?
第三种情境是一个事件与另一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比如子女的肤色(血型)与父母的肤色(血型)有什么关系?小河中死鱼增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等。
第二部分,分四种类型介绍了调查的具体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涉及具体的操作要求与要领,比如现场调查中有安全的要求、问卷调查中分类处理信息是一项技术要领。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心得或经验对学生进行具体有效的指导,分组带领学生开展有效的调查活动并获得调查收获。这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活动,也是本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了解了科学探求的基本步骤,同时经过了三个学期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在科学探求技能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系统的认识,但对于在日常生活中对调查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零散的。对于通过调查来收集所需资料的这个方面,虽然每个学生也都有属于自己的知识储备,但对于如何进行全面科学的调查,以及了解调查有什么特别之处,何时采用,以及会得到什么形式与性质的结果等等在系统认识上还是比较模糊的。所以本课的教学目的是理清学生对于调查法的模糊认识,使之能初步掌握用调查法来收集证据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能区别调查与观察、实验的不同。
2.能根据具体情境选用不同的调查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四种调查的基本方法,开展调查活动。
难点:调查与观察、实验的不同之处。
评价任务
能灵活运用四种调查的基本方法开展调查活动。
教学准备
调查记录表,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调查的意义
1.(教师出示有以下问题的小黑板)谈话:如果想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
(1)我们的校园有多少种植物?
(2)附近小河的死鱼比以前多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中午趴在桌上午睡和下午上课的精神状态有无关系?
(4)一个月当中,我们班有多少人患过感冒?平均感冒了几天?
(5)地球是否真的变暖了呢?你是怎么认为的,有科学道理吗?……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交流结果。
3.师生小结:我们想研究的这些问题大体可以包括: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用调查的方法。因为调查可以使我们完整地了解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调查”。
二、了解调查的方法
1.教师:调查的方法有很多,大家都了解哪些调查的方法呢?
2.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介绍: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调查可以分为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等。
4.教师:如果我们需要调查校园里的昆虫,应该怎样进行呢?
5.小组讨论并汇报。
6.师生小结:调查校园里的昆虫,我们可以采用现场调查。要进行现场调查,就必须做好这样几件事情:(1)请同学们自己确定一个调查问题,并讨论好这样的问题是否适合在校园内进行。(2)小组内进行分工。(3)讨论调查需要用到什么样的工具器材,为什么要用到这些工具器材,如何使用。(4)分工进行现场调查。(5)完成调查报告并汇报。
只有这样,我们的调查才能顺利进行并完成。当然,在进行现场调查时,注意安全非常重要。
三、介绍访问调查和问卷调查
谈话:除了现场调查以外,常见的还有访问调查,它包括:(1)一对一的调查访问,调查者与被访者可以进行较深入的交流。(2)座谈会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访问方式。(3)电话访问,一般属于有问卷的标准化访问。而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格形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求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这三种调查方法都各有长处,也有不足之处,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四、尝试进行资料调查
1.谈话: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这里我们还要介绍一种资料调查的方法。请大家打开教材第56页,我们一起来阅读教材中提供的资料。
2.拓展练习:请大家尝试资料调查方法,调查10年来,本校学生的身高、体重、视力等方面的历史资料,并做出你的分析报告。
教学反思
本课引导学生学习收集证据的重要方法——调查,让学生了解这种综合性的收集证据的方法: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常常用间接的方法,从侧面对事物进行考察了解,不受现场条件及时间的限制,比较灵活机动。教学中,不提倡教师给调查下定义,即不提倡使用“调查是……”,而提倡“和观察一样,调查也是一种收集证据的方法,它是在……情况下使用的”。可以用类似填空的句式让学生将“某个地方有(没有)哪些东西”、“某段时间发生(不发生)什么事情”、“什么事件与什么事件存在(不存在)关系”等问题具体化,就像图画中儿童语言提示的那样,这样做将便于学生理解并记住调查的使用情境。
在调查前切实制定好调查方案,以保证调查的顺利开展和有效性,还要注意安全。建议老师制作一张调查结果的汇总表,让学生把调查来的结果汇总在上面,有一目了然的效果。也可以鼓励学生用作画的形式表现相应内容。
资料调查的特点是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这里只是列举了一个资料调查的范例,教师完全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个可行的资料调查方案。调查结果可以采用图表的方式清晰地表示出来,也可以通过分析,阐述自己的调查结论。(共13张PPT)
调 查
选用合适调查的方法
认识具体的调查方法
选用合适调查的方法
如果我们想研究以下问题,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
我们的校园有多少种植物?
一个月当中,我们班有多少人患过感冒?平均感冒了几天?
中午趴在桌上午睡和下午上课的精神状态有无关系?
选用合适调查的方法
以上问题大体包括: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这时,我们应该采用调查的方法。
认识具体的调查方法
现场调查——调查校园里的昆虫。
调查方案
第一步 确定想要调查的问題。
第二步 划分小组,分派调查区
域。
第三步 着手准备调查用的器材。
第四步 开展现场调查。
第五步 完成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 昆虫的名称 昆虫的数量(只)
梧桐树下 瓢虫 2
月季花坛 蜜蜂 6
草坪 蝴蝶 3
校园昆虫调查表
____年____月____日
调查员______
认识具体的调查方法
现场调查
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野外调查。
捕捉小蝌蚪
聆听、查看秋夜的鸣虫
认识具体的调查方法
访问调查
三代人的童年时期家庭使用的燃料有什么变化。
认识具体的调查方法
访问调查
三代人的童年时期家庭使用的燃料有什么变化。
煤炉
土灶
煤气灶
电磁炉
煤油炉
认识具体的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下午放学后时间的分配情况。
做的事情 用的时间
1.从学校回家 16:10-16:30
2.喝水、吃零食 16:30-16:45
课后对8-10名同学进行调查,并根据活动记录的要求整理信息。
认识具体的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下午放学后时间的分配情况。
要想知道我们所在的地区所有四年级学生下午放学后时间的分配情况,是否要对每一个人进行调查?
认识具体的调查方法
资料调查
城镇居民摄人营养结构的变化对其健康状有什么影响。
这是1989-2004年某省城镇居民食物摄入中营养比例的变迁资料。分析一下,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黄色:蛋白质供能比;
蓝色:脂肪功能比;
绿色:碳水化合物供能比
认识具体的调查方法
资料调查
健康教育专家告诫: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使得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认识具体的调查方法
资料调查
可以调查10年来本校学生身高、体重、视力等方面的历史资料,并作出你的分析报告。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