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近五年考点分布
年份 试卷 考查内容
2017年 新课标卷Ⅰ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新课标卷Ⅱ 文革后我国教育的发展
新课标卷Ⅲ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2016年 新课标卷Ⅰ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新课标卷Ⅱ “一五”计划
新课标卷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5年 新课标卷Ⅰ “一五”计划
新课标卷Ⅱ 建国初期的发展战略
2014年 新课标卷Ⅰ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
新课标卷Ⅱ 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
2013年 新课标卷Ⅰ 胡佛解决经济危机的措施
新课标卷Ⅱ 新中国成立后的思想
二、命题分析及备考指导
从近五年考情来看,第31题主要侧重对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代史的考查,主要侧重中国现代经济(如“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经济的探索)、政治(民主政治建设及外交)、文化及教育(现代教育的发展)。复习备考时需要把握以下方面的知识:
1.阶段特点
(1)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3)思想文化——以邓小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重大理论成果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2.改革开放后新中国的政治和外交
民主与法制建设 拨乱反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着手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和完善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一系列民主政治制度
“依法治国” 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基层民主选举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一国两制” 理论 1984年,“一国两制”方针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实践 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香港和澳门先后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得到发展
外交活动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发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作用;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 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等
维护周边安全 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体制转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底
①特点
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表现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
①特点
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属于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
②表现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3)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以来
①特点
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表现
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潮中去。
4.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阶段 方针政策 成就
新中国建立初期 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鉴苏联经验 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造成新中国人民的教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文革”时期 “以阶级斗争为纲”,大中小学一度停课,大学招生通过推荐方式招收“工农兵学员” 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出现断层
改革开放以来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211工程”计划 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无穷活力
【技巧演练1】1949年到1959年,国庆阅兵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从1949年的“万国
造”到1954年“全苏式”,再到1959年受阅部队的最新式武器装备由我国自行制造。这一变化反映出
A.国家经济建设日新月异
B.中国承担越来越大的国际责任
C.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D.外交“一边倒”局面日益巩固
【参考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
【技巧演练2】1956年,一汽总装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装配出第一辆卡车,毛泽东给新车起了个名字叫“解放”;1958年,根据中国的民族特色改制成了一辆高级轿车,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给轿车命名为“红旗”,毛泽东欣然题字。这反映了
A.社会建设急于求成倾向
B.工业化的基础得以巩固
C.计划经济下的政治色彩
D.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社会建设急于求成倾向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于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汽车命名的问题,没有说这两辆汽车的下线对工业化的作用,故B项错误;从两辆汽车的名称“解放”和 “红旗”可以得出这两辆汽车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也有政治意义,故C项正确;新中国在“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技巧演练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范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内一度兴起“俄语热”。1964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提出:中国学习英、俄语人数的比例,由现在的一比二调整到一比一,然后再逐步调整到二比一。这一变化反映了
A.外交环境的变化
B.国内政局的稳定
C.教育体制的改变
D.经济水平的提高
【参考答案】A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65年,中央直属企业增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到10 533个,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2.2%,其中属于生产资料的产值占55.1%。中央直接掌握的财政收入由原来的50%提高到60%左右。这表明
A.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B.政府强化集中统一管理模式
C.计划体制弊端得到初步解决
D.政府重视经济建设均衡发展
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现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对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A.实现国共再次合作,推动台湾和大陆统一
B.两党平等谈判是解决两岸关系的合适方式
C.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反对外部势力干涉
D.“一国两制”打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
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过辉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成就,也犯过类似的历史错误。如苏联的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这些错误共同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A.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社会主义建设要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1.B【解析】材料未涉及农业、轻工业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工业的发展比例,不能说明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故A项错误;根据“中央直属企业增加”“中央直接掌握的财政收入由原来的50%提高到60%左右”等信息可知政府强化集中统一管理模式,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政府强化集中统一管理,计划经济体制强化,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政府强化集中统一管理模式,不能说明经济建设均衡发展,故D项错误。
( http: / / www.21cnjy.com )
3.C【解析】“农业集体化、片面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重工业”不能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A项错误;“苏联的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不能完全体现生产关系需要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故B项错误;“……历史错误。如苏联的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等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一系列错误可知,只有符合自己国情的政策才是有效的政策,失误的根源在于脱离自己的国家实际,故C项正确;材料“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人民公社化”“大跃进”不属于民主法制问题,故D项错误。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