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 四大发明当中除了造纸术是在两汉时期完成的以外,其余的三项都是在宋元时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 《金刚经》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如果出错了,不易修改等等 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十二年、雕版十三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一个版2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的刻制了199个字模,即将大功告成,刻工很兴奋,结果最后了个字一激动刻坏了,导致前功尽弃。阅读材料,分析雕版印刷有哪些弊端呢?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毕昇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转轮排字法。转轮排字盘(示意模型) 转轮排字架的主要构造,有轻质木料作成的圆桌面似的大轮盘和轮轴。轮盘直径约7尺,轮轴高约3尺。轮盘是贮存木活字的,可旋转自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磁针。 北宋时制造的四种磁性指南工具:悬丝法﹑水浮法﹑指甲旋定法﹑碗唇旋定法。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11世纪末或12世纪初,中国船舶开始使用指南针导航 北宋《萍州可谈》:"舟师(掌舵者)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水手之眼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指南针应用在航,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 发展。火药的发明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火药,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燃烧的药剂。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火箭火药首先运用于制造烟火宋朝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那时的火药武器有火箭、突火枪和火炮等。突火枪 1259年,宋军和蒙古军作战时,用竹筒制成,竹筒里装有火药,还放一种用石头或金属做的子弹,点着火药后,气压很强将子弹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是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应用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是火铳,小口径火铳是枪的前身,大口径火铳是火炮的前身。早期大口径火铳用铜制造,所以,它又称铜火铳。(元代)铳身上阴刻有“至顺三年二月十四日,绥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陆路交通宋代驿站比较发达。 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发达的中外交通海路交通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关对台戏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发达的中外交通发达的中外交通 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忽必烈时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元朝生活了17年。马可·波罗回国后讲述他在中国的经历,形成《马可·波罗行纪》。书中记载了大都、西安等许多城市的情况,描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反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