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5-16 16:0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伊始通过组织学生用螺丝刀将螺钉又快又轻松拧进木头里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寻找在生产生活中像螺丝刀一样的机械,进而总结像螺丝刀、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的概念。接着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轮轴是否省力,使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搜集、分析数据认识到轮轴也是简单机械之一,它能将较小的扭转力转变为较大的扭转力,进而将轮轴这种机械的应用推广到生产生活中。21cnjy.com
学情分析
轮轴这一机械在结构特点、组成等方面的认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在生产生活中接触的大多是变形轮轴,轮与轴的连接并不明显,在学生没有表象思维做基础,也很难将其想象为轮与轴。故在开课伊始的操作活动,不但为学生的再探究做好了情感准备,而且达到并加深了对轮轴机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能够寻找出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
2.知道轮轴也是一种可以省力简单机械。
3.通过观察,知道轮轴是由一个轮固定在可转动的轴上构成的。
4.知道轮轴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能够识别出轮轴。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组装器材进行实验,发现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通过实验、测量,发现轮与轴的直径相差越大,越省力。
评价任务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是由一个轮固定在可转动的轴上构成的,能够识别出轮轴。
教学准备
螺丝刀、螺丝钉、木块、弹簧秤、钩码、轮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操作竞赛:选择合适的工具,比一比哪个小组可以又轻松又迅速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
2.交流:获胜小组交流操作方法并试着解释其中的道理。
⑴自己是怎么样做的?
⑵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观察实物,认识轮轴。
1.谈话:谁对汽车方向盘比较熟悉,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2.出示汽车方向盘的图片,观察分析:汽车方向盘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坐汽车时你发现驾驶员是如何操纵方向盘改变运动方向的?
3.学生交流。
4.小结:汽车方向盘分为两部分,一个大轮子和一根长轴。大轮子轮固定在长轴的一端,当我们转动轮时,长轴也跟着转动,并将运动传递给其他机械。
5.讲解:像汽车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板书课题)
三、制作轮轴,研究作用。
1.学习使用简易材料制作一个轮轴。
利用工具箱提供的材料,由大滑轮盘、小滑轮盘组装而成。
2.演示各组制作的轮轴并设疑:使用轮轴能够省力吗?
3.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4.分组实验,研究轮轴的作用。
⑴将轮轴悬挂在铁架台上,将细绳穿过轮和轴;
⑵用弹簧秤在轮轴上提起两个钩码,观察读数;
⑶换更大的轮盘,重新测量所需要的力;
⑷换钩码数量,测需要的力。
5.教师巡视指导,督促学生作好实验记录。
6.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7.小结:轮轴能省力。省力的多少,和轮与轴的大小比例有关。
8.讨论研究:为什么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⑴如果把轮轴比作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哪里?动力点在哪里?阻力点在哪里?
⑵根据杠杆原理,解释一下使用轮轴为什么能够省力。
9.小结:轮轴相当于一个杠杆,轮和轴的中心点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动力作用的点在轮的边缘上,叫动力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阻力作用的点在轴的圆盘边缘上,叫阻力点。因为轮的半径总是大于轴的半径,所以作用在轮上的力总是小于轴所负荷的力,所以使用轮轴能够省力。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21教育网
10.解释: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它的方向?
因为汽车的方向盘比方向杆大许多倍,所以人们可以通过很小的力来控制一辆庞大的汽车。
四、拓展应用。
(观察课自行车和辘轳的插图,小组讨论、大组汇报)
1.这个器械的轮是什么?轴是什么?
2.这个器械如何使用更省力?
板书设计
拧螺丝钉的学问
1.轮轴的作用:可以省力。
2.轮带动轴时,轮越大越省力。
教学反思
本在实验结果的分析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利用所有的数据开放式分析,其中变化的趋势尤其需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分析,在比较中综合、概括,体现对学生科学思维的扎实训练。从课上学生的分析来看,做到了不仅分析出使用轮轴是省力的,还分析出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由此可以看出,本探究实验的设计源于一个具体的操作活动,经过实验探究获得了一般性的认识,然后以此解释原来操作活动中提出的探究问题,不只是教学上的前后呼应,更体现了认识是一个从具体到一般再到具体的提升过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