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5-16 18:5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繁殖是生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产生后代繁衍种族的现象。
本课在学生已经学过种子繁殖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野引入植物的另一种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完成植物繁殖方式多样性的知识建构。课文采用明确说明、学生举例、查阅资料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践活动中了解植物的营养繁殖以及一些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坚持观察的习惯和种植植物的乐趣。www-2-1-cnjy-com
本课的教学主要内容有两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不用种子,植物也能繁殖,帮助学生了解无性繁殖中营养繁殖的几种类型。教材通过五幅图给出了问题的场景,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其中,落地生根是用叶子进行繁殖;马铃薯是用“芽眼”进行繁殖;吊兰是用茎繁殖;生姜用块茎繁殖;水仙花是用鳞茎进行繁殖。在此基础上的讨论交流将使学生对营养繁殖的方式更加熟悉和深化。2-1-c-n-j-y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任选一种培植方式尝试营养繁殖。教材中给出了胡萝卜、菊花和宝石花三种植物,分别代表植物的根、茎、叶三种类型的营养繁殖器。这部分内容也是对第一部分内容的实践、巩固和技能培养。21*cnjy*com
在此部分,课文还以问题的形式,指导学生在培育过程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课文提出的具体问题有:宝石花的大小叶子是否都可以长成一个新植株?用胡萝卜的种子和根进行繁殖有什么不同?前者蕴含着怎样选取母本的问题,要选择比较大的成熟的叶片进行繁殖,后者蕴含着种子繁殖与营养繁殖的效能差异问题,说明营养繁殖能更快更高效地进行繁殖,同时也能比较好地保留母本的优良特性。其实,这些问题只是一种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培育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并交流研究成果。2·1·c·n·j·y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并掌握了一定的探究方法与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学习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植物身体的六大器官,了解植物可以用种子繁殖后代,对于植物没有种子或是某些植物不用种子将如何繁殖非常好奇。由于大部分孩子生长在城市,对于植物繁殖的奥秘这部分内容理解的还相对抽象。但另一方面,学生对于科学探究充满热情,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乐意动手研究问题,所以教学中只要关注学生的特点和周围的各种环境因素,恰当的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定能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和内化,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来源:21cnj*y.co*m】
学习目标
1.知道一些植物能够进行营养繁殖。
2.能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一些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繁殖。
难点:利用一些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评价任务
1.列举三种常见的不用种子进行的繁殖植物。
2.任选一种培植方式尝试营养繁殖。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马铃薯、山芋、生姜、大蒜、水仙花鳞茎、吊兰、胡萝卜、宝石花、菊花等常见的植物,花盆(带松软土)、剪刀、小刀等工具材料。
教师准备:一些植物营养繁殖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在家里看见过父母种菜或者养花吗?他们是怎样繁殖这些植物的呢?每人举几个例子在小组里讨论。【出处:21教育名师】
2.讨论:学生在小组里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将自己举的实例进行归纳,汇总在下列表格中。
植物名称
繁殖的器官(部位)
种子




3.师生共同填表并归纳。
(说明:教师打印的汇总表,注意右侧和下端均不要封口,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和表达的空间)
二、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方式
1.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课文中提到的五种植物,有落地生根、马铃薯、吊兰、生姜和水仙球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收集更多的不用种子植物进行营养繁殖的例子进行展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教师带领学生一一分析书上的5个图片例子,了解落地生根时,老叶的边缘向下会长出一些不定根,老叶的边缘向上会萌发出一些小叶子,这时摘下小叶子(带有不定根),可以直接插入土中成活。马铃薯的“眼”实际上是它的“芽”,切割马铃薯进行繁殖时,每小块上都要有“芽”,才能保证它埋在土里后能继续生长。吊兰细长的茎上会结出小苗,小苗下部带有不定根,所以落在土中能够繁殖。生姜是块茎,在它的茎节上向上能“冒”出小芽,向下能长出不定根,所以它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水仙球是一个鳞茎,浸入水中后,下面会生根,上部能抽芽开花,是冬季很好的观赏植物品种。21教育网
3.介绍更多可进行营养繁殖植物的。例如:植物利用根进行繁殖的有:胡萝卜、萝卜、甘薯等;植物利用茎进行繁殖的有:杨树、柳树、月季等;植物利用叶进行繁殖的有:芦荟、万年青、宝石花等。21cnjy.com
三、指导学生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栽种植物
1.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植物怎样利用营养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了,下面我们自己动手,每小组选一种植物试着用这种方法繁殖它们。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注意提示:
(1)小组成员之间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2)保持教室卫生,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
(3)繁殖不同的植物,要注意不同的方法,动手同时不忘动脑。
3.小组之间互相参观,相互评价栽种的效果。
4.师生共同小结活动。
教学反思
许多植物除了可以用种子繁殖以外,还可以用无性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甚至有些植物主要依靠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本课的教学就是在植物的种子繁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并且通过实践活动学习一些人工的营养繁殖的方法,从中体会创造生命的乐趣。21·cn·jy·com
本课是《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单元的起始课,教材28页提供了一组材料,分别是叶繁殖、地下茎繁殖、根繁殖和茎繁殖,其实学生对植物的营养繁殖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教材提供的材料可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唤醒他们的已有经验,以便他们对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类,在相互讨论启发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使模糊的认识清晰化。www.21-cn-jy.com
引导学生选一种可以用茎繁殖的植物,种活这株植物,这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实践活动。课堂上主要的任务是和学生一起根据前面的对营养繁殖的认识选择合适的植物,并根据学生的选择讨论进行营养繁殖的方法——扦插、压条、用地下茎繁殖。讨论、演示具体的操作方法时要注意探讨一些技术性的细节,尽可能让学生做到胸有成竹。课后应有组织地安排学生种植、管理自己的植物,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不要撒手不管。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检验本课教学的效果最好就是看是否已经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用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一棵植物是最好的试金石,因为只有热爱科学的人才会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科学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服务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没有实践的科学学习是纸上谈兵!因此,科学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努力培养有实践精神的人!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