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单元主要教学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这是在已学习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理解和掌握这一策略,对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单元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用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和“灵活运用从条件或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打下基础。
使学生经历从条件出发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了解从条件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能用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使学生体会从条件出发分析、推理问题的过程;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用从条件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用从条件出发分析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课件。
导入
1、“国王的重赏”的故事
传说,印度的舍罕国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大臣西萨·班·达依尔。这位聪明的大臣跪在国王面前说:“陛下,请你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在第三个小格内给四粒,照这样下去,每一小格内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陛下啊,把这些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说:“你的要求不高,会如愿以偿的。”说着,他下令把一袋麦子拿到宝座前,计算麦粒的工作开始了。……还没到第二十小格,袋子已经空了,一袋又一袋的麦子被扛到国王面前来。但是,麦粒数一格接一格地增长得那样迅速,很快看出,即使拿出来全印度的粮食,国王也兑现不了他对象棋发明人许下的诺言。
2、口算接力:
3+6= 3+6+6= 3+6+6+6= 3+6+6+6+6=
二、学习新知
1、讲解例题
例一、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提问:第一天摘的个数为已知条件,根据“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导:“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说明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以此类推,就可以推算出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摘的个数,也可以解释为第一天摘的个数加5等于第二天摘的个数,第二天摘的个数加5等于第三天摘的个数,以此类推……
提问:为了解决“第五天摘了多少个”这个问题,我们是如何思考的?
指导:我们通过“第一天摘的个数”和“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些已知条件,慢慢推算出第五天摘的个数,这个思路我们称之为“从条件出发的策略”。
提问: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从条件出发的策略”?
指导:首先要理解题意,从题中分析出已知条件、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从已知条件着手,一步步推算,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看问题能否得到解决。
提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将这道题从条件出发去解答。
指导:思路一、列式解答
第二天 30+5=35(个) 第三天 35+5=40(个) 第四天 40+5=45(个)
第五天 45+5=50(个)
思路二、 填表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30个 35个 40个 45个 50个
小结:解决问题时,首先要理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从已知条件着手,分析如何解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解答。
2、试一试
教材第7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1)4个苹果500g,一个橘子是一个苹果的重量加20g,一个橘子的重量是多少?
(2)买来3盒钢笔,每盒10支,买的圆珠笔比钢笔多18支,买了多少支圆珠笔?
指导: 从条件出发,理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讲解例题
例二、绿花有12朵,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红花比黄花多7朵,红花有多少朵?
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如何更好地理清这些信息?
指导: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首先,画一条线段表示绿花的朵数。
提问:如何用线段表示“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
指导:画出的表示黄花朵数的线段是绿花线段的2倍长即可。
提问:如何用线段表示“红花比黄花多7朵”?
指导:红花线段比黄花线段长一点即可,同时要在每根线段上作出标识,表明线段表示的含义。
提问:将题中的信息通过线段的方式表达出来,有什么优势?
指导:使得题意更清晰明了。
提问:根据线段图,如何分析解决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指导:可以根据“绿花有12朵”和“黄花朵数是绿花的2倍”先求出黄花的朵数,再根据“红花比黄花多7朵”求出红花有多少朵。
学生自行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我们分析数量关系时用到了什么策略?
指导: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从条件出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提问:如果“红花比黄花少7朵”,应该如何解答?
学生自行思考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上面两题的解答过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指导:相同点:都是根据前两个已知条件,先求出黄花有多少朵。
不同点:有一个已知条件不同,求红花朵数的方法也不同。
试一试
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3题。
杜鹃花有18盆,茶花有14盆,月季花的盆数是杜鹃花和茶花总数的2倍,月季花有多少盆?
指导:画线段图表示题中信息,然后列式解答。
杜鹃花有18盆,茶花有14盆,所以杜鹃花和茶花总数为:18+14=32(盆)
月季花的盆数是杜鹃花和茶花总数的2倍,月季花有:32×2=64(盆)
课堂总结
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式表示题中的各种信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题意,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时,利用从条件出发的策略,可以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一步步地不断创造新的条件,最后成功解决问题。
课后作业
练习十第1题、第7题。
略。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