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2·1·c·n·j·y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
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2、认清“璀璨”“慷慨”的字型。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13、只有一个地球。(媒体出示)
指名读。
根据课题质疑。(问题预设:每个人都知道地球只有唯一的一个,为什么要在课题中强调只有一个地球?)
师:“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www.21-cn-jy.com
说明:开门见山,导入新课。从学生的质疑出发,简述课题的由来,介绍课文体裁,简介课文内容,引起学生兴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初读课文
根据预习要求,自学课文。
媒体出示预习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思考课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
(2)学生自学课文。
交流自学情况。
媒体出示生字:遨(áo)游、渺(miáo)小、璀(cuǐ)璨(càn)、慷(kāng)慨(kǎi)
齐读生字,交流词义。
(媒体出示)遨游:漫游,游历。
反义词:渺小——庞大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慷慨:不吝惜。
“璨”字型指导:(媒体出示田字格)
出示词语,齐读: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
指名解释词语:
晶莹:光亮而透明。
资源: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矿物:地壳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量自然元素。
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滥用:胡乱或过度地使用。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文中指自然资源被破坏及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最终使人类无法生存下去。21cnjy.com
交流课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答案预设:地球的外观、大小、拥有的自然资源、不可替代……)
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找找相对应的小节。(答案预设:第一节:地球的外观;第二节:地球的渺小;三、四节:自然资源有限;五、六、七节:目前人类无法移居)21·cn·jy·com
小结:课文可以分为五段,首先从宇航员遥望地球引入,接着从“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三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告诉人类应该保护地球。
板书:
地球的渺小 第2节
13、只有一个地球 自然资源有限 3、4节
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5、6、7节
说明:通过自学课文,对生字词语进行认读和理解,为学生的阅读扫清障碍。通过问题的思考,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研读课文
师:宇航员在太空中见到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读读课文第一小节?(媒体出示第一小节以及地球图片,指名读)圈出对地球概括性描述的词语。21教育网
交流。(板书: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指名分别读读相关的句子。
(媒体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句句子把地球比作什么和什么?(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
为什么这么比喻?(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比喻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
齐读这句比喻句。
小结:正因为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所以它对我们来说,不仅美丽壮观,而且和蔼可亲。比喻手法的运用,体现了这篇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说明:通过第一小节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运用比喻的手法,使文章语言表达生动。
拓展作业
抄写词语:
遥望 晶莹 资源 矿物 恩赐 节制 枯竭 滥用
威胁 指望 设想 移民 破碎 目睹 和蔼可亲
说明:课后布置抄写词语,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字词。
过渡:下节课,我们从“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两方面来深入感悟“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13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词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2、梳理学习说明的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地球“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两部分内容,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1教育网
二、研读课文
1、过渡:面对这些,宇航员不禁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媒体出示)
2、联系课文“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表现在哪里?(“可爱”联系第一小节中地球外观的美丽壮观,以及地球的无私慷慨来理解。容易“破碎”可以从“不加节制”地开采矿物资源,“随意毁坏”“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而使可再生资源遭受破坏等方面去思考。前后呼应、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21·cn·jy·com
3、为什么要强调“同时”? (强调地球的两重性:既有可爱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提醒人们,如果“不加节制”“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21cnjy.com
4、齐读8、9小节。
说明:抓住“可爱”“破碎”“同时”来体会前后呼应,简洁形象的表达特点。
拓展作业
说一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
用“本来”“至少”造句。
说明:通过练习总结说明方法,通过造句运用所学的表达特点。
【板书设计】
美丽壮观 和蔼可亲
地球的渺小 第2节
13、只有一个地球 自然资源有限 3、4节
矿物资源
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5、6、7节
13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出处:21教育名师】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
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从“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三个方面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2、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3、体会比喻、拟人手法的形象生动。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地球不仅美丽壮观,而且和蔼可亲。齐读第一小节。
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小节
指名读课文第二小节,其中列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地球是渺小的?划出有关句子。
(媒体出示)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小结:通过具体的数据先说明地球的实际大小,再通过比喻来告诉大家,尽管地球在我们的眼里看起来那么庞大,可是宇宙范围内却仅仅如同茫茫大海中的一艘小船,语言直观生动。21cnjy.com
还有什么地方能说明地球的渺小?(媒体出示)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师:是啊,作者在表达上十分严谨,通过这句话限定了地球绝无再长大的可能性,有力地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2·1·c·n·j·y
(二)学习三、四小节
1、默读课文三、四小节,找找其中提到了哪些自然资源。
2、交流并板书:矿物资源
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3、师:老师在板书的时候,把这些资源分成了两类分别罗列,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其他资源是可再生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是什么导致这两类资源的枯竭呢?(板书:不加节制和随意毁坏、滥用化学品)
5、(媒体出示)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1)指名读,说说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2)阐述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被人们不加节制地开采,导致资源的枯竭,为什么要写上这句拟人句呢?(把地球的无私同人类的自私进行对比,警告人类,矿产资源是珍贵的,必须控制开采的量。)21教育网
(3)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师:这是2010年《中外文摘》上的一则报道,请大家默读。
(媒体出示)地球还剩多少“家底”
地球花了46亿年时间为我们积累的煤、石油和天然气,我们只用了几百年,就差不多开采殆尽。据估计,世界化石能源可维持的年数是:石油46年,天然气65年,煤169年。2-1-c-n-j-y
师:我们再来看看可再生资源的情况。既然是可再生,那么怎么开采都不会出现枯竭的现象,为什么又会出现枯竭的现象呢?(媒体出示第四小节) 指名读。21*cnjy*com
(媒体出示“本来”一词变红)你们发现了什么?(原先是可以再生的,现在不可再生了。)
小结:“本来”这个词语准确地点名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再一次证明了自然资源的有限,给人类以警示。21·cn·jy·com
师:随意毁坏、滥用化学品,不仅使它们不能再生,而且更严重的是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我们再来看一些数据:【来源:21cnj*y.co*m】
(媒体出示)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土地退化和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枯竭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想。(答案预设:联系文章谈对资源枯竭的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珍惜资源的感想)
(三)学习五—七小节
1、过渡:著名科学家霍金在接受采访时,爆出了惊人言论,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因为“人类基因中携带着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而人类要想继续存活,只有一条路:“移民外星球”。这样做可行吗?默读课文5、6、7小节。www.21-cn-jy.com
2、(媒体出示)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亿万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21·世纪*教育网
(1) “40亿万千米”的理解。(以目前飞机的飞行速度来估计,大约需要600万年的时间才能到达。)
(2)“至少”的理解。(“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进一步说明了遥远,体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再次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我们人类居住的星球,地球只有一个。)
(3)小结:我们要学习这两种方法,列数字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加上简洁的用词,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
3、(媒体出示)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再说,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去居住。)
(2)小结:第七小节在目前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设想,告诉我们即使能够实现,也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齐读5、6、7小节。
说明:通过讨论、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两方面深入感悟“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联系课外拓展的内容,加深理解,引发思考。同时学习体会说明文在语言表达上的严谨、生动。
四、拓展作业
1、小练笔:你想对地球、对人类或者对自己说些什么?
说明:联系实际,提升情感,使每一个学生明白: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以此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只有一个地球”的认识,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