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www.21-cn-jy.com
【教学重难点】
1.导入新课,整体感知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你们了解他的作品吗?
(媒体出示鲁迅照片、简介)
(鲁迅是我们伟大的文学家,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学习过的《三味书屋》,他的小说《故乡》《朝花夕拾》《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中的阿Q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孔乙已》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看来同学们对鲁迅还真有一些了解,那你们知道鲁迅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吗?他也和我们同学一样,也有让他难忘的小伙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鲁迅的儿时伙伴,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生活。
3.鲁迅先生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海里就忽然闪出一幅生动的画面。21·世纪*教育网
4.静静地听老师讲述闰土刺猹的故事。(媒体出示课文插图)
说说听了故事之后你的感受。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少年闰土。(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说明:通过对闰土人物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本文的主人公。同时在导入课题时,对作者进行必要交待,以此让学生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激发学生对文学家的崇敬。2·1·c·n·j·y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边读边想,课文写了闰土的几件事情?
(3)默读课文,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自学情况
(1)(媒体出示)字词练习
形近字组词:
扭( ) 舀( ) 拜( ) 劲( ) 厨( )
钮( ) 稻( ) 湃( ) 颈( ) 橱( )
多音字:
畜:chù( ) xù ( )
给加点字注音:
五行( ) 供( )品 正( )月 仿佛( )
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其间 只知道
无端 稀奇
素不知道 如此
如许 向来不知道
希奇 其中
单知道 无缘无故
(2)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 哪一件让你最感兴趣?为什么?
板书: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 看瓜刺猹 潮汛观鱼。
(3)填一填,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再说说理由。
( )的少年闰土 ( )的少年闰土
(机智、勇敢、知识丰富、自由、健康、可爱……)
说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有些词语,学生今天读来感到陌生。如“其间”──其中,“无端”──无缘无故,“素”──向来,“如许”──如此,“希奇”──稀奇等等。在读完课文后,集体交流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以便理解课文内容。在预习中,用自己的话说最感兴趣的事,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认识到闰土是个天真、活泼、机智、聪明、见识广的农家少年。
三、初读课文,直奔中心
1.“我”与闰土之间是什么关系?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更是一对好朋友)
2.他们仅仅相处了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为什么三十年了,闰土留给‘我’的印象还是那样深刻?结合句子理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媒体出示句子):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21教育网
理解“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雪地捕鸟、夏日拾贝、看瓜刺猹、潮汛观鱼)“他们”指谁?(“我”往常的朋友)“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么?(“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21cnjy.com
3.指导感情朗读。
说明:通过快速默读,尽早地使学生理清了“我”与闰土之间的关系。随后的句子理解,直奔文章中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闰土他们在海边……他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鲁迅写作的意图。21·cn·jy·com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胯下 厨房 刺猬 畜生 明晃晃
2.朗读课文
17 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重难点】
1.朗读全文,复习背诵。
2.升华认识,想象表演。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朗读全文,复习背诵
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解疑释惑,升华认识
1.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不,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媒体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比如说:池塘捕鱼、捉泥鳅……)
3.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你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重点指导“啊”的读法)www.21-cn-jy.com
如果是“高兴”,该怎么读?
如果是“佩服”,该怎么读?
如果是“羡慕”,该怎么读?
如果是“惊奇”,该怎么读?
如果是“自叹不如”,该怎么读?
4.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
(媒体再次出示):“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教师引读: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许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5.小结:正因为这样,“我”才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们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三十年来,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却,一想起闰土,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这个美丽又神奇的画面(出示“看瓜刺猹”图)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话。21cnjy.com
三、观看插图,想象表演
1.闰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见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多么想再和他相处几天,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儿呀,可惜我们却要分手了。2·1·c·n·j·y
2.读一读17自然段。他们会怎样话别呢?
3.同桌分角色想象表演。
说明:这两个环节,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展开充分、合理的想象和表演,此番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中心的理解。
四、拓展作业
展开想象,训练表达
(1)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想象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说一说,写一写。
(2)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然后交流读后的感想。21教育网
说明:教师可由学生有选择的完成这两个小练习,不要求面面俱到。练习的主要目的是要激起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21·cn·jy·com
【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 (天真 活泼 机智 聪明 见多识广)
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语言、动作描写: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
看瓜刺猹
潮汛观鱼
17 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21cnjy.com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衔接过渡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到鲁迅儿时的朋友叫闰土,知道了在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让鲁迅很难忘,谁能说说“我”与闰土之间是什么关系?他向“我”讲述了哪四件稀奇事?
二、初识闰土,了解特点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媒体出示句子)
(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2.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教师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3.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1)(媒体出示)比较句子: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www.21-cn-jy.com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脸,头戴一顶毡帽。
(2)(媒体出示)再比较句子: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2·1·c·n·j·y
他正在厨房里,苍白的圆脸,头戴一顶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用圈子将他套住了。[来源:中国%教育出
板书:年少 健康 天真 活泼
(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泼的特点。)
说明:若学生不知从哪说起,可引导学生做以上的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进行对比阅读。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随文练笔,进行仿写
1.再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抓住人物的特点)
2.理清写作顺序,学习写作方法。
(脸──头──颈。)
3.体会性格特点。
(怕羞)
4.学习外貌描写的方法,练习写一段话,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媒体出示)
(1)练习。
(2)交流。
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
(如果同学们能很快猜出来,就说明他写得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点)
说明:此环节,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在句子的比较学习中,学生初步感知了写作方法,并通过当堂的小练笔来巩固写作方法。 21·cn·jy·com
四、再识闰土,探究深读
1.出示阅读提示:
我们从“我”和闰土初次会面时对闰土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出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除了外貌描写,写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呢?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示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2.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3.闰土向“我”讲述自己的海边生活,你们能想象出他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吗?请你试着用成语描述一下。(眉飞色舞等)
4.用你们所说的那种感受读这几段话,相信会读得更好。练好之后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一评。
5.学生自由练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看谁能让大家身临其境。(每件事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指导朗读。如,“雪地捕鸟”可让学生边朗读边表演;“看瓜刺猹”教师可扮成“我”引导朗读,调动学生情绪)
6.这四件事情中,令“我”最记忆犹新的则是看瓜刺猹。
(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画动词。
(2)体会“捏”字的准确。
(与“拿”字比较)
(3)图文结合,指导背诵。
师引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在做什么呢?谁能把这幅画的内容继续说下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说明:此环节,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这就给学生留有较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要表现人物的特点可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多种形式的有感情的朗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1教育网
五、作业[
抄写描写闰土动作和外貌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