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跑进家来的松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17 11:5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读记记“储备、干脆、失踪、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入:(出示松鼠的图片)。同学们,这些可爱的松鼠,是不是让你回忆起了五年级学过的课文《松鼠》,它留给你什么印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跑进家来的松鼠》,从中再次认识小松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板书课题,强调“鼠”的笔顺。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松鼠是自己跑来的,这回说的是家里的松鼠……)
说明:五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有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松鼠》,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这篇课文,交流松鼠留给我们的印象,由此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21教育网
二、初读感知
1、媒体出示初读建议:
(1)第一遍:轻声读课文,把字词读正确,把语句读通顺。
(2)第二遍: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
2、学生自主预习。
3、交流:
(1)认读词语:
媒体出示:
储备、干脆、贮存、失踪、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
(2)接龙分节读课文,正音。
(3)交流: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
师板书:储备(贮存)冬粮(4—11)
晾蘑菇(12—15)
在烟囱里垫窝(16—20)
说明: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边读边思考: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从而了解课文的大意。
三、研读课文
1、这只小松鼠分明是个小捣蛋,做的都是“坏”事,作者一家人喜不喜欢它呢?让我们进一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21·cn·jy·com
2、媒体出示研读建议:
(1)结合板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分内容再读课文,圈划文中描写松鼠动作灵活,家人喜爱它的有关语句说明。2·1·c·n·j·y
(2)组内交流。
3、交流。重点指导:
(1)储备(贮存)冬粮(4—11)
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有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圈出描写小松鼠动作的词。
从这些动词中,你看出什么?(“跳”“蹭”“咬”这一系列的动作看出松鼠已经和作者已经非常亲昵了,对于它的喜好,小作者已了然于心。这几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松鼠的可爱灵活,更流露出“我”对它的喜爱。)www.21-cn-jy.com
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21·世纪*教育网
①“不甘落后”是什么意思?(不甘落后:不甘心,不情愿落后于别人。)
②从爸爸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爸爸不仅没有责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松鼠的天性,还夸奖它“不甘落后”)
(2)晾蘑菇(12—15)
爸爸突然在书房里惊叫起来:“开来看!”我们跑过去,眼前的景象真让人哭笑不得:墙上的那副鹿角上挂满了蘑菇;不仅路脚上,搭手巾的架子上、镜子后面、油画上面,到处是蘑菇。原来松鼠起了个大早,忙活了一个早晨,把蘑菇全晾上了。它想晾干了留着给自己过冬。www-2-1-cnjy-com
①“哭笑不得”是什么意思?(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不知如何是好。)
②文中的“我们”哭什么?笑什么?(哭的是松鼠把蘑菇弄得到处都是,笑的是松鼠的忙活劲是多么可爱呀,我们全家对松鼠因喜爱而产生的宽容溢于言表。)21cnjy.com
(3)在烟囱里垫窝(16—20)
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①“空落落”是什么意思?(形容心里空空的,感到冷冷清清的)
②“我们”心里为什么空落落的?(可见松鼠在我们一家人的心里是多么重要!它已经成为我们家的一分子,它不见了,就感觉少了一样东西,我们一家心里多么舍不得啊!)2-1-c-n-j-y
4、小结:正因为我们一家喜爱松鼠,所以,松鼠在我们眼里是可爱的;正因为我们喜爱它,所以即使它做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我们也不忍心责备它;正因为我们喜爱它,所以面对它的失踪,我们四处寻找,心里空落落的;正因为我们喜爱它,把它当成家里的一分子。
说明:此环节重在通过朗读交流,启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在交流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松鼠动作灵活、讨人喜欢的语句,让学生感受松鼠的可爱;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爸爸的花和作者的议论,从这些侧面描写了解作者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四、总结拓展
1、纵观全文,没有找到“喜爱”这个词,但大家刚才却处处谈到了作者一家对这只松鼠的喜爱,为什么会这样的呢?(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将喜爱之情隐藏其中; ② 抓住松鼠动作,描写出松鼠的可爱;③爸爸的话和作者的议论从侧面反映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与布封的《松鼠》相比较,你又发现什么不同呢?(布封的《松鼠》是一篇说明文,科学性知识性较强。)
3、总结:我们人类和动物都是大地妈妈的孩子,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与动物和谐相处,让我们关爱动物,善待动物,从现在做起,从我们做起。21*cnjy*com
说明: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动物”,本文的写法显然与前一篇课文有不同之处。这篇课文中,作者是通过松鼠在“我”家的几件趣事反应松鼠的可爱,表达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是隐藏期中的。因此教师课文引导学生围绕“喜欢”来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与《松鼠》一文进行比较,体会说明文与记叙文的不同。为“回顾拓展七”中的习作做好铺垫。【来源:21cnj*y.co*m】
五、作业
出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资料,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你能说说你与动物是如何相处的,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写一写你和动物相处的真情故事。 【出处:21教育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