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知|识|目|标|我|明|确
①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
②掌握明长城和明朝北京城的基本情况。
③了解明朝小说和戏剧的代表作品及主要内容,明确其思想艺术特点。
,一、科技名著
1.《本草纲目》
(1)作者:__________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2)内容: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3)地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天工开物》
(1)作者:________。
(2)内容: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3)地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________________”。
3.《农政全书》
(1)作者:明代农学家__________。
(2)内容: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____________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3)地位: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____________巨著。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上图是《明长城示意图》,与秦长城相比,明长城有哪些变化?
1.明长城
(1)修建目的:防御北方____________南扰。
(2)起止地点: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_______。
(3)历史地位: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________,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作用:成为各民族________的纽带。
2.北京城
(1)迁都:明朝的北京城是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__________选定北京为都城,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21*cnjy*com
(2)布局:明朝北京城有宫城、________、内城和________。宫城即__________,是北京城的核心。 (3)建筑: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小说和戏剧
1.小说
(1)《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2)《________》:元末明初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
(3)《西游记》:出现于明代中期,作者________,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2.戏剧: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时最久。皇帝故宫紫禁城,世界瑰宝最出名。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写成功;同时还有《水浒传》,作者大名施耐庵。明朝中期《西游记》,长篇神话吴承恩。汤显祖著《牡丹亭》,戏剧作品负盛名。
预习反馈
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
(1)《天工开物》反映了清朝前期手工作坊的生产面貌。( )
(2)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是明朝修建的,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
(3)北京城的核心——宫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
(4)《三国志通俗演义》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事实。( )
快学快记
·数字记忆·
一座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一座都城:北京城。
一出戏剧:《牡丹亭》。
三部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三部古典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歌谣巧记·
明代药学李时珍,编写巨著《本草纲目》;总结药物学成就,广为流传遗至今。宋应星勤奋好学,公务闲暇研科技;总结农业、手工业,编写著作《天工开物》;流传国外获美誉,“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农政全书》徐光启,明末农学是巨著。明朝长城大发展,规模最大
探究点 明朝科技取得一定成就的原因
素材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素材二:为了深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李时珍冒着生命危险,吞服了曼陀罗,体验这种药的麻醉作用,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痛觉的程度。古书上说大豆能解毒,他为了试验,先后做了不少试验,自己还亲自尝试,才发现大豆要加上甘草,解毒效力才会显出来。21cnjy.com
阅读素材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科学家能够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易错易混·
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www.21-cn-jy.com
·特别提示·
(1)唐朝最著名的宫殿建筑是长安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明朝最著名的宫殿建筑是北京城内的紫禁城(故宫)。【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而不是历史著作。
(3)元代最著名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明代最著名的戏剧家是汤显祖,代表作是《牡丹亭》。www-2-1-cnjy-com
课堂小结
课外链接
华表
华表是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相传华表既是道路标志,又可供人书写谏言,针砭时弊,出现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
北京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华表的柱身上雕刻着盘龙,柱头上立着瑞兽,它们和天安门前的石狮以及两侧的金水桥一起烘托着这座皇城的威严气势。古朴精美的华表,与巍巍壮丽、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浑然一体,使人既感到一种艺术上的和谐,又感到历史的庄重和威严。
一、选择题
1.众所周知,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李时珍的一部医书里面,收集了药物1800多种,药方11000多个,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这部医书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
2.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历时27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B.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药物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C.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D.被译成多国文字
3.小明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他主要查阅的著作是( )
A
B
C
D
4.明朝时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的书籍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5.右图是一枚纪念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邮票。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 )
A.编著《本草纲目》
B.发明活字印刷术
C.编著《农政全书》
D.编著《天工开物》
6.现存的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的长城建成于( )
A.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宋朝时期 D.明朝时期
7.明朝修筑长城的直接目的是( )
A.防止蒙古骑兵南下
B.巩固北部边防
C.维护边境安定
D.阻绝边境走私贸易
8.绵阳市平武县城内的报恩寺被誉为“深山故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当地土司在北京故宫完工后不久,仿照其样式修建的。它修建的时代应该是( )21教育网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
9.电视剧《三国》是一部规模巨大的史诗大戏,此电视剧根据《三国志通俗演义》改编,再现了下列哪一历史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21·cn·jy·com
A.西汉初期 B.三国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10.“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呀,风风火火闯九州哇……”这是电视剧《水浒传》的片尾曲。《水浒传》再现了哪一时期英雄好汉反抗压迫的故事( )2·1·c·n·j·y
A.宋朝 B.唐朝
C.三国 D.清朝
11.明代著名戏剧《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其作者是( )2-1-c-n-j-y
A.汤显祖 B.马致远
C.关汉卿 D.曹雪芹
二、非选择题
12.请结合下列材料,让我们共同感受明清科技的发展,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邮票建筑】
材料一
(1)这两枚邮票体现了明代在建筑上取得的哪两大成就?它们分别在建筑史上有何地位?
【科技巨著】
材料二 如果华佗再世/崇洋都被医治/外邦来学汉字激发我民族意识/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还有莲子/黄药子苦豆子川楝子我要面子/用我的方式改写一部历史/没什么别的事跟着我念几个字…… 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 这部著作已经成为世界科学经典著作,在各国流传,并受到高度评价。如法国的儒莲把它称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的达尔文称之为“权威著作”。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三枝博音称此书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技术书”,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把它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
(2)材料二是一首歌曲的歌词,这首歌曲是以明朝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的书名来命名的。请你说出这部书的书名和它的作者。【来源:21cnj*y.co*m】
(3)材料三中的著作指的是明朝哪位科学家的什么著作?为什么外国科学家称它为“技术百科全书”?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八献”就是曹操献宝刀、孙策献玉玺、王允献貂蝉、黄盖献苦肉、阚泽献降书、庞统献连环、张松献地图、孔明献空城。21*cnjy*com
材料二 施耐庵写《水浒传》时,为突出武松打虎时的神威,不仅到深山老林中观虎,还找了许多有经验的猎户,了解他们猎虎以及与虎搏斗的情况。【出处:21教育名师】
材料三
材料四 它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1)材料一中的“八献”出自我国历史上哪部小说?其作者是谁?
(2)材料二中施耐庵的《水浒传》成书于何时?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部文学作品?
(4)材料四是对哪一部戏剧作品的描述?
(5)明朝小说和戏剧在艺术上有何共同之处?
详解详析
【自主学习】
一 1.李时珍
2.宋应星 工艺百科全书
3.徐光启 农业生产 农业科学
二 1.蒙古贵族 嘉峪关 大 交往
2.元大都 明成祖 皇城 外城 紫禁城
紫禁城
三 1.罗贯中 章回体 水浒传 吴承恩
2.牡丹亭
【预习反馈】
(1)× (2)× (3)√ (4)×
【要点探究】
探究点 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②科学家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③一些西方教士把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传入我国。【版权所有:21教育】
【课时作业】
1.C 2.C 3.B
4.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D 6.D 7.A 8.D 9.B
10.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水浒传》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11.A
12.(1)图(a):长城。图(b):紫禁城。明长城: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2)《本草纲目》;李时珍。
(3)宋应星;《天工开物》。因为这部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13.(1)《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
(2)元末明初。
(3)《西游记》。
(4)《牡丹亭》。
(5)在思想内容上反映了反抗封建统治的主题;在时代背景上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