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17 10:2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8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学科(理科)
满分: 100分 完成时间:4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80分)
若给下列图片配一个主题,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 ?? ? ?
? ? 图1 曲辕犁 ? ? ? ? ? ? ? ?图2 筒车 ? ? ? ? 图3 耧车
A. 灌溉技术的演进史 B. 铁制农具的大发展 C. 中国古代的水利技术 D. 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
“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21cnjy.com
A. 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 B. 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 C. 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 D. 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
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已形成一整套细腻的技术,从选种、翻土、播种、除草、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到收获,都给予农作物以最好的生长环境,以获取最好的收成。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生产模式是21·cn·jy·com
A. 男耕女织 B. 种养结合 C. 精耕细作 D. 自给自足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www.21-cn-jy.com
A.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 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 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买卖”的现象,这表明当时2·1·c·n·j·y
A. 井田制瓦解 B. 分封制恢复 C. 均田制受到破坏 D. “市”突破空间限制
钱穆认为:“正因为土地私有’耕者有其田,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兼并,才使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观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揭示了?土地兼并产生的根源 B. 反对实行“耕者有其田” C. 提出了土地兼并的解决办法 D. 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
《吕氏春秋》写道:“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表明战国时期
A. 土地公有制仍占主导地位 B. 土地私有调动生产积极性 C. “铁犁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D. 政治动荡引发土地制度变革
南宋辛弃疾《最高楼》云:“千年田换八百主”,晚宋罗琦《田蛙歌》谓:古田千年八百主,今一年一换家”,这表明当时21·世纪*教育网
A. 政府抑制土地兼并 B. 土地买卖频繁 C. 租佃关系迅速发展 D. 小农经济破产
唐朝后期,太湖流域的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前期没有出现过进士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进士。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士人影响力“南重北轻” B. 政治权力中心转向南方 C. 南方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D. 科举取士规模不断扩大2-1-c-n-j-y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夏朝时归奴隶所有 B. ?私田归国王所有 C. ?战国时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D. ?三国时实行均田制
明代中后期,官营手工业作坊人数急剧减少。如北京的工部织染所,永乐年间定额设匠役758人,嘉靖十年 (1531年)只剩下195人。明代维持时间最长的官营遵化冶铁厂也被迫关闭,政府用铁从市场购买。由此可以推断21*cnjy*com
A. 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发展 B. 官营手工业逐渐走向衰落 C. 盐铁官营政策被官府放弃 D. 政府强化官营手工业管理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来源:21cnj*y.co*m】
A.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B.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C.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景德窑,宋景德年间烧造,土白壤面增,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瓷底书“景德年制”四字,由此判断此窑的性质是【版权所有:21教育】
A. 官营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私营手工业
春秋中期以后,出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和范蠡弃官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等现象。这说明当时
A. 官营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B. 私营工商业迅速兴起和发展 C. 私营工商业已超过官营规模 D.官营和私营工商业地位平等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www-2-1-cnjy-com
A.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 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D. 清代开始实行海禁,禁绝一切对外贸易21*cnjy*com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A. 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B.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C. 古代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D. 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说明唐朝时
A. 人们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 茶叶成为农民主要财源 D. 南北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宋代
A. 生活习俗改变 B. 坊市界限打破 C. 坊市严格分开 D. 官府鼓励经商
有人说,唐朝长安城的布局体现“规范之美”,而北宋汴京城则体现“自由之风”,唐宋城市不同布局的根源是
A. 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B.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C.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 海外贸易得到发展
《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这主要反映当时明朝政府
A.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B.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严格管理市场 D. 压制纺织业发展
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 不事生产 B. 不尊儒术 C. 不敬宗族 D. 不纳租税
“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藉田有关。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藉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皇帝“亲耕”反映了中国古代
A. 敬天法祖的宗教观念 B. 家国一体的国家理念 C. 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 D. 笼络士子的文化政策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 地理环境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农耕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 C. 鸦片的流入致使白银大量外流 D. 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21教育网
我国古时以“春为岁首”,立春是开年元日。这一天,皇帝和皇后要携领京城文武百官举行“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各地州郡也要举办各种春祭庙会活动,传达朝廷旨喻,传播农桑新法。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古代社会以农为本 B. 政府注重精耕细作 C.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 各地民俗趋向一致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根据这种思想所制定的政策应该是
A. 重农抑商 B. 海禁政策 C. 闭关锁国 D. 抑制兼并
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其影响是
A. 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 B.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C.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 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非洲留下了诸如“黄金海岸”、“象牙海岸”、“谷物海岸”、“奴隶海岸”之类的地名。这些地名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
A. 勇于探索的冒险性 B. 追求财富的掠夺性 C. 传播文明的自觉性 D. 求知新域的主动性
“关于第一次西航用费的确切数字已不可能得到,但是根据各种线索和迹象估计,总数大概是200万马拉维迪。伊莎贝拉曾打算把她的王冠上的珠宝换钱,……哥伦布在这桩事业中自己筹措了25万马拉维迪,不足的数目大概是从国库预支的。”这说明新航路开辟【出处:21教育名师】
A. 得到了西班牙王室支持 B. 由垄断性贸易公司组织 C. 受到宗教改革运动影响 D. 导致大量财富流入欧洲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因素不包括
A. 殖民活动的开展 B. 国际贸易的扩展 C. 民族主义的兴起 D. 交通运输的发展
1492年,一位欧洲航海家带着三艘帆船组成的船队,经过两个多月的向西艰苦航行,终于看到了陆地——北美洲的巴哈马群岛。这位把“割裂的世界连接在一起”的航海家是
A. 迪亚士 B. 马可·波罗 C. 哥伦布 D. 达·伽马
哥伦布在西航的过程中,不断用基督教精神砥砺自己和船员。刚一到达美洲,他即自称是上帝的使者,给处在黑暗之中和死亡笼罩下的人们带来救世主的消息。这表明哥伦布的远洋航行
A. 带有较强的宗教热情 B. 体现了顽强的意志品质 C. 怀着强烈的寻金欲望 D. 展现了博大的救人情怀
1522 年9 月6 日,西班牙国王为庆祝某一事件特地制作了地球仪,在颁奖仪式上赠送给生还的18位勇士,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这一事件是
A. 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 B. 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 C.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D. 西班牙成为世界殖民大帝国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A. 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 残酷的黑奴贸易从此开始 C.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D. 亚洲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在评价他时,有人认为他是个殖民者,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屠杀。有人说他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缩短了美洲社会步入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用“两个文明汇合”、“两个大陆相遇”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哥伦布评价不同主要是由于评价者()
A. 国籍不同 B. 阶级出身不同 C. 史观、立场不同 D. 受教育程度不同
2016年8月,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全世界都把目光聚焦到物产丰饶的美洲大地。16~19世纪中期,在美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盛行一种贸易,它为美洲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这种贸易在历史上被称为
A. 商品贸易 B. 三角贸易 C. 军火贸易 D. 鸦片贸易
马克思说“荷兰--它是l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营殖民地的历史展示出一幅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的绝妙图画”。据此可知,马克思强调
A. 早期殖民扩张的残酷性 B. 荷兰成为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 C. 荷兰率先开展工业革命 D. 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据联合国公布的资料,1650~1850年,非洲人口处于同一水平,甚至有所减少,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由于人口锐减,用地荒芜,城镇、村落成为废墟,贝宁、安哥拉及刚果地区都面目全非了。出现上述的主要原因是
A. 奴隶贸易的开展 B.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C. 非洲生产力落后,疫病流行 D. 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为纪念荷兰辉煌的航海历史和传统,自1975年开始,阿姆斯特丹每五年举行一次航海节。网友评论“荷兰人总是拿逝去的辉煌年代说事儿。”“逝去的辉煌”是指荷兰
A. 16世纪开辟至好望角航线 B. 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 C. 18世纪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D. 19世纪成为“世界工厂”
《简明世界历史大全》:“把制成品从欧洲运到非洲,把奴隶从非洲运到美洲,再把种植园产品从美洲运回欧洲。”这对西欧经济发展的最大作用是
A. 让西欧资产阶级获得了丰厚利润 B.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 为西欧经济提供资本的原始积累 D. 把欧洲、美洲和非洲结成世界市场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先后通过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朝贡贸易、一口通商等形式与世界很多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共同对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请以“原始史料”为标准对下列有关古代对外贸易的史料进行分类(多选,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

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东罗马金币
A

?粟特人形象唐代陶俑
???B

南海一号古沉船瓷碗
???C
????????
《海禁与海外贸易》
??D
?????????郑和下西洋(地图)????????????
??????????????????E
????????????
广州十三行(油画)
??????????????????F
结合上述图片,完成下列表格。选择一项, 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
外贸途径
反映史料
鼎盛时期
突出特征
丝绸之路
A?B
唐朝
其东端起点??42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
海上丝绸之路
C
43
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 市舶司专门管理贸易事务
朝贡贸易
D?E
明代
政府借此对外贸易传播中国文化,宣扬国威
一口通商
F
44
政府垄断贸易,只开45这个港口
外国商船必须遵守种种限制
42.A临安 B洛阳 C 长安 D益州
43. A南宋 B五代十国 C隋朝 D秦朝
44. A唐代 B宋代 C 明代 D清代
45. A行省 B市舶司 C蕃市 D十三行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8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学科(理科)
【答案】
1. D 2. C 3. C 4. D 5. C 6. A 7. B 8. B 9. C 10. C 11. B 12. D 13. A 14. B 15. D 16. B 17. D 18. B 19. B 20. B 21. B 22. A 23. C 24. D 25. A 26. A 27. D 28. B 29. A 30. C 31. C 32. A 33. C 34. C 35. C 36. B 37. A 38. A 39. B 40. C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1. ABC;??42. C 43.A 44. D 45.D
41. 原始史料:ABC;
42.A临安 B洛阳 C 长安 D益州
43. A南宋 B五代十国 C隋朝 D秦朝
44. A唐代 B宋代 C 明代 D清代
45. A行省 B市舶司 C蕃市 D十三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