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明清
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部编版 七年级下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军事性工程,是世界十大奇迹之一,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中在不断进行整修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这一时期,还有那些伟大的成就呢?导入新课 掌握明代三部科技巨著及其作者、主要特点及其地位。 知道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和北京城的布局特点,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了解明代的三部小说和戏剧成就。作 者特 点 规模宏大;附有药物形态图;对药物重新分类。 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多种外文。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传 播地 位探究新课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合作探究 李时珍为什么能编著出如此恢弘的巨著?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到什么样的精神?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喜医药学。不追求功名利禄,毕生钻研医药学。意志坚强,不畏艰辛。实事求是,科学求实。具有创新的精神。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等。忆一忆战国时医学家 (四诊法)——
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
汉末著名医学家(《伤寒杂病论》)——
唐医学家(《千金方》)——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本草纲目》)——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扁 鹊华 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作者特点内容地位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内容丰富,配有插图。 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合作探究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宋应星认为粮食作物栽培、谷物加工等生产技术,比黄金珠玉重要,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 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内容全面,分类清晰。作者特点内容地 位相关史事 明朝中后期,一些西方教士到中国传教,他们带来了有关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一些中国学者积极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并与外国教士合作,翻译西方的科学著作。 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几何”以及“点”“线”“三角形”“四边形”等术语,就是在这个译本里定下来的”。议一议 这三部巨著有什么共同点? 以总结性的著作为主。传统科技仍居世界领先地位,自然科学的创新发明落后于世界,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探究新课嘉峪关鸭绿江边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影响:在长城附近的多民族聚集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西东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修建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特点1:特点2:明长城图目的:明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合作探究嘉峪关鸭绿江边 明长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修 建 朱棣选定北京为都城,于1406年开始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扩建和改造,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年正式迁都北京。构 成 明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宫城即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特 点 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 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 宫苑、王府、桥梁、大街小巷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城中心的紫禁城最为雄伟壮丽,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探究新课1、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探究新课2、施耐庵——《水浒传》探究新课3、吴承恩——《西游记》合作探究 如何对三部小说进行综合评价?不同点:主题和风格各异
相同点:第一:规模宏大,结构严整
第二: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
第三:广泛流传,家喻户晓,影响深远书画:明朝时期,书画艺术继续发展。徐渭《墨葡萄图》董其昌 《秋兴八景图》戏剧:汤显祖——《牡丹亭》知识拓展《徐霞客游记》 明末的徐霞客长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30多年,留下了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一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其中对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和记录,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课堂小结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科技成就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建筑成就北京城: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文学成就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书画: 董其昌、徐渭
戏剧: 汤显祖《牡丹亭》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巩固提升1.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2、明长城的东端起于 ( )
A.鸭绿江 B.辽东 C.山海关 D.嘉裕关
3、北京城的中心是 ( )
A.紫禁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
CAA5、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3.在明代的北京城中,被称为“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的是( )
A.金銮殿 B.京城
C.紫禁城 D.皇城
AC图一图二1.图一的人物是谁?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有什么卓越成就?
2、图二是哪位剧作家的作品?作品批判了什么?答:李时珍 明朝 《本草纲目》答:汤显祖 有力的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