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书单元说明本单元的主题是——书,包括4篇主题课文:《神奇的书》、《忆读书》、《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还有一个实践活动,围绕读书活动开展。本单元的4篇课文,通过著名作家的亲身读书经历和读书感受的介绍,引导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文章,了解书对人生的启迪和读书所带来的乐趣,增强对书的热爱之情。2、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提纲笔记和批注笔记,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3 、联系课文内容,了解“总而言之”等语言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4、背诵《神奇的书》和《走遍天下书为侣》以及其他两课优美的段落,积累与读书有关词语、成语、格言、警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理解和体验。5、继续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拓展阅读课文)。6、能设计好自己的读书活动。7、自己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小结,抓住要点,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养成每单元都进行小结的习惯。8、自学至少14个生字,会认会写。教学重点:了解书对人生的启迪和读书所带来的乐趣,增强对书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教学准备:1、有关四位作家的资料。2、和课文内容有关的名家和名著的资料:柳宗元、李贺、李清照……《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3、整理学生自己读过的书和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神奇的书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外国的儿童诗,它借诗歌的形式,用富含哲理的语言。介绍了书带给人们的是乐无穷,它是知识的海洋,给予人世的真谛、净化人的心灵。全诗共有4个小节。读时琅琅上口,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儿。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知、体味、鉴赏,感悟这首诗的内涵。2、抓住能唤起学生相似感受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来丰富对课文中富有人文气息的内容理解。3、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教学重点联系实际谈谈书带给人们的实际效用——举例说明,从而激发同学们读书的热情。教学准备教师:作者简介,文章拓展资料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与书有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中书带给你了什么?从而引出课题二、初读课文,理清诗的脉络认字环节点出 “履”“扉”这个字,并解释以及这几个词浩瀚、一贫如洗、朴质无华初读课文,回答问题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建议:由学生说出书的作用,然后教师可以伺机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练读:齐读、指明读、比赛读、男女生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书的神奇。激发读书的热情)谈一谈你对每一小节诗的理解(诗中之字贵如金,浓缩就是精华,每一小节短短的诗文都可以成为每一位学生发挥想象力的源泉,他们可以给每个人带来一个与书结伴的故事,从而升华自己的感性认识。重点对2、3、4小节加强理解)三、激发对读书的热爱之情你曾经都读过什么书?有什么感悟?(学生从读诗、体会诗、再到讲故事经历了这样步步洗礼,感情的升华,让学生脱口而出自创得诗歌,有了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你能尝试着背诵本篇诗歌?(从读诗、悟诗、讲诗再到背诗学生已经对本课诗文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为下步的仿写诗歌做好了充分准备)四、拓展延伸拿起手中的神奇之笔,续写《神奇的书》这首诗,抒发你对书的感情(通过阅读得步步熏陶,感情的积淀,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发挥自己的想象翅膀,给他们一次创作自己诗歌的机会,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找到了切入点,逐步建立对诗歌的敏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此环节是一个拓展环节)教学反思:这是一首外国的儿童诗,读时琅琅上口,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全诗4个小节,短小精悍却富有哲理。作者以形象的比喻,简明的语言,介绍了书给人们带来了乐趣,讴歌了书的神奇、书的美丽与魅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设计了自由大声朗读、自由读、默读、齐读、同桌合作读、接读、比赛读等各种形式的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领悟了思想感情。在教学第一、二小节后,指导学生仿照前两段写一写。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虽说孩子们的语言还很稚嫩,但是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体现了孩子们对诗歌的理解。现摘录如下:没有一艘飞快的潜水艇,能像一册书籍,带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没有一艘非凡的轮船,能像一句名言,带我们感悟人世的道理。忆读书教材分析:《忆读书》是冰心在八十年代末写的一篇随笔。全文以“忆”为行文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快乐的情感,深情告诫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本课的9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认识到作者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并能够向作者学习,检查自身是够做到了“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稳重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相关词语再文章中的作用。教学难点: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做到“读好书,多读书,读书好”。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由冰心的一首小诗引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本诗通过比喻揭示:成功来自艰辛的奋斗的道理。(激励青年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二、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2、读顺课文,能够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大意,并画出不同时期的不同书本带给作者的影响。三、检查预习情况1、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读通课文。要求与策略: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要较深入地体会;并能指出对方同学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2、正音释义笸箩天罡 地煞 无聊 朦朦胧胧 无病呻吟勉勉强强不能自已等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思考:请同学快速浏览全文,圈画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集体交流1、??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的主要内容)明确:课文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2、课文紧紧围绕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组材、选材的,请同学在文中圈画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哪些读过的书。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明确:时间顺序。表示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五、针对课文中出现的作家和作品进行初步了解。六、课内小结作业设计:抄写本文的字词及摘录有关“读书”或“书”的名言。随班就读生能牢记一两句。查找关于对作家冰心的介绍。课外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冰心的作品读一读板书设计:忆读书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读书的好处学生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都听过“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吧。“开卷有益”就是说只要你一打开书本,从中就能获益,但这“卷”说的是“好的书”。要看好书,而且要勤看书。同样《忆读书》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谈到了她读书的体会。今天,我们来深入体会。二、深入学习课文,感知内容读书有哪些好处呢?试着概括一下。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读书能扩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2、多读书表现在哪些方面?喜爱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茶花女遗事》、《精忠说岳》、《封神榜》……3、在作者眼中,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呢?作者认为:故事情节精彩,人物个性鲜活,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的书就是好书。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就课文中出现的名著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知道的内容。如有关《红楼梦》中的人物命运、有关《水浒传》中的人物名称、有关《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分类等。在介绍相关作品事加紧对课文的深层探讨,如:1、“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凑成”“勉勉强强”“写满”等词语应怎样理解?)“凑成”这里有“拼凑而成”的意思,“勉勉强强”有“将就凑合”之意,“写满”有“凑满”之意。这三个词强调指出:《水浒传》中作者因要着力刻画林冲等人的性格,因而不可能把每个人物的个性写得鲜明。2.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含泪”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因为“含泪”一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挂念、惦记。表现了冰心老人读书时的着迷。3、嗯,同学们读了这么多的书籍,冰心奶奶也读了不少,最后她来了一个小总结,她是怎么说的?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是否重复?)不重复。作者这样写,主要是起强调突出的作用,有自豪之感。四、总结提升,情感熏陶。本节课我们主要初步了解了冰心的作品以及《谈读书》的一些观点,希望同学们课下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比较自己的读书情况,认真体会读书的好处。作业设计:写一篇读书笔记,并设计一份自己的读书计划。随班就读学生抄写词语。板书设计:忆读书中心内容:多读书、读书好、读好书记叙顺序:时间顺序教学反思:《忆读书》是写冰心老人的一篇关于如何读书的文章。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很快就能找到文章的中心: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学生对于文中出现的好书非常感兴趣,听得来津津有味。课文较长,我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学生在朗读上锻炼少了,所以,本堂课不算出彩。上了这节课,就感觉自身的文学底蕴较差,不够游刃有余,还将加强文化修养。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材分析《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一篇说理性的散文,文章语言浅显易懂,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将一本书读精的方法,角度新颖,表达独特。文章通过作者层层递进的假设和设问、反问,灵动鲜活的比喻,以推理的方式层层递进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书写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会友”的习惯。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教学难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教学准备教师:作者简介,文章拓展资料学生:预习课文,收集读书的名言,整理自己读书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意思。学生学习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板书课题)二、释题明意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质疑课题。(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3.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4.接读课文,纠正字音。5.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解决作者选择以书为侣的原因,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再不懂的全班交流。四、指导朗读感悟课文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书陪伴自己旅行呢?随着回答课件出示句子: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自由读这几句话,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读了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体会到的?(读了第一句话,我体会到就是读同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我从“总能”和“不管”体会到的。)你能把体会到通过朗读读出来吗?(指导学生朗读)(读了第二句我体会到作者非常喜欢读书,就是同一本书,他也是百读不厌。我从“一遍又一遍”体会到的。)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指导学生朗读)(读了第三句我体会到作者很喜欢书,因为他把书当作了朋友一样,当作了人似的,读书就好像是在和朋友说话一样。而且书也是想读就随时能读的。我是从“就是”和“随时想去就去”体会到的。)(作者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书可以随身携带,你想读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如果是一本人物传记,就好像是你在交一个朋友;如果是一本介绍名胜古迹的书,那就好像是到那个地方旅游了一趟似的。)能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吗?(指导学生朗读)把三句话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加深体会。五、课堂总结接读全文,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六、神奇岛今天,你独自驾舟来到一个神奇的小岛,想领略岛上奇特的风景,必须先要通过岛上居民建造的智慧宫殿,你准备好了吗?1.书法阁:请正确、漂亮地书写“侣、豫、盒、娱、趟、诵、零、编、某”等字。(温馨提示:想要写好写对每个字,一定要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字形,还要特别留意一些易混易错字的笔画。如“豫”的左边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边是“令”不是“今”,“某”的上边是“甘”不是“廿”。一些笔划较多的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2.留音库:请有感情地朗读刚学过的课文中你自己喜欢的段落。作业设计:熟读课文,继续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选择你曾经很喜欢的一本书,再读,看看有没有新的收获。板书设计:走遍天下书为侣读书——总有收获百读不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的个中好处,品味语言魅力。学生学习过程: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指名读课文,说说作者会带上一本书陪伴自己的旅程的原因。读了这些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比一比,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为什么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为什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二、探究答案,品味语言1、自由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2、学生汇报交流,指导朗读汇报交流“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指名读有关的句子。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真想不到你懂这个!”这里把书比作了朋友,每次见到朋友,感觉都是不一样。特别是“真想不到你懂这个!”好像是又对朋友有了一个的发现,这个发现非常的意外,叫人惊讶。b.你对朋友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指名说)相机指导感情朗读。作者将书比喻为朋友。朋友,是你孤单寂寞时的陪伴,是你伤心难过时的安慰。朋友能给你快乐,给你许多新鲜的东西。谁不愿意与朋友在一起呢。把书当作自己亲密的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珍爱。a.“你每天都回家……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这句把看书比作是回家一样,即使是非常的熟悉了,但偶然还会有新的发现。家总让人感到温馨和留恋,而且家每天都回,谁也离不开,作者把书和家相比,表示对书的喜爱犹如爱家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自己温暖的家。另外,作者将书比喻为家,不仅表达了喜爱之情,还说了家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来说明一本书值得反复去读。b.指导感情朗读。课件出示三个反问句a.读了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反问句)b.给他换一个说法。(指名说)c.从三个反问句中你体会到什么了?交流,相机指导朗读。小结:读书也是这样,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你有这样的感受吗?交流。过渡语:就因为这样,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汇报交流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齐读第七自然段。作者这样一遍又一遍的读书方法,划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吗?全班交流。从中你学到了什么?这一趟下来,都可以把书读上一百遍,最终能背诵下来。汇报交流“为什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作者还将书比喻为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3、拓展练习: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是() 。作者将书比作人。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有情。作者读书,就如与人在交谈一样。作者将书比作伴侣。这正是与题目相呼应,《走遍天下书为侣》。书,也就是在生命中时刻陪伴,能够共担风雨,分享喜怒哀乐,特别亲密的伴侣。这个比喻就更能表达出作者对书的喜爱。结合你自己的体验,也试着来说一说这样的句子。三.感情诵读,体味情感在领悟表达方法的过程中,将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进去。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有感情地读课文。2、说说自己对书的感受。作业设计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生字词。板书设计:走遍天下书为侣书——朋友书——家读书—如品味菜肴与朋友交谈与亲人见面教学反思:口语交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听话、说话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把口语简单地等同于听话、说话,它不包括交际过程中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只有让学生多种感观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是一项新鲜而古老的训练内容,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和体现,在平时训练中,要让口、耳、眼、手等多种感官并用在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历来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与形式,下面就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及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谈几点建议。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口语训练的良好氛围课堂气氛是师生互动的产物。尊重学生个性、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是搞好口语交际的前提。教师应尊重和关爱学生,平等待人,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使学生心地坦荡、思维开阔,创造的火花不断地迸发。教师要做学生的听众、朋友,和他们一起讨论,一起聊天,让学生愿意和自己交流,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出不同的建议,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实现口语交际主体的互动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并指明了“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它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以往的听说训练多是一人说,众人听,语言信息呈单向传递状态,思想交流,思维碰撞较少。而口语交际则强调信息的往来交互。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学生在生与生、生与师的口语交际实践中,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为生动、逼真的情境展现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小学生心智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比较粗略。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不善于观察,所以教师要教他们学会看、听和感觉。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演讲故事》时,老师准备小兔、小松鼠布偶,上课时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看着实物去读故事,定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的“长生果”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教学构想;教学时先自读自悟,把握主要内容,想想作者写了少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然后,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做一些批注,谈谈自己的感受。最后,全班交流,明确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读实践的。教学准备在读书中使自己收获的经历。教学时间:1课时。学生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都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运用平时的学习方法自己读懂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提醒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的“馈”声母是k,酵母的“酵”不读xiào3、默读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4、再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再旁边做批注。互相交流读书情况。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1、我的‘长生果’”是什么?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作者写了童年读“香烟人”小画片,读连环画,到小镇的文化站读图书、文艺书籍。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作文《秋天来了》得了“甲优”,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老师夸我“嵌”字用得传神。)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非常喜欢书)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A 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11.14自然段。理解:别出心裁、呕心沥血B 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解。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我读了许多的书,使我的作文写得很好,书就像是我的营养品一样。)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作者就是因为读了巴金的《家》这本书,并且里面的句子作者很喜欢,念念不忘,自己作文中不仅用了,而且用得非常恰当,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书像长生果一样,对我有好处。)为什么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的呢?(书是可以流传下来的,我们通过看书可以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书就像“长生果”一样不老。)四、感受全文,积累语言认真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与同学交流体会。作业设计:课外积累和读书有关的格言警句。板书设计:我的“长生果”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语文天地本次“综合活动”包括“安排好自己的读书活动”“浏览书的大致内容”“选择要读的书”“学习读书的方法”“为自己订读书守则”五部分的内容。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进行读书的交流,学习和体会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感受作者对书的热爱,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教学构想在教学中,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引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安排好自己的读书活动,注意读书的时间选择,侧重点,读书时学会浏览内容,选择要读的书,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读书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到自己的读书生活中。在此基础上,为自己订读书守则。教学准备搜集名人读书故事、名言。教学时间三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引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且引导学生看一看自己在前面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不足,以便在后面的学习中加以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作为五年级的学生,我们一定在平时读过了不少的书了,今天,我们就来开展一次读书竟赛活动,大家有信心取得胜利吗?二、读书竞赛活动:1、妙语连珠以组为参赛单位,语文教师或语文课代表作主持人。竞赛规则:第一组起头,说一句成语,下一组应对时必须用上组所说成语的最末或中间一字(同音即可),如此连续下去,哪一组中断了,就罚节目一个或扣一分,上断后,能将句子补连起来的小组加一分,如不能,由被扣分小组重新起头开始。如:à组 B组 C组 D组卧薪尝胆—— 胆大包天——天衣无缝——无师自通2、赛诗会竞赛规则:教师将必读书目中已读的诗词题目制成题签,由各竞赛组组长抽签,每组若干个,组长抽到签后即发给本组学生,然后每个学生按签上的内容背诵诗词,由评委评分,最后计算各班(组)总分,评出名次。3、现场命题故事会竞赛方法:以已读过的成语故事、童话、寓言、小说等为材料,主持人任说一名字,参赛者以抢答方式获得发言权,然后以该名字为主题讲一故事,已发言过的学生不再参加下一轮抢答。裁判员当场打分亮分。4、 专题读书会例一:一百单八将说名比赛参赛办法:学生个人为单位参赛比赛规则:准备小黑板若干,每位选手一块,裁判员宣布开始,学生用粉笔快速写出《水浒传》中的人名,以一节课为计时单位,到时中止,以写出的人名为计分标准,每人次一分。最后亮分评奖。三、安排读书的活动1、读一读书中的提示,再说一说自己的实际,然后再选择对自己有益的方法来加以补充。2、指名说一说,全班交流3、学习“选择要读的书”,小组内交流4、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大致了解书的内容,那么你觉得怎样可以了解呢?学生自由发言5、学习读书方法同学们可以互相推荐自己平时好的读书方法,以供参考。6、为自己订读书守则先自己写,然后集体交流。四、小结读书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让我们一起来读书,让书照耀着我们每一天,让书,温暖着我们的心田。作业设计:完善自己的读书守则读自己喜欢的书板书设计:安排好自己的读书活动浏览书的大致内容选择要读的书学习读书的方法制定读书守则第二、三课时教学内容结合读书,进一步学习写读后感的方法,自由写作,学生间进行简单的评议。学生学习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读一本好书,读一篇好文章,常常会引发许多感想,把自己的这些体会感想记录下来就叫读后感或观后感。这些感想有的是学到的知识,有的是弄明白的道理,有的是受到的启发教育……能够及时地写下这些所思所感,既有利于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又能提高写作能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那么,怎样写读后感或观后感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读(观)后感。二、问题讨论。1、出示:是否读过的每篇文章都能写读(观)后感?读(观)后感的侧重点是“读”(观)还是“感”?读(观)后感中的“感”指什么?写好读(观)后感的前提是什么?写好读(观)后感的重难点又是什么?2.学生逐一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给予引导肯定。三、复习读(观)后感写法:指名读题学生讨论。题目中包含了哪些作文要求?题目要求范围是什么?读书笔记有哪些写法?四、师生共同总结出写读(观)后感的基本写作方法:A、紧扣原文B、抒发真情C、联系实际D、叙议结合五、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六、交流习作1、四人小组进行交流。(一人交流,其余三人准备点评。2、代表在班上进行交流。(培养生与生的互评互改的能力。七、强调拟题1、读后感也需要有个合适的题目,题目可以用:出示:《XXX》读(观)后感。读《XXX》有感。可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2、小组交流,互相启发。3、学生打草稿,教师巡视指导。4、交流草稿,并修改。5、誊写习作。三、评一评引导学生从习作内容的真实等方面入手评价习作,使习作内容表达意思清楚,明确,反映自己对书的感情,语言通顺。让学生在自评的基础上,小组内评价,教师参与评价。要求:1 习作的评语应写主要优点和不足,不必面面俱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