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测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测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17 15:3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第二次质量测试
历 史 2018.5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毛泽东曾写道:“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究(奸究,指犯法作乱的人)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这段话中有关商鞅变法经济内容的有
A.严明法度     B.建立县制     C.奖励军功     D.鼓励耕织
2.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汉字听写大会》列同档期播出节目收视率第一,再次证明了汉字有着无穷的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下列有关汉字演变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21教育网
A.金文→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
B.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C.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
D.金文→甲骨文→小篆→楷书→隶书
3.工程和建筑是文明的载体。下列对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1是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
B.图2是唐朝建成的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C.图3是隋朝时开凿的以长安为中心的大运河
D.图4是明朝为防御匈奴而修建的“万里长城”
4.元、明、清三个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
A.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 B.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C.实行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时期
5.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康熙亲征雅克萨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邓世昌黄海海战 D.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6.“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建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这段材料所述情况是由于签订了21·cn·jy·com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 “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合理调整 B.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C.资本投入迅猛增加 D.列强暂时放松侵华
8.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
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A.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9.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示意图,按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早的和最晚的分别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① D.③②【出处:21教育名师】
10.下列表格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个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有关中美关系的史实与结论对应相符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的序幕
 B.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中美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之间冰释前嫌,不再有冲突
D.奥巴马出席北京APEC会议—表明中美交往中中国占有主导地位
12.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6年11月1日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时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的民意主流。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意志。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一国两制”的方针
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军事力量的强大
13.英影689年《权利法案》中规定厂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
为非法权力。”这是要保障议会的
A.立法权 B.财政权 C.司法权 D.军事权
14.《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
面临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材料不能说明拿破仑战争
A.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         B.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         D.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
15.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各项中,符合“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特点的史实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中国共产掌的诞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16.今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去世。他是现代的、也是除牛顿之外最著名的卢卡斯数学教授(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荣誉职位)。牛顿的杰出成就中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 B.微积分
C.力学三定律 D.相对论
17.斯大林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
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斯大林的这段话表明
A.苏联准备实行农业集体化
B.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苏联找到工业化正确途径
D.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18.根据下表,对美国1950-1999年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比较准确的是
美国1950-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表
年份
1950
1955
1965
1975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8.7
5.6
6.3
-0.8
年份
1982
1985
1994
1999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1.9
3.3
3.9
4.0
A.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实力一直膨胀,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B. 20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朝鲜战争的泥潭,经济陷于困境
C. 20世纪80年代,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
D.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高新技术的发展有关
19. 2017年5月,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参加了我国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并经梳理和汇总形成了高峰论坛成果清单。这份清单主要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
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共76大项。这反映了“一带一路”倡议
 ①顺应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           
 ②实现了世界政治一体化
 ③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利益     
 ④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
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其中的“中国开始奋起”指的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有识之士寻求救国之路
B.《马关条约》的签订使维新人士变法图强
C.陈独秀等激进的民主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D.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21cnjy.com
21.从右图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红海
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2.中共一大正确制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
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3.“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
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习近平总书记追思
  的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24.某同学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搜集了两幅对联:“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这里的
“自治”是指民族平等制度。
25.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6.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一切敌对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21*cnjy*com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派    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中国近代的状元实业家    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并身体力行创办实业,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来源:21cnj*y.co*m】
28. 1936年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张学良杨虎城在    发动政变,逼蒋抗日,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抗白战争胜利后,为揭穿蒋介石的“假和平真内战”阴谋,1945年毛泽
东、周恩来等代表赴    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签定“双十协定”。
29.14世纪前后的意大利开始了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      思潮广泛流行;19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巨著《    》,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2·1·c·n·j·y
四、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言论
出处
“仁者爱人”
《论语》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论语》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西汉大儒董仲舒建议武帝“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经由董仲舒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汉代儒学……广采了阴阳、墨、名、法、道各家之长的。正是这种容纳、吸收和融会的精神,使儒家学说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版权所有:21教育】
                   —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材料三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衰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新旧思想发生了激烈冲突。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人教版八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2分)
(2)材料二中董仲舒提出的建议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儒学能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1·世纪*教育网
(3)材料三是中国近代史上某次思想解放潮流出现的背景,请根据材料概括其在思想领域的表现。为此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这场运动中提出的针锋相对的内容是什么?(2分)21*cnjy*com
31.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1)对比图一、图二,指出欧洲人对世界范围(陆地)认知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概括由此开始的“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带来的影响。(2分)
材料二
(2)根据材料分别概括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2分)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形成有怎样的关系?材料中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请用材料中的有关史实概括指出其有序性的主要原因。
(2分)。
32.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而奋斗的历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其卓著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阅读下列材料:2-1-c-n-j-y
材料一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强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大总统誓词
材料二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把立足点从城市转入农村,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土地革命战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占领城市,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节选自人民版教材
材料三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
—摘自人民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奋斗的革命目标。(2分)
(2)材料二阐述的这条革命道路通俗的表述是什么?它适合中国当时怎样的国情?(请用材料二中的原话)(2分)www.21-cn-jy.com
(3)材料三中的观点在中共十四大得到怎样的创新?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三位伟人共同的精神品质。(2分)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