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21课有的人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第21课有的人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18 09:1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十一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01  积累运用
1.请给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9日上午10时许,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华社新闻大厦,参观“历史与发展”主题展览。装毛泽东同志手稿的箱子、延安时期的手摇马达、白求恩用过的相机……总书记不时驻足停留,询问有关情况。看到穆青等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手稿,总书记一边俯身察看一边说:“这篇文章是不朽之作,这正是‘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听说新华社建立了约180多个海外分社,总书记对此表示肯定。www.21-cn-jy.com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词语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俯身(fǔ) 不朽(xiǔ) 摔垮(shuāi)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请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听说新华社建立了180多个海外分社,总书记对此表示肯定。
(4)语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在列举时,省略同类词语。
2.下列一组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疲惫不堪 迫不急待 勇往直前 不屈不饶
“急”改为“及”
3.结合句意,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
A.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牛马:像牛马那样。)
B.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抬举:抬起往上托。)
C.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别人:指人民大众。)
D.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活:肉体存在。)
4.下面对两个句子中的引号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
(1)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2)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A.两个都是表示引用
B.两个都是表示否定讽刺
C.依次为表示否定讽刺、引用
D.依次为表示引用、否定讽刺
5.判断下面三句诗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C)
①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②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③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A.对比、反复 比喻 拟人
B.对比、夸张 引用 夸张
C.对比、反复 引用 比喻
D.对比、排比 引用 比喻
6.综合性学习。
义乌这一方热土,散发着浓浓的温情,以“义乌好人”老丁为代表的爱心人士联合义乌商报社创办了爱心活动——“义乌温度”。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这项活动,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以“传递‘义乌温度’”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征集“传递‘义乌温度’”宣传标语,同学小吴已拟好上联,请补出下联。
上联:义乌温度传千里
下联:示例:学子爱心到(达、递)万家
(2)走进社区,为社区宣传窗出一期以“传递‘义乌温度’”为主题的专刊,请拟出两个栏目名称。(每个栏目4个字)21·cn·jy·com
示例:暖心故事、爱心名言等。
(3)开展小记者采访“义乌好人”老丁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义乌温度”。以下是部分采访记录,请根据情境完成对话。2·1·c·n·j·y
小记者:老丁,您好!①示例:请问您主要做了哪些爱心活动?
老丁:我主要收集旧衣裤、鞋子等生活用品,洗晒、整理、打包后捐到云南、贵州、四川等贫困地区。
小记者:②请问您是如何解决运费问题的?
老丁:许多爱心人士捐助运费,解决了运费问题,让义乌人的爱心和温度及时传递到千里之外,让那里的人们感受到来自义乌的温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02  课内精读
阅读全诗,回答下列问题。
7.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所包含的感情。
(1)人民永远记住他!
饱含着对鲁迅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
(2)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表达了对鲁迅及像鲁迅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的崇敬、爱戴和热烈颂扬。
8.说说你对“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一句的理解。
在人民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牺牲、献出生命的人,得到了人民的爱戴和景仰,他们就像生机盎然的野草一样绿遍原野,为人民所广泛纪念。21cnjy.com
9.结合两类人的表现概括“有的人”具体指什么人?
每节诗前面的“有的人”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行为可耻。每节诗后面的“有的人”都指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21·世纪*教育网
03  拓展阅读
星 星
臧克家
我爱听,
人家把星
叫做星星。
夜空是另一个世界,
星星是它的子民,
谁也不排挤谁,
彼此密密地挨近。
它们是那么渺小,
渺小得没有名字,
它们用自己的光圈,
告诉自己的存在。
扬起脸来,
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
一,二,三,你数!
呵,它们是那么多,那么多……
【注释】 这首诗是臧克家于1946年在充满剥削和压迫的上海写的。
10.读完此诗,你认为夜空世界“谁也不排挤谁”的原因是什么?
夜空世界尊重星星的人格,不因其小而藐视其存在,故不互相排挤。
11.说说“它们用自己的光圈”一句中“自己的光圈”的含义。
指星星发出的光芒,即它的能力和存在的价值。
12.“渺小得没有名字”说明什么?
说明了星星在夜空中的渺小并不引人注意。
13.读完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示例:任何时候也不要放弃,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不要因为别人而改变自己,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21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