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人教新课标第八单元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一人教新课标第八单元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2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18 16:2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二战后初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出现多极化趋势加强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两极格局瓦解苏联解体知识回顾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终结(一)东欧剧变(1989——1991)1、原因 (东欧剧变)……有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外交部前部长钱其琛的讲话
据上述材料归纳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⑴历史原因: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⑵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僵化,阻碍生产力发展,导致经济危机。
⑶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东欧动荡。
⑷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2、概况:3、典型事例:波兰剧变和德国统一(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1、苏联解体的原因内部因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外部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利用武力侵略不能将社会主义国家消灭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技术交流、文化交往等方式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心理、行为方式,进而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国家运行变成资本主义式的,从而在不动声色中消灭社会主义国家。 2、苏联解体的经过4、苏联解体的教训戈尔巴乔夫改革 多 党 制“八 ? 一 九”事件1991年“独联体”成立 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标志着美苏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的瓦解。3、苏联解体的影响①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惩治腐败现象。
④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二、和平与动荡并存——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形势 1、特点:总体缓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2、原因:
缓和: 动荡:
①原有的国际力量平衡被打破,“冷战”掩盖下的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矛盾逐渐暴露。
②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如:美国“9.11事件”俄罗斯的车臣危机、中国的东突厥势力等。 两极格局的瓦解一些地区冲突得到缓解。③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如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主要)三、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和表现3、当前世界格局的影响 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美、欧、日、俄、中、发展中国家2、当前世界格局的原因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①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②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4、我们该如何应对多极化趋势——世界格局—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形势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二、和平与动荡并存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美国 ---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世界格局——两极格局瓦解知识巩固: 1、 左图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一期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里根和戈尔巴乔夫,该图所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 美苏两极对抗
B 美苏两国关系缓和
C 美国帮助苏联进行改革
D 苏联彻底倒向资本主义阵营B2、苏联解体后,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是( )
A.走向缓和 B.缓和与动荡并存
C.和平与发展并存 D.多极化趋势加强
A3、当今世界各国的外交政策与以往相比,新出现的内容是( )
A.反殖民主义 B.反恐怖主义
C.反霸权主义 D.反帝国主义B4、当前,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功能主要表现
在( )
促进两极格局的瓦解
B.推进全球一体化
C.实现地区集团化目标
D.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5、当今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交替”是指(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民族冲突向地区冲突过渡
C.由意识形态的对抗向政治对抗过渡
D.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D6.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说明( )
A.美国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是反恐怖主义的领导国家
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美国积极推动政治经济的全球化C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主要内容: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知识链接: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实质:改变社会主义路线,走资本主义道路影响:①东欧剧变
②苏联解体1989年剧变1989年通过
暴力发生剧变1990年剧变
1993年分裂1990年剧变1991年剧变1990年剧变
并一分为五1990年3月剧变
1990年10月合并1990年剧变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经济困难政局动荡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政治多元化反对派得势取得政权制度质变步骤:东欧剧变三阶段剧变完成(困难;妥协;更迭 )1991年海湾战争形势图巴以冲突 联合国安理会7日举行公开会议,一致表决通过新的决议,对朝鲜近期第三次进行核试验之举予以严词谴责,并出台新的制裁举措。朝鲜核试验国际恐怖主义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发动对美国的恐怖袭击,
制造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简称东突或疆独运动,是指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主义、宗教主义和分离主义运动。
其宗旨是通过恐怖手段分裂中国,企图在新疆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国”。1999年3月24日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道主义干涉”的幌子,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进行持续78天的轰炸. 阿富汗战争1993年欧盟1967年欧共体1999年欧元问世俄罗斯:凭借强大的军事科技力量、丰富的资源使俄罗斯走出低谷。在国际事务中,仍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威胁的国家。 日本:已经成为当今第二大经济强国,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俄罗斯总统普京政治: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
军事:拥有可以匹敌美国的军力。
经济: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随着综合国力
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已经成为政治大国。发展中国家:
巴西、印度、墨西哥等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主席习近平印度总理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