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面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本线索,首先从学生生活在其中的大气入手,探究地球大气圈层的相关知识,从宏观上认识大气层。然后将研究重点落脚于对流层中的风、降落伞这两个与大气层相关的点,最后以与风与帆的关系为引领探究风与我们的生活关系,落实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从而使本单元呈现出由宏观到微、由综合到部分的板块结构,具有一定逻辑性。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引导本单元研究有关大气方面的知识。通过学生研讨有关大气及大气污染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大气层对地球上生物的重要意义,进而认识科技发展的两面性。21教育网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竞争意识,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主要任务。所以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进行关于地球的资料搜集,充分运用学生的竞争意识,达到较好的预习目的。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层的组成,知道大气层的作用。
2.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大气层的组成成分。
难点:了解气污染的危害。
评价任务
1.知道大气层的组成及其作用。
2.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形成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地球大气层的图片,各种大气污染的实例图片。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大气层方面的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类,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之所能够生存是什么原因?我们的头顶上还有什么?
2.引入课题。
二、探究活动
(一)大气层的构成和作用。
1.提出问题:地球最外向的圈层是什么?
2.学生讨论: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将小组同学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并从大气层的结构和人类在不同圈层内的活动情况两方面将资料归类。然后让学生用绘图或文字方式描述大气层的结构及人类在大气层的活动情况,并在小组内形成统一意见,达成共识。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完善、相互补充,形成对大气层的整体认识。
3.交流: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大气层,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汽。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逃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21cnjy.com
4.追问:大气层有什么作用呢?
5.学生讨论,并请同学作答。
6.补充讲解:对流层存人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汽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这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大约距地球表面10至50千米。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在平流层内水蒸气和尘埃很少。半流层以上是中间层,大约距地球表面50至80千米,这里的空气已经很稀薄,突出的特征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强烈。中间层以上是热层,大约距地球表面80至500千米。热层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热层。逃逸层在热层之上,为带电粒子所组成。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殊的层,即臭氧层和电离层。臭氧层距地面20至30千米,实际介于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这一层主要是由于氧分子受太阳光的紫外线的光化作用造成的,使氧分子变成了臭氧。电离层很厚,大约距地球表面80千米以上。电离层足高空中的气体,被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电离成带电荷的正离子干和负离子及部分自由电子形成的。电离层划电磁波影响很大,我们可以利用电磁短波能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的特点,来实现电磁波的远距离通讯。21·cn·jy·com
7.小结:综上所述,大气层的作用是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其生长所必需的空气;使地球温度相对稳定,昼夜、四季之间变化都在适当的范围内;吸收大部分有害射线,使地球免受太阳射线的强烈照射。www.21-cn-jy.com
(二)假如没有了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
1.提出问题:假如没有了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
2.学生讨论交流。
3.讲解:假如没有大气层,地球上的生物就会灭绝;假如没有大气层,听不到世界上的声音;假如没有大气层,地球上的气温就会白天很高,晚上很低……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1.提问:同学们列举一下自己身边的大气污染及其危害。
2.学生讨论并列举。
3.讲解:(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至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2·1·c·n·j·y
(2)对植物的危害:人气污染物,尤其是一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发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面产牛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啊是十分显著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减少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②增加大气降水量④增高大气温度⑤下酸雨⑥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课下了解:臭氧层危机。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臭氧层的作用,及现在臭氧层破坏程度就和后果。
三、巩固练习
1.今天我们了解了大气层的组成和作用,谁能再说说?
2.如何保护地球的大气层?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引导家人怎么做?
3.课下通过找资料或者网络等方式了解臭氧层的作用和现状。
板书设计
大气层的组成:氮和氧
大气是地球的保护伞,是地球上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
教学反思
1.整理记录是探究学习的基本功
由于课前同学们做了大量的搜集资料的工作,在课堂进行探究性讨论时,学生的积极性肯定非常高,在这个时候教师要做到疏通协调的工作,引导学生尽量避免重复资料的记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大胆猜测是探究学习的指示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我注重了引导学生依据手头现有的资料进行预测:“假如没有了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在学生进行猜测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全员讨论,然后又以小组抢答的形式在班内汇报总结。组内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又培养了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
课件11张PPT。空中看到的美丽地球像是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地球的面纱认识大气层假如没有了大气层认识大气污染认识大气层 根据你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你知道的关于地球的“面纱”的奥秘。你知道地球大气层的奥秘吗?认识大气层 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没有确切的外部边界,物质组成以氮和氧为主。大气层的存在为地球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认识大气层对流层平流层热层逃逸层中间层空气稀薄、温度很高,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的过渡层。空气有强烈的对流,天气现象都发生这一层,与人类关系密切。大气稳定,不易对流,有利于高空飞行,底层有臭氧层。又称电离层,空气处于高度电离,能反射无线电短波,有利于通信。空气稀薄、平稳、温度高。10km50km80km500km认识大气层大气层是气球的保护伞,是地球上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大气层有什么作用呢?假如没有了大气层假如没有了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认识大气污染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迅速发展,各种污染物大量地进入地球大气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气污染”。 臭氧空洞 酸雨 汽车尾气 工业废气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何感想?资料卡拓展延伸 行动起来,组织一次以“保护大气臭氧层”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臭氧层危机
臭氧层耗竭,会使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量辐射到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对人类及其生存的环境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后果。有人估计,如果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减少10%,地面不同地区的紫外线辐射将增加19%~22%,由此皮肤癌发病率将增加15%~25%。另据美国环境保护局估计,大气层中臭氧含量每减少1%,皮肤癌患者就会增加10万人,患白内障和呼吸道疾病的人也将增多。资料卡拓展延伸臭氧层危机
紫外线辐射增强,对其他生物产生的影响和危害也令人不安。有人认为,臭氧层被破坏,将打乱生态系统中复杂的食物链,导致一些主要生物物种灭绝。臭氧层的破坏,将使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农作物减产,导致粮食危机。紫外线辐射增强,还将导致全球气温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