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百合花
第一部分:
1.给括号前的字注音(2分)
⑴两边地里的秋庄稼,经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 )晶莹。
⑵他没回答,脸涨得像个关公,讷讷( )半晌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3分)
⑴两边地里的秋庄稼,经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
珠烁晶莹:
⑵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
索性:
⑶我这时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便自告奋勇讨了这件差事。
自告奋勇:
3.这篇小说塑造了两个艺术形象:通讯员和新媳妇。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3分)
4.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他)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我)看见他背上的枪筒里不知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第一段话是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时所见,第二段话是通讯员回团部时所见。请问这两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5.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B、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C、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D、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要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而应当正确地对待自己。
6.每课一图:《没交白卷》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现象?(4分)
第二部分:
(一)
做这种工作,我当然没什么,可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特别是那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做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
新媳妇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
“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7.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 。(2分)
8.从选文内容看,做什么样的工作,“我当然没什么,可那些妇女又羞又怕”?(2分)
9.“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是第二段一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0.得知小通讯员负伤的原因后,新媳妇主动给他“拭着身子”,与前面只答应做我的下手形成鲜明的对比,促使她发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3分)
11.最后两段写新媳妇用自己惟一的嫁妆——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为通讯员入殓。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
(二)
看车棚的女人
靠着楼围墙再砌一溜儿墙,搭上石棉瓦,站上门,空出窗,一处简易的自行车棚就搭好了,前后左右广厦高楼里的自行车就有了归宿。
看车棚的是个女人,三十多岁,胖,头脸、身体,连着一双手指伸出来都很宽裕、富态。言语没出口,鼻眼先笑,说你的车就放这儿吧,每月四块看车费,按季度缴费,现是季度中间,你就交六块钱吧——这么着,我的自行车就归好位。
这女人家就住车棚边的楼上,一天三顿饭却在车棚烧、车棚吃。这时候也正是人们推车存车的兴旺点。存车人固定下,时间长就都熟悉了,推车存车就舍去车牌,进进出出的,这女人随便瞟上一眼,也差错不了。能有多少责任心呢。时间一到,一把锁“咔嚓”封死门。你说她不伸腿睡觉,还有什么事体呢。
于是我就觉得一位女同志,找着这么一份看车棚的营生不错:风不打头雨不打脸,没有多大责任,又自由。妻却说不好。我问为什么 她说女人没事做,身子骨就懒;身子骨一懒,就犯困,你看她养着那身横肉,还有多少女人味儿呢!
妻说的似有一番道理。
看车棚的女人有个女儿,她平常吃住奶奶家,那儿离学校近,只周末才回来。看车棚女人的女儿是个什么模样,我一直没有见着。
眼见到了六一儿童节,市里汇演一台少儿节目,朋友找上门,是想我的一支笔替他们写串联词。预排的时候,我遇见看车棚的女人领着她女儿也来了。这女人修饰了头发,修饰了脸面,又穿一身合体套装,真是令我眼睛发亮。小女儿活脱儿的成了她的翻版,只是小一套,又小一套罢了。
我问,领闺女演出呀
她点点头,说独唱一支儿歌。
看车棚的女人是懂声乐的,指导女儿发音,指导女儿协调手势,甚至还哼唱几句示范示范。我一旁里望着她,似乎怎么也不像往常的那个看车棚的女人。
再遇见看车棚的女人,她还是看车棚的。一身慵懒,一脸困倦,一身胖肉像是永远都睡不醒似的。她说,你们的节目真好,尤其是那个爸爸妈妈下岗了的小女孩,她利用暑假捡破烂儿攒钱交学费,我看这个小品都流出了眼泪呢。我也夸她家闺女歌唱得好,很有天赋。看车棚的女人满足地笑笑,说我也准备找个老师好好地教一教她呢。
最后,看车棚的女人朝我笑笑又说,看你整天骑着这么一辆破自行车,没想到你能写出那么好的串词呀。这女人看看我,看看我的自行车,自顾自地又笑出声。我知道她还是不信我能写串联词的。
后来,我听说看车棚的女人原先歌唱得很有名气,说某某某与她一起的时候都是不如她的。某某某现在都成了大腕儿名星,红了半个中国,看车棚的女人却连一份稳定的工作都没有。我听后自有一番感慨——谁知看车棚的女人有着怎么的一番过去呢!
12.请概括一下“看车棚的女人”的性格特点。(说出依据)(3分)
13.你认为“看车棚的女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3分)
14.作者为什么写“女人原先歌唱得很有名气,说某某某与她一起的时候都是不如她的”、“看车棚的女人却连一份稳定的工作都没有” (3分)
15.六一儿童节,预排的时候,“看车棚的女人”打扮得令“我”眼睛发亮,指导女儿时,让“我”感到她怎么也不像往常的那个看车棚的女人。这一节展示了“女人”的另一面,你怎么看待这时的“女人” (3分)
16.读了这篇小说,从“看车棚的女人”身上,你对生活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3分)
(三)
上帝的奖赏
1963年,一位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只甜饼。她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吗 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常看到一些像她这样的好孩子被上帝遗忘了呢
西勒·库斯特是《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儿童版“你说我说”栏目的主持人,十多年来,孩子们有关“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人,为什么不惩罚坏人”之类的来信,他收到了不下上千封。每当拆阅这样的信时,他心里就非常沉重,因为他不知道怎样回答这些提问。
正当他对玛莉小姑娘的来信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位朋友邀请他参加婚礼。也许他一生都该感谢这次婚礼,因为就是在这次婚礼上,他找到了答案,并且这个答案让他一夜之间扬名天下。
西勒·库斯特是这样回忆那场婚礼的。牧师主持完订婚仪式,新娘和新郎互赠戒指,也许是他们正沉浸在聿福之中,也许是俩人过于激动,总之,在他们互赠戒指时,俩人都阴差阳错地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牧师看到这一情景,幽默了一下:右手已经够完美了,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用它来装扮左手吧。西勒·库斯特说,正是牧师的这一幽默,让他茅塞顿开。
右手成其为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是没有必要把饰物再戴在右手上了。同样,那些有德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不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完美了吗 后来,西勒·库斯特得出结论,上帝让右手成其为右手,就是对右手的最高奖赏。同理,上帝让善人成为善人,也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西勒·库斯特发现这一真理后,兴奋不已,他以“上帝让你成为一个好孩子,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为题,立即给玛莉·班尼回了一封信,这封信在《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刊登之后,在不长的时间内,被美国及欧洲一千多家报刊转载,并且每年的儿童节,他们都要重新刊载一次。
前不久,一位中国儿童不知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这封信,读后,他通过国际互联网在《芝加哥先驱论坛报》的网页上留言,说:中国民间有一句古语,叫“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我曾经对恶人迟迟得不到报应感到迷惑不解。现在我终于明白,其实他们得到了报应。因为让恶人成为恶人就是上帝对他的惩罚。
17.玛莉·班尼为什么要给西勒·库斯特先生写信 (3分)
18.西勒·库斯特先生受到什么启发,找到了玛莉所提问题的答案 (3分)
19.西勒·库斯特先生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3分)
20.为什么西勒·库斯特先生的这封信会被那么多家报刊转载并多次重刊 (3分)
21.文章最后一段写了一位中国儿童读了这封信后的感受,那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3分)
第三部分:片断写作练习(40分)
将《百合花》变成自己的语言,讲给小学生或幼儿园的小朋友听,该如何处理?请用200字左右的文字表述出来。
《百合花》答案
1.略 2.⑴像珍珠那样闪亮,像水晶那样明净。⑵表示直截了当;干脆。⑶自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3.成理成文即可。 4.这两个细节描写表现了小通讯员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意近即可) 5.A 6.讽刺了当前有些学生沉湎于网络而荒废学业的现象。(意近即可) 7.百合花;茹志娟 8.为伤员拭身子。 9.暗示了当时的环境,是当晚通讯员为保护担架队员英勇牺牲的原因之一。 10.通讯员的英勇捐躯使新媳妇深受感动,她对通讯员产生了一种崇高的敬意,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转变。(意近即可) 11.表现了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崇敬、痛惜、悼念、歉疚之情。(意近即可) 12.性格开朗,待人热情,为人直爽。(言语没出口,鼻眼先笑,说……你就交六块钱吧) 13.安于现状,不怨天尤人,热爱生活。 14.表现“女人”的生活态度,没有抱怨生活或命运的不公,不是整天怨天尤人。 15.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女儿充满希望。 16.言之成理即可。 17.因为她想知道为什么好孩子得到的只是一句夸奖,而调皮的弟弟却得到了一只甜饼。 18.从牧师所说的“右手已经够完美了,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用它来装扮左手吧”这句话受到了启发。 19.上帝让善人成为善人,也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 20.因为许多人都曾有过玛莉同样的困惑,而这封信则让所有这些人都深受启发。 21.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