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18 18:3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初二语文 2018.4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语文世界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知识宝库、精神家园。凝望秀(qí) 挺拨的白杨树,我们看到了力争上游的民族精神;走近以身(xùn) 职的白求恩,我们理解了共产主义精神的内涵;聆听一代大儒梁启超,我们明白了心无旁(wù) 便是敬业,亵椟职业之神圣即是不敬;跟从数学家华罗庚,我们习得了快速有序安排工作的统(chóu ) 方法.21教育网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秀(qí)             ②以身(xùn) 职
③心无旁(wù)           ④统(chóu )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1)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2)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 》)
(3) , 。四面边声连角起。(范仲淹《渔家傲》)
(4)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名著阅读《水浒传》。(6分)
(1)为了能将生辰纲顺利送到东京,杨志使用了很多策略,请简要概括其中两点。
(2)下面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水浒英雄,请依次写出四人的姓名。
①江湖驰骋九州横,醉酒迎冈哮虎声。
②顽皮铸铁抖黑蓬,双斧捶尸乱骨横。
③不知孔明早转世,只叹子牙晚投胎。
④打山门拔杨柳洒家自洒,闻潮信圆六和吾身非吾。
4.近日,有家长在网上发帖:
现在的小孩读个书简直要把大人累死,每天下班回家还要检查孩子作业,还有一大堆读
的需要看着他完成,然后签字。这学习的事情应该由老师负责,为什么总是要求家长帮忙呢?
帖子一出,引起了网友的热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你拟定一则留言,参与网友们的讨论。要求:有自己的观点及支持观点的理由,语言简明得体,80字左右。(4分)www.21-cn-jy.com
第二部分(46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5-7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5.诗歌开头一句写“秋风”有什么作用?(2分)
6.“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句中“又”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7.下面哪一项的抒情方式与“行人临发又开封”相同?(2分)
A.最爱湖东行不足(《钱塘湖春行》)     B.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C.羌管悠悠霜满地(《渔家傲》)       D.白头搔更短(《春望》)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8-12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乙】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
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
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
其身者,桀、纣①是也。可不慎欤?” (节选自《周公诫子》)
【注】①桀、纣: 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纣(zhòu),商(殷)朝末代君主。相传两人都是暴君。
8.下列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2分)
A.夫君子之行 B.俭以养德
何陋之有(《陋室铭》) 守之以俭者
C.悲守穷庐 D.将复何及
钟子期辄穷其趣(《<列子>一则》) 及为相(《赵普》)
9.下列哪个句子的语气与其他三句不相同?(2分)
A.可不慎欤?               B.其真无马邪?(《马说》)
C.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      D.其此之谓乎?(《<礼记>一则》)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11.两段文字都是父亲对儿子的谆谆告诫,但告诫的内容不同,诸葛亮告诫儿子    ;
周公告诫儿子      。(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每空不超过6个字)(2分)
12.“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作者引用桀、纣的事例,有什么用意?(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5题。
①春末、夏日、秋初的清晨,你会发现一种奇妙的现象:许多植物如栎树、苦楝树、黄果树、樟树等高大乔木,水稻、高粱、玉米等禾本农作物,西红柿、辣椒等蔬莱,夏士莲、滴水观音等观赏植物,它们均“怕热”,从叶尖或叶缘淌下一滴滴“汗珠”来。这些“汗珠”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犹如夏夜里的群星。“汗珠们”挥汗如雨,第一滴从叶上掉下后,叶尖马上又形成第二滴“汗珠”,体积再逐渐增大,掉下,然后第三滴、第四滴,嘀嘀嗒嗒掉个不停。许多人会问,难道这不是露珠吗?怎么能把露珠当汗珠呢?21·cn·jy·com
②其实不然,露珠是指凝集在地面及地上物体表面的水珠,通常在晴朗少风的夜晚出现。而那些植物叶子上冒出来的“汗珠”,它们掉落后马上又会冒出新的“汗珠”,如此反复,显然不是露珠。况且,露珠的水滴很小,一般会覆盖整张叶片的表面,而不会从叶尖滴落。很明显,我们所见到的水滴就是从植物体内流出来的“汗水”。有科学家做了化验,发现这些汗水里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和其它物质,就跟人类的汗水一样。那么,植物为什么会在凉爽的清晨反其道而行,那么“怕热”而“汗如雨下”呢?2·1·c·n·j·y
③原来,植物通过根部大量吸水,是需要排出体外的。白天,它们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叶面上的气孔张开着,大量的水分就通过这些气孔蒸发掉了,所以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它的“汗水”。可到了晚上,气孔“打烊”,全部关闭,而根却仍源源不断地在吸水。这样,植物体内的水分就会过剩,膨胀,进而寻找出口,于是叶尖、叶缘上的“水孔”就成了它们的 “闸口”。
④植物生理学上,科学家们把植物的“出汗”称为“吐水”。据观测,芋头的一片幼叶在适合的条件下,一夜可“吐”出150滴左右的水,一片老叶能“吐”出190滴左右的水,水稻、小麦等吐水量也很大.透过“吐水”现象,我们发现:植物“吐水”越多,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就越多,根系就越发达。这说明,吐水是植物健壮的标志,是农作物高产和树木繁茂的基础。对于被移栽不久的农作物,如果开始“吐水”了,就说明它们已经成活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⑤此外植物的“汗水”还有利于自身繁衍。有些植物的“香汗”芳香袭人,常引诱某些昆虫前来传粉。人们根据不同植物“汗水”相亲或相克的特性,还为植物间作、套种的布局找到依据。如小麦行间播种豌豆、棉花,可以增产;小麦的“汗水”对马铃薯晚疫病有预防作用,所以马铃薯可以种在被收刻了的小麦土地上;相反,小麦的“汗水”对大麻、亚麻、荠莱有抑制作用,它们不宜间种;马铃薯与茴香,冬油菜与豌豆,芹莱与菜豆,洋葱、韭菜与莴苣,它们的“汗水”水火不相容,不宜搭配;在向日葵旁种豌豆,则两败俱伤;在桑树下种烟草,将同归于尽……21·世纪*教育网
(选自《知识窗》,有改动)
13.根据本文的说明对象,为文章拟写一个标题。(2分)
14.植物在凉爽的清晨“汗如雨下”的原因有哪些?(3分)
15.张大爷想在小麦地里间种一些荠菜,该如何劝说他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请把你要说的话
写下来。(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家乡的古水井
黄晓波
①乡愁总是跟童年的记忆紧密相连。
②小时候,在我的家乡,水井几乎随处可见。无论是村口、街头,还是在巷尾,常常都有水井的存在。这些看似并不起眼的水井,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百姓,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我见过的水井中,许多已渐渐淡忘,然而,有一口水井,伴随着我度过了多年难忘的时光。每每想到它,总是那么温馨。21cnjy.com
③古井里的水,一年四季都是清澈透明的,不论是从水井里取水当场喝,还是烧开水泡茶喝,总是感觉夹口而有淡淡的甜味。若在冬天取水,还可感受到从井口冒出的暖暖气息,水也是温温的。尽管每天从早到晚前来提水、挑水、浣洗的人很多,可水似乎取之不尽。不论是住在水井附近的人,还是南来北往的过客,大家都自觉地护着这口水井。人们在井边淘米、洗菜、洗衣服,但从不会在井边洗刷马桶。我想,这既是对生命之源井水的敬畏,也是对自己身体和心灵的呵护。
④在水井边常有一道风景,那是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不易看到的:每当天刚蒙蒙亮,早起的男人们提水的提水、挑水的挑水;女人们则叽叽喳喳边说着话,边淘米洗衣。大家互相道个安、问个好。打招呼声、欢笑声和打水时木桶与井沿的碰撞声、提桶时水从桶里泼洒出的哗啦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奏响着一支快乐的生活交响曲,让人心情愉悦,也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
⑤水井又是一个驿站,由于水井就在马路边,既方便了附近的住户,也给经过此地的人们提供了方便。许多南来北往的路人喜欢在井边歇歇脚,喝口井水解解渴。只要井边有人在取水,想喝口水的路人就会友好地走近井边打声招呼、讨口水喝;而取水的人也都会善意地将打好水的水桶交到路人手上,大家似乎都有一种默契。接过水桶的路人,往往将水桶往井口石上一放,蹲在旁边,双手侧扶着水桶,仰起头咕噜咕噜地喝上一大口,那感觉甚是爽快、惬意。www-2-1-cnjy-com
⑥夏天井台边,尤其是黄昏和夜晚,较往常则要热闹许多,因天气炎热,大家用水多,加上放暑假了,孩子们特别喜欢到井台边凑热闹,因为这里比其它地方都要凉爽许多。不少人家干脆把一些活也搬到井台边来做,洗衣洗碗不用说,还往往把竹床、竹椅、竹席之类都搬到井边来洗,洗了就放在井台旁晾干,晚饭之后许多人顺便就在井台边休息一会儿。这时往往是小孩子们特别开心的时间,先追追打打玩“官兵捉强盗”之类的游戏,然后在井台边用井水简单冲个澡,躺在竹床上,在星光和月光的陪伴下,一边享受井边的凉爽,一边听大人们讲天上人间的故事。什么牛郎织女、嫦峨奔月啊,三国、水浒啊,还有抗战打鬼子、抗美援朝的故事,忙碌了一天的大人小孩们,有的听着听着便呼呼入睡,不知不觉进入甜蜜梦乡……2-1-c-n-j-y
⑦古井的水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这口古井也伴随着我们成长,见证了我们儿时的许多快乐。小些时候,我与哥哥一前一后用一根竹扁担(1) 着一桶水回家;长大了些,就一个人用手(2) 着大半捅水;后来长成小伙子了,就乐颠颠地(3) 着一担水回家。高中毕业后,我考上大学,离开了家乡,也离开了伴随我快乐成长的古水井。在外地工作后,许多次回家乡,我都想去古井看看,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21*cnjy*com
⑧多年后,有一次我回到家乡,特别想去看看那口古井,然而,孩时的同伴告诉我,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当年那口古井已不存在了。我听后,心里有种莫名的惆怅和伤感。古井虽已不在,但每当我想起家乡,就常常会想起那口古水井,想起那清爽甘甜的井水给我们的滋养,想起我在井台边度过的快乐无忧的少年时光。(有删改)【来源:21cnj*y.co*m】
16.选文④一⑥段围绕“家乡的古水井”具体描写了三个场景,请分点简要概括。(3分)
17.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3分)
打招呼声、欢笑声和打水时木捅与井沿的碰撞声、提桶时水从桶里泼洒出的哗啦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奏响着一支快乐的生活交响曲,让人心情愉悦,也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
18.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理解。(3分)
大家似乎都有一种默契。
19.结合文意,为文中的句子选择恰当的动词。(3分)
  小些时候,我与哥哥一前一后用一根竹扁担(1) 着一桶水回家;长大了些,就一个人用手(2) 着大半捅水;后来长成小伙子了,就乐颠颠地(3) 着一担水回家。【出处:21教育名师】
A.提       B.挑       C.扛       D.抬
20.探究作者在选文中流露出的丰富情感。(4分)
第三部分(60分)
21.作文。(60分)
请以“      树下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