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评估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把答案填写到答题卡,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下列各项对右图
唐朝三省六部简表
所示的表述,正确的是
皇帝
A.由分封制逐步发展而来
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B.唐朝首创这一制度
C.三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下
列各项中与这两句诗中作者的兴奋与感慨直接相关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上述诗
句真实地反映了
A.隋朝的疆域辽阔
B.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C.唐朝对外交流广泛
D.唐朝盛世辉煌景象
5.“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长安城商贾云集,学子荟
萃,到处可见歌舞、盛宴,气势非凡宏大。”课文中的这段叙述体现的是唐朝
A.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B.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C.科技文化大放异彩
D.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
6.贞观年间实行汉藏和亲,传下千古佳话。“佳话”中的主人公是
A.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B.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C.松赞干布和金成公主
D.尺带珠丹和文城公主
七年级历史期中教学质量评估第1页共4页
7.钱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
信、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
照…”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的一部长篇神话小说是
A.西行漫记》
《大唐西域记》C.《西游记》D.《封神演义》
8.清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
年材料中的“李杜”指的是
A.斈白、杜甫B.李商隐、杜甫C.李白、杜牧D.李商隐、杜牧
9.唐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两
句请反映的情况,直接导致了
A.鞍妄史之乱的爆发
B.藩镇割据的混战
C.唐末农民大起义
D.唐朝走向衰亡
10.与“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这两个故事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杨坚
B.李渊
C.朱温
D.赵匡胤
11.北宋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包括
A.控制军权
B.削弱相权
C.强化君权D.集中财权
12.下列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北宋
金辽
西夏辽
西夏金
北宋
北宋
金北宋
B
C
D
13.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这一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多元文化碰撞交融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统一国家建立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14.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朝代
西汉(2年)西晋(280年)唐代(742年)宋代(1080年)
地区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治统治开明
C.城市经济活跃
D.民族融合加强
七年级历史期中教学质量评估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