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讲演(课件+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最后一次讲演(课件+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19 08:45:05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13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1.了解李公朴、闻一多有关知识及本文写作背景;
2.把握演讲词个性风格鲜明、有针对性的特点;
3.把握作者围绕观点安排思路、组织内容的特点;
4.学习演讲词吸引观众的语言技巧。
学习目标1.请同学们自己给红色字注音,然后请同学读一读。
卑劣( li è) 污蔑( miè ) 卑鄙( bǐ) 蛮横( hèng) 赋予( yǔ ) 挑拨离间( ji àn)
检查预习2、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与例词中加线字字义不同的一项,将答案写在每题的括号里。
(1)挑拨离间A. 间断 B. 间接 C. 田间 D. 晴间多云( )
(2)赋予 A. 天赋 B. 赋税 C. 赋勋 D. 禀赋 ( )
(3)蛮横 A. 强横 B. 横暴 C. 横渡 D. 横行 ( )
检查预习答案:(1)C;(2)B(3)C这是一篇即兴讲演,是在特殊的背景下所作。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密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一个“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反动派狗急跳墙,对人民力量疯狂镇压,甚至采取极其卑劣的暗杀手段。1946年7月11日,著名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下午,众多爱国人士在云南大学礼堂召开追悼会。背景介绍李公朴(1902年11月26日-1946年7月12日) ,号仆如,原名永祥,号晋祥,原籍武进县湖塘桥,在淮安出生。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市遭国民党特务开枪暗杀,次日凌晨因伤重、流血过多牺牲。当时闻一多先生的处境也相当危险, 大家都劝他不要去参加追悼会,但闻先生一定要去。本来没有安排闻先生发言,但是会场上混进了一些国民党的特务,当李公朴先生的夫人报告李公朴被暗杀的经过的时候,这些特务分子在会场上抽烟说笑,故意捣乱。看到这种情景,会场上的人都很气愤。闻一多先生更是怒不可遏。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立即走上讲台,拉过话筒,发表了这篇慷慨激昂的演说。会后,闻先生到民主周刊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
在回家的路上,他被事先埋伏在路上的特务分子开枪杀害,同时遇害的,还有他的大儿子。因此,这篇讲演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因为是即席讲演,没有写讲稿,这篇讲演词是当时听讲的人记录下来的,题目是后来人们加上去的。
边听课 边分段文痛斥 反动派 文章结构 最后一次讲演
第一部分第三部分第二部分赞扬 李公朴剖析 反动本质鼓舞 人民斗志号召 人民争取 胜利坚持真理
勇于献身本文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先生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闻一多先生在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的同时,也高度颂扬了李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站起来,一起与反动派作斗争到底。 主旨归纳【文本探究】(一)一、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 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 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 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文本探究】(二)二、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依据是什么?请从文章中找出答案。答案( 1)“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 ( 2)“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 3)“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 【文本探究】(三)三、从闻一多的演讲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李公朴、昆明人民和国民党反动派分别是怎样的感情?答案:高度赞扬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的斗争精神, 对李先生的被杀表现得十分悲痛。 痛斥了国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质。爱憎情感强烈。【文本探究】(四)四、由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所表达的强烈情感,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爱憎分明,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正义浩然等等。【文本探究】(五)五、闻一多先生强烈爱憎情感和坚决的斗争决心是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句子谈一谈。
提示:从词语的感彩、句式特点、修辞手法、语气语调、人称等角度思考。答案:1.运用口语。句子略。2.运用近义词、反义词等词语。句子略。3.运用感叹句、反问 句等句式。 句子略。4.运用反复、 对比的修辞方法。 句子略 5.运用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 句子略。
6.运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句子略。
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富有感染力。此篇演讲词的特点(一)一、对比手法的应用演讲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对比鲜明的角度,故意拉大两者距离,并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从而达到更佳的表达效果。如在第二节中,“这是某集团的无耻,却是李先生的光荣!”把反动派与李公朴置于对比的立场,以反动派的“耻”衬托李先生的“荣”,又以李先生的“荣”反衬反动派的“耻”,两者互为作用。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对反动派愤怒与蔑视,和对李先生的赞扬,充分表达出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此篇演讲词的特点(二)二、心理的描述通过心理的剖析,往往可以知道某些行为举止的真实意图。心理战术抨击,是最直接、最有杀伤力、最易致敌人于万劫不复的战术。演讲者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点.如在第四节中:“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的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在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有恐怖啊!”他们“制造恐怖”,根本原因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心理的剖析,一针见血地戳穿敌人的虚弱本质,向时代证明敌人不过是只“纸老虎”,给敌人予压力,给人民予动力。此篇演讲词的特点(三)三、举例引证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理,可以让反动派的把戏不攻自破,加强说服力。文本第三段中列举了“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朴被害惨案,赞扬李先生和昆明青年的伟大献身精神的同时,揭露反动派反革命、反人民、搞谋杀的险恶企图。第五段中,列举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例子,证明反动派必败、人民必胜的真理。此篇演讲词的特点(四)四、善用感叹句闻一多先生的这次讲演最大的一个特色是多用感叹句。用感叹句表达强烈地感情,是对反动派的无耻和卑劣行径的怒不可遏的血泪控诉,是对李先生殉难的悲痛和对李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的赞扬,是情感的喷发,是心灵的怒吼。感叹语句,短促而有力,表达效果强烈。此篇演讲词的特点(五)五、善用反诘句例如:“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运用反诘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使感情表达更强烈、更震撼人心。重要句段作用(一)一、演讲词开头一段的作用是什么?开篇,开门见山,别致新奇。既然是悼词,一般来说,开始是致哀或者述亡者的生平。但闻先生却别出心裁,一反常规,采取“开门见山”的手法,先声夺人,直趋主题。“这几天,大家都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演讲者一开始便义正辞严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罪行。“最卑劣最无耻”、“失掉良心的中国人”、“偷偷摸摸地来暗杀”更是表现演讲者当时义愤填膺的愤怒,表明了立场和所持的态度,是支持革命的。 内容表达形式多变,各个小节都以其各自的形式为主题服务,思路清晰,脉络分明。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避免了繁杂拖沓之感,而且另有新意。重要句段作用(二)二、演讲词最后一段有什么表达效果?演讲词最后一段(结语)写得锵铿有力。古人写文章都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所以,一般说来,好的文章必然会有好的开始和好的结局。
闻一多先生在结束语中,把主题升华到另一个高度,“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以发出号令的形式向敌人发出一战到底的挑战,也在向世人宣告,不仅他闻一多,还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将会站立起来,与反动派决一雌雄,同时表达了广大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当堂检测(1)1、指出下面两句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并简析其作用。1. 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2. 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1. 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加重语气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
2. 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加强讽刺语气,强调敌人的可耻下场。当堂检测(2)下列两句中人称都有变化,简析这种变化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1. “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2. “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1. 由“他们”变为“你们”,表现讲演者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
2. “你们”“我们”相连相对使用,表达讲演者坚定的立场。语段阅读(完成1-6题)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②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③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④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⑤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的光荣!语段阅读(第1题)1. 上文第一段演讲词哪一句话体现作者的观点:( ) A. ① B. ④ C. ⑤答案 :1. C
⑤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语段阅读(第2题)2. 上文①这个设问句的表达作用是:( )
A. 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B. 加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C. 引起听众的思考,以产生感情的共鸣答案:2. A
语段阅读(第3题)3. “无耻”“光荣”“集团”“诬蔑”这些词的感彩是:( )
A. 褒义词 贬义词 中性 贬义词
B. 中性 褒义词 贬义词 贬义词
C. 贬义词 褒义词 中性 贬义词答案 :3. C 语段阅读(第3题)2. 上文①这个设问句的表达作用是:( )
A. 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B. 加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C. 引起听众的思考,以产生感情的共鸣答案:C 语段阅读(第4题)4. 上文第⑤句“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是( )
A. 复杂单句
B. 复句
C. 多重复句 答案:4. B (是并列关系的一重复句)语段阅读(第5题)56. 上文选自闻一多写的《最后一次讲演》,“最后”一词的意思是( )答案: 指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人员的暗杀。 作业:
1. 分小组对《最后一次讲演》部分段落进行演讲练习;
2. 下节课前请同学进行5分钟即兴演讲训练。我有一个梦想(节选)
[美]马丁·路德·金
今天,我高兴地同大家一起参加这次将成为我国历史上为争取自由而举行的最伟大的示威集会。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的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饱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延伸阅读 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世。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所有人——不论白人还是黑人——都享有不可让渡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课外延伸朋友们,今天我要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但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之中。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真理是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今天,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今天,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