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借助工具观察 教学设计 (6)

文档属性

名称 6 借助工具观察 教学设计 (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5-19 14:2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借助工具观察 教学设计
教情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三课《借助工具观察》。本节课是学生认识感官、了解各种感官功能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当我们直接用感官观察不能解决问题时,借助工具观察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本节课从学生发现用肉眼和放大工具看到了不一样的手指纹路,用耳朵和借助听诊器听到不同的声音后,引发出他们对不同观察工具浓厚的兴趣,之后让学生拓展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观察工具:了解望远镜、显微镜和汽车后视镜延伸了人的视觉功能;盲杖延伸了盲人的触觉功能;助听器延伸了听力障碍者的听觉功能等等。
教学目标:
1、通过做用感官直接观察和借助简单工具观察的活动,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2、通过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
3、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教学重点:
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教学难点:
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教学器材:
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听诊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儿歌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好吗?找一找这首歌里的有哪些感觉器官。播放《小手拍拍》儿歌,让我们边唱边做动作吧。21教育网
2、同学们你们听出了这首歌有哪些感觉器官?比如: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指,它们分别是看、听、闻、尝、摸,那么今天要看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大拇指。21·cn·jy·com
【设计构思】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成体系的逐层推进式的,从认识感官到各种感官的具体功能以及综合运用几种感官观察事物,到最后借助工具观察,为了让学生理清思路,在教新课前用对学生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旧知,强化学生语言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同时引出新课的教学。2·1·c·n·j·y
二.活动探究、认识工具在观察中的作用
(一)活动一:观察大拇指指纹
1、现请同学们伸出大拇指,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认真的观察一下指纹是什么样的?
2、看到的指纹是什么样的?观察完后问学生指纹有什么作用?
3、追问:指纹又细又小还比较淡,我们看起来很吃力,当我们观察有困难时就要《借助工具观察》板书。今天我们要借助的工具就是放大镜。(板书:放大镜)
4、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来回移动放大镜直到看清楚。
提示:在使用放大镜时,不得用放大镜看太阳。
5、用放大镜观察指纹,完成实验手册第6页上的填空。
6、谈话:用放大镜我们已经基本能看清指纹了,还有一种工具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晰,你知道是什么吗?(板书:显微镜)www.21-cn-jy.com
7、示范手持式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不能用灯光对射眼睛)
8、学生分组实验用显微镜观察指纹。
9、比较这三种观察方法观察到的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更清晰?
(二)活动二、听心跳声
导入:今天看到同学们学习这么积极老师心情非常激动,心跳速度很快呀,你能听得到我的心跳声吗?(请一个同学来听一听老师左胸的心跳)
1、指导学生相互听心跳声,听学生汇报。
2、示范听诊器的使用方法。
3、学生用听诊器听同桌心跳。
4、交流直接用耳朵和用听诊器听心跳声听到的有何不同。
(三)活动三、认识各种观察工具,了解各种工具的功能
【设计构思】一年级的学生用感官观察事物的经验是有的,但是用工具观察事物的体验就比较少了,尤其是比较专业的观察工具,那就更少了。所以本课中地三个主体活动对于学生的吸引了是巨大的,这既是好处也往往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说学生的的关注点往往会是观察事物的过程体验,对于工具使用带来的好处,以及观察工具对我们感官的延伸意义会忽略,就是我们常说的“玩得很开心,什么没学到”,针对这种情况,设计时加强了两种方法观察方法观察体验的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工具的优势,以及观察工具带来的便利。
三、延伸拓展,全课总结
1、谈话:生活中观察工具种类很多,这些工具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了解自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工具也在不断发展,这些工具让人类认识了解世界变得更轻松方便。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总结: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如果家里有放大镜,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什么?今天我们表现最好的组是第?组,希望以后更加努力!21cnjy.com
【设计构思】组织学生进行回顾与总结,帮助学生对用工具观察的好处有一个更具体,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详细梳理各种工具对应的感官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