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借助工具观察 教学设计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三课《借助工具观察》。是在学生认识感官、了解各种感官功能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当我们直接用感官观察不能解决问题时,借助工具观察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教材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学生分别用肉眼、放大镜、简易显微镜观察自己的指纹,通过比较三种方法看到的不一样的情形,知道使用工具可以观察到物体更多的细节,而这些都是肉眼无法看到的。这个活动中还要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和简易显微镜。第二部分,比较用耳朵听和借助听诊器听心跳声有什么不同,发现听诊器听到的更清晰,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使用工具大大延伸了人的听觉功能。第三部分,认识各种观察工具。望远镜、显微镜和汽车后视镜延伸了人的视觉功能,盲杖延伸了盲人的触觉功能,助听器延伸了听力障碍者的听觉功能。
一年级学生对自然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想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各种感官,并且能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他们有一些用感官观察事物的经验,但是用工具观察、尤其是用比较专业的工具观察事物的经验就比较少,所以在让学生利用观察工具观察事物时,先教会学生使用方法,再去让孩子们去观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目标:
1、通过做用感官直接观察和借助简单工具观察的活动,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2、通过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
3、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4、能与同学合作,并乐于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教学难点: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工具观察事物。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听诊器、宣纸、放大镜、简易显微镜。
教师准备:课件,放大镜使用方法视频,简易显微镜使用方法视频。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直接切题
1、今天来和大家一起上课,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心跳速度很快,你能听到我的心跳声吗?用什么方法来听呢?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讲解听心跳的位置。
2、请用耳朵听你同桌同学的心跳,记住这个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大家要注意保持安静。
3、学生活动,用耳朵听心跳。
二、体验直接观察和用工具观察的不同
(一)用耳朵听和听诊器听心跳有什么不同
1、出示图片听诊器:认识这个工具吗?
2、用耳朵直接听和用听诊器听会有什么不样呢?
3、活动:请同桌之间试着用听诊器听心跳,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与用耳朵听比有什么不同?
教师视频出示听诊器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4、小结:利用听诊器后,可以更清楚的帮助我们听到心跳的声音。
5、介绍另一个延伸听觉功能的工具——助听器。
【评析】
这一环节从学生的自身入手,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对比用耳朵听和听诊器听心跳的不同,让学生亲身体验使用工具大大延伸了听觉功能,发现使用工具的好处。同时了解助听器,初步感受到利用工具可以拓展人的观察能力。
(二)分别用肉眼、放大镜、简易显微镜观察指纹、宣纸。
1、出示放大镜,视频播放发大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提示:在使用放大镜时,不得用放大镜看太阳。
2、观察左手拇指指纹,提问:你能看到什么?看到的指纹是什么样的?
3、认识指纹的三种常见形状:斗形纹、弓型纹、箕形纹。
4、用放大镜观察指纹,完成活动手册上的选项。
5、出示写书法的宣纸。
提问:上书法课时我们都在宣纸上写字,可是你们仔细观察过它吗?
学生汇报
6、学生活动:用放大镜观察宣纸的纹理,并把它画到记录单上。想想和你刚才平时直接观察宣纸的样子有什么不同?21教育网
7、介绍工具简易——显微镜,大家再用这个小工具来观察宣纸,我们把这个简易显微镜紧贴观察物体,眼睛紧贴观察孔,调节旋钮,直到看清楚。视频示范简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1cnjy.com
6、学生活动:你又能发现什么?与刚才比较又有什么不同?将你看到的画出来。
7、小结:用放大镜我们已经基本能看清宣纸的纹理了,但是使用简易显微镜更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晰,看来利用这些工具可以更清楚的帮助我们观察到事物的细节。21·cn·jy·com
8、在生活中还有一些工具能够使我们视觉能力增强,介绍高倍显微镜单、筒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后视镜。
【评析】
先用眼睛直接观察、再借助放大镜,然后是简易显微镜,层层深入,通过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在让学生利用观察工具观察事物时,先教会学生使用方法,再去让孩子们去观察。并运用画一画的形式,画出观察到的样子,这样加强了这三种观察方法的体验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工具的优势,最后介绍高倍显微镜显、单筒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后视镜等延伸视觉功能的工具,进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观察工具带来的便利。www.21-cn-jy.com
三、延伸拓展,认识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
1、提问:除了刚才我们刚刚了解的工具以外,你们还知道什么样的工具能帮助我们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么?
生自由回答
2、介绍电子显微镜、盲杖、人工智能、VR、AR……
【评析】
让学生了解、认识更多的观察工具,进一步感受到利用工具可以拓展人的观察能力。
四、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