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99张PPT。 构成物质的微粒和元素分块讲解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回顾】
1.构成物质的微粒
(1)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如___、_________等;有
的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如_____、_________,少数
固态非金属(如___、硅等);有的物质则由离子构成,
如_______等。水二氧化碳金属稀有气体碳氯化钠(2)分子、原子的比较。2.原子的结构正正(1)在原子中,质子数=_______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上,近似相对原子
质量=_______+中子数。
(3)并非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如___原子的
原子核内无中子。核电荷原子核质子数氢3.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
(1)道尔顿原子学说的主要观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
粒;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是一样的;原子是
微观上的实心球体。(用现代的观点看都是不正确的)
(2)_______首先发现了电子,从而推论原子中还存在
某种带正电的微粒,说明原子还能再分,并建立了汤姆
生模型。汤姆生(3)_______发现了原子核,建立了卢瑟福的核式模型。
(4)波尔发现核外电子能量不同,分布在不同的轨道中,
建立了分层原子模型(1913年)。
(5)从科学家对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中,体现了提出假
设→建立模型→实验→修正模型的科学方法。卢瑟福【基础落实】
1.(2016·齐齐哈尔)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
解析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
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
不同。B2.(2016·衢州)“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
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
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
“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
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 )C解析 “超临界水”(H2O)是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还是属于水,所以分子模型就是水分子模型。3.(2017·重庆)氯化钠由什么粒子构成?四位同学分
别给出以下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离子 B.分子 C.原子 D.中子
解析 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
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
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
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
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A4.(2017·临沂)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
是 ( )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解析 根据微粒中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可知,
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D5.(2017·威海)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
分子直接构成的。对于两者中的二氧化碳分子的比对
结果,正确的是 ( )
A.分子运动速率相同
B.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相同
C.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同C解析 构成物质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的,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气体二氧化碳变成干冰是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不变,改变的是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以及运动速率,二氧化碳分子固体时间隔和运动速率比气体时小,分子间作用力比气体时强。6.(2016·杭州)如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
表示三种原子,“ ”“ ”“ ”表示原子中的
不同微粒。③是___元素的原子;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
素的原子是_____(选填序号)。氦①②解析 在原子中,电子在原子核的外部,所以小圈表示的是电子,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以白圈表示质子,黑圈表示中子;再根据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可知,③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所以是氦元素的原子;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由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①和②这两种粒子核内的质子数均为1,故属于同种元素。【要点精讲】
要点1 原子的结构
【重要提示】对原子结构有正确的理解,特别是原子结构相关的两个关系式:(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同时要理解原子模型形成史,以及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例1】(2016·温州)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 )
A.6个质子和8个中子 B.8个质子和6个中子
C.6个质子和8个电子 D.8个质子和6个电子解析 因为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所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答案 A【变式训练1】(2017·邵阳)下图 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解析 构成物质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氨气由氨分子构成,一个氨气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所以选A。
答案 A【例2】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________(选填序号)。?(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____(选填序号)。?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解析 (1)卢瑟福实验中α粒子轰击金箔,大部分粒子沿原方向运动,少部分粒子发生偏转,极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应选乙。(2)波尔的原子模型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突破,但是其模型仍不能解释很多实验现象,是不完善的。
答案 (1)乙 (2)A、B、D【变式训练2】汤姆生和卢瑟福都对现代原子结构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论述中,不属于他们两人共同观点的是 ( )
A.原子很小,但可以分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原子的电子带负电荷
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解析 卢瑟福在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了质子,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所以原子很小,但可以分,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的电子带负电荷属于他们两人共同观点,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这一观点不是他们两人的共同观点。
答案 B要点2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重要提示】应抓住概念的实质,去分析各种说法,判断其正误。解概念型的题时,要认真审题,推敲每一句话中的字、词的意思,然后与概念及相关知识点一一对照。【例3】(2016·西宁)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分子和原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C.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析 A.根据分子、原子的性质可知,分子和原子总在不断地运动,故A正确;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例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也可以构成臭氧分子,故B正确;C.分子的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故C错误;D.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D正确。
答案 C【变式训练3】(2017·广州)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解析 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正确;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正确;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变大,错误。
答案 D分块讲解二 元素【知识回顾】
1.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_________(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
的总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宏观概念,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核电荷数(2)元素的分布。
①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是___、硅、___、
___、钙。
②人体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___、___、___、
___。氧铝铁氧碳氢氮2.元素符号
(1)书写:第1个字母大写,第2个字母小写。
(2)元素符号的意义:除了表示一种元素以外,也可以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当元素符号前有数字时,
则不能再表示该种元素,只能表示几个原子。如
O表示①_______;②__________。
2O只表示__________。氧元素1个氧原子2个氧原子3.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2)书写:化学式不能凭空臆造,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
(3)意义:化学式不仅表示这种物质,还能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元素,以及构成这种物质的基本粒子和该粒子的构成。当化学式前有数字时,则只能表示几个粒子。4.元素的化合价
(1)标出以下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H___ Mg___ Ca___ Al___ Fe_______
Cu___ O___ Cl___ Zn___ Na___
K___ Ag___+1+2+2+3+2、+3+2-2-1+2+1+1+1(2)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就是该原子团的
化合价。写出下列原子团的离子符号:
氢氧根___ 硝酸根_______碳酸根______
铵根______硫酸根______
(3)化合价的应用:根据化合价可书写化学式,也可根
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所遵循的一般规则是①在化合
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___;②单质中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OH-零零【基础落实】
1.(2017·内江)“染色”馒头中添加有铬酸铅
(PbCrO4),颜色为柠檬黄,会使人体致癌,已被卫生部
明文禁用。已知铬元素(Cr)化合价为+6价,则铅元素
的化合价为( )
A.+2 B.+4 C.+5 D.+7A解析 设铅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x+(+6)×1+(-2)×4=0,解得x=+2。2.(2017·邵阳)某同学书写的试剂标签如下图所示,
其中错误的是 ( )
解析 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B3.(2017·临沂)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2个氮原子___; (2)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
(3)小苏打______; (4)铝元素___。
解析 根据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可知,(1) 2个氮原子
表示为2N; (2)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表示为3P2O5;(3)小
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4)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l。2N3P2O5NaHCO3Al4.(2017·湖州)2016年6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
会宣布,合成化学元素113号(Nh )、115号(Mc 镆)、
117号(Ts )和118号(Og )为化学新元素。其
中,“115号(Mc 镆)”中115表示原子的_____数。Mc
表示的微观意义是__________。
解析 “115号(Mc 镆)”中115表示原子的质子数;
Mc表示的微观意义是1个镆原子。质子1个镆原子5.(2017·湖州)1886年,法国化学家莫瓦桑第一次制得了氟的气态单质,并确定其化学式为F2。它几乎可以与所有金属直接化合,且在化合物中氟几乎都呈-1价。(1)F属于_______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2)科学家还用Xe(氙气)和PtF6首次合成了含稀有气
体元素的化合物XePtF6,其中 为带一个单位负电
荷的原子团,XePtF6中Pt的化合价为___。非金属+5解析 (1)F属于非金属。(2)科学家还用Xe(氙气)和
PtF6首次合成了含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合物XePtF6,其中
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原子团,根据化合物中正
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知,XePtF6中Pt的化合价为
x+(-1)×6=-1,x=+5。6.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
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N2 ②Fe2+ ③2SO3 ④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是___。
(3)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
(4)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___。③②④①解析 N2中的2表示一个氮气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
Fe2+中的2表示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2SO3中的
2表示有2个SO3分子, 中的2表示Zn在ZnSO4中显
+2价。【要点精讲】
要点1 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重要提示】
化学符号(M)周围的数字(n)表示的意义如下:(1)左边
nM:①M为元素符号,一般表示n个M原子;②M为化学式,
一般表示n个M分子;③M为离子符号,一般表示n个M离
子。(2)右上角:①Mn+表示一个Mn+带n个单位的正电荷;
②Mn-表示一个Mn-带n个单位的负电荷。(3)正上方:① 表示M元素在化合物中显+n价;② 表示M元素
在化合物中显-n价。(4)右下角:Mn表示分子中M原子
的个数。此外,单独的一个元素符号或者化学式,既有
宏观意义(表示某元素或某物质),又具有微观意义(表
示元素的一个原子或物质的一个分子);如果在其前面
加了一个数字,那就只有微观意义,而不具有宏观意义
了。【例1】(2017·泰安)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
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
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C.2OH- :“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D. O:“+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解析 2Na:“2”表示两个钠原子,A错误; 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B正确;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C正确;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D正确。
答案 A【变式训练1】(2017·德州)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两个氯原子:Cl2 B.氧化铝:AlO
C.钙离子:Ca+2 D.钾元素:K解析 元素符号前面添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氧化铝中氧元素和铝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离子符号中电性标注在电荷数的后面。
答案 D要点2 化合价
【重要提示】当告诉我们化合物中两元素的质量比,无论是让我们求化学式还是求某元素的化合价,都应先设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由元素的质量比列出等式,从而求出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便可写出化学式,也就能根据化学式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推出未知元素的化合价。【例2】(2017·重庆)某工厂制取漂白液的化学原理为Cl2+2NaOH====NaCl+NaClO+H2O,在该反应中,氯元素没有呈现出的化合价是 ( )
A.+2 B.+1 C.0 D.-1解析 氯气是单质,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答案 A【变式训练2】(2017·江西)我省参与制造的C919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3 B.+2 C.+3 D.+4解析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4×3)]÷4=-3。
答案 A分块讲解三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知识回顾】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1)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以__________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
的质量跟它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注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相对原子质量
越大,原子的实际质量越___;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
量之比_____它们的实际质量之比。碳-12原子大等于(2)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_____________的总和,就是相对分
子质量。
(3)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
以各原子个数之比。相对原子质量(4)元素的质量分数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物质的各元素总质量之比。【基础落实】
1.(2017·聊城)青蒿素(C15H22 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
药物,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
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青蒿素中共含有42个原子
B.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22∶5
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g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解析 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A.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共含有42个原子,故A错误。B.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5)∶22∶ (16×5)=90∶11∶40,故B错误。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22+16×5=282,没有单位,故C错误。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D正确。2.(2017·丽水)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
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
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
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解析 由图可知,该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H2O2表示;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4∶2=22∶1。3.(2017·宁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把小木棍、蔗
糖等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生成水。
(1)用小木棍蘸取浓硫酸少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上
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2)在蔗糖(C12H22O11)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是
_____。如果蔗糖完全脱水,则生成C和H2O的质量比
是______。炭化、变黑2∶18∶11解析 (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脱去纸张、木棍中水分生成黑色的碳,故用小木棍蘸取浓硫酸少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上出现的实验现象是小木棍炭化、变黑; (2)由蔗糖的化学式可知,在蔗糖(C12H22O11)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2∶11=2∶1;元素的质量比即为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之比,蔗糖完全脱水,则生成C和H2O的质量比即为碳和氢氧元素质量和之比,那么C∶H2O=(12×12)∶(22+16×11)=8∶11。4.(2017·绍兴)尿素[CO(NH2)2]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
广泛。
(1)尿素溶液能除去工业废气Cl2,化学方程式为
CO(NH2)2+H2O+3Cl2====N2+CO2+6X,则X的化学式是____。
(2)尿素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___(选填“氮”
“磷”或“钾”)肥,适用于各种植物。某水田施加
7.2千克尿素,其中含氮元素_____千克。HCl氮3.36【解析】(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
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2个氧原子、1个碳原
子、 6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6个氯原子,反应后有
2个氧原子、1个碳原子、 2个氮原子,所以一个X的分
子中有1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X的化学式为HCl;
(2)尿素中含有氮元素,为氮肥; 7.2千克尿素中含氮
元素的质量为7.2千克× ×100%
=3.36千克。【要点精讲】
要点 化学式计算
【重要提示】(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强调相对原子质
量的总和;(2)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
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3)物质中某元素的质
量分数= ×100%;
(4)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
素的质量分数。【例】(2017·丽水)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牌补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含 锌:5.0 mg/支
质 量:10 g/支(1)葡萄糖酸锌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要满足儿童身体正常的需要,在某一时间段需要适量补锌。若儿童1千克体重每日需要0.5毫克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千克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多少支?解析 (1)在补锌口服液中,锌是以C12H22O14Zn的形式存在的,含有四种元素;
(2)在补锌口服液中,锌是以C12H22O14Zn的形式存在的,该口服液中的锌是指锌元素;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22)=72∶11;(3)1 kg体重每日需要0.5 mg锌,体重为20 kg的儿童每天需要10 mg锌,一半来自食物补充即5 mg。而每支含锌5 mg,所以仅需1支就可以满足需要。
答案 (1)四 (2)72∶11 (3)1支【变式训练】(2017·泰安)“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表中是几种常见的酯,请完成下列问题:(1)甲酸甲酯(C2H4O2)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甲酸乙酯(C3H6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据表推测X的化学式为________。?解析 (1)甲酸甲酯(C2H4O2)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
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
(2)甲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3+1×6+16×2=74,
甲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48.6%。(3)根据信息推测乙酸乙酯的化学式为
C4H8O2。
答案 (1)6∶1∶8 (2)48.6% (3)C4H8O2分块讲解四 综合提升
【综合运用】
正确理解元素与原子、分子、离子和物质之间的关系
【重要提示】可以通过以下概念图理解。【例】(2017·衢州)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在此基础上,经过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不断完善和修正,建立了现代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是小柯整理的物质微观构成网络图,则汤姆生当年推测的“带正电的物质”相当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A、甲,应该是中子不带电,A错误;B、乙,和电子一起构成原子的应该是原子核且带正电,故B正确;C、丙,丙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不带电,C错误;D、丁,丁是离子可带正电也可带负电且不在原子内,D错误。答案为B。
答案 B【变式训练】化学变化中不能实现的变化是 ( )
A.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B.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C.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D.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解析 A.化学变化可以把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如臭氧变成氧气,臭氧分子变成了氧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B.化学变化可以把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如铁与硫酸铜反应,溶液中铜离子转化成亚铁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不能将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故C符合题意;D.化学变化可以把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如臭氧变化成氧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 C【实验探究】
“估算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的实验
【重要提示】实验设计是科学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应特别注意。对于微观粒子大小的测定,要从实验的方法上下功夫,同时应掌握一些基本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例】高锰酸钾是一种盐,可溶于水,溶液显紫红色。课本上有一个“估算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的实验,某同学按课本实验步骤操作如下:
①取一小粒高锰酸钾晶体(实验室用的高锰酸钾晶体粒径大约为1~3毫米),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并估算其体积为V mm3;
②将该高锰酸钾晶体溶解在有10毫升水的试管1中;③从试管1中取出1毫升溶液,将其加入有9毫升水的试管2中(第一次稀释);
④从试管2中取出1毫升溶液,将其加入有9毫升水的试管3中;
⑤以上述方法继续稀释高锰酸钾溶液,到刚看不出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为止时,共稀释10次。特别提示:已知在第9次稀释时,还能看出溶液呈淡紫红色。此时10毫升溶液中有1 000个高锰酸根离子。该数据可作为本实验的估算比较标准。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取1毫升高锰酸钾溶液时,若俯视量筒读数,则所取溶液体积________1毫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下列课本中的四个实验,与本实验方法相似的是__________。?
A.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D.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排开水的关系(3)要提高该实验估算的准确度,下列改进方法一定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
A.在一支试管中加入蒸馏水作为无色标准,与稀释后的溶液加以比对
B.每次稀释时都从试管中取2毫升溶液,将其加入有18毫升水的试管中C.将高锰酸钾晶体放入盛有蒸馏水的量筒中,根据量筒中液面变化,测量其体积
D.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小粒高锰酸钾晶体的质量,根据其密度计算出体积(4)按该同学实验方法估算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约是__________ mm3。(用式子表示)?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其中考查了量筒读数时必须注意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相平,不然容易引起误差。另外此题“特别提示”的一句话尤其需要注意,会影响第(4)题的计算。
答案 (1)小于 (2)C (3)A、B (4)V/1012【易错警示】
物质微粒模型
【例】下列四图中,小白球代表氢原子,大灰球代表氦原子。最适合表示标准状态时,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混合气体的是 ( )
(提示:一个氦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解析 一个氦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相当于四个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错解原因 同学对氦气不熟悉,而错选D,其实氦气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也有同学对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和氦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关系不清,错选B 或C。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