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
【器材】小烧杯、温度计、火柴、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棉线、热水、手表、塑料袋、酒精棉球、湿抹布、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对应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汽化有哪两种方式? 二、水沸腾的条件及规律三、蒸发有致冷作用四、液化五、课堂小结六、达标检测 (一)演示实验:(1)教师把滴有乙醚的塑料袋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引导观察塑料袋的变化(2)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冷水中,观察塑料袋的变化。点拨、总结: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二)举例判断:汽化和液化现象(三)现象分析:(1)碟子里的水过几天会变少;(2)水壶里的水烧开后,继续烧很快也会变少;它们都是汽化现象,有什么区别吗?引导学生明确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一)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水的沸腾提出问题:怎样能将一杯水烧开?水沸腾时有什么现象?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会越来越高吗?引导设计实验:(1)明确活动目标;(2)明确实验器材和用法(3)引导学生正确安装实验器材(4)简单介绍实验方案并强调注意事项3.分组实验:4.分析与论证(1)请小组代表总结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引出沸腾定义(2)请小组代表仿照晶体熔化曲线描绘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曲线。指导学生观察图像,得出沸点的定义。(3)指导学生看“小数据”。1.引导学生讨论有哪些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2. 探究蒸发是否需要吸热。(1)提出问题:(2)实验探究:(3)引导总结实验结论: 3.总结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蒸发沸腾发生部位温度条件剧烈程度1. 引导总结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哪些?2. 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观察现象、思考: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了?讨论、回答学生发言学生分组实验,选择器材,并正确安装。学生分组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及图表的分析,总结归纳出水沸腾的条件及规律:讨论总结讨论、回答学生发言[分组实验]:取一温度计,读出温度计的读数,在温度计的液泡上包上酒精棉球后,温度计示数减小。观察、思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