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辛亥革命
一、课标要求
(1)、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二、教材分析
19世纪末,孙中山成立兴中会,首倡民主革命,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断发动武装起义,促使革命形势不断高涨,革命时机日益成熟。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在此基础上,中华民国成立。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利用革命派和清政府之间的矛盾和各自的弱点,逼迫清帝退位,并当选为中华民因伤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进步。21cnjy.com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本课的主要知识有: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www.21-cn-jy.com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2·1·c·n·j·y
(2)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出处:21教育名师】
(3)通过讲述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过程中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养学生学会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21*cnjy*com
(2)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21·世纪*教育网
(3)通过学习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和表现,教育学生为实现祖国腾飞大业而努力学习。
四、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占据领导地位的表现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难点分析:
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中一方面体现出了真诚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但另一方面却寻求与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的妥协,而且不去发动人民群众。孙中山“一处世间就是革命”,性格很坚强,思想却很软弱,刚上高中的学生很难理解这种矛盾的现象。
五、教法:问题法
六、学法:自主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一、概念:
广义:指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革命者为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www-2-1-cnjy-com
狭义:指1911年武昌起义。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
二、“山雨欲来风满楼” —— 武昌起义的背景、条件
1.社会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
2.物质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甲午战争后登上了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政党的建立。
⑴兴中会:1894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时间:1905年 地点:日本东京
⑵同盟会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
意义: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思考: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为什么说同盟会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1教育网
根据政党的标准,纲领、领袖、组织是基本条件。中国同盟会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孙中山被推为总理,有全国性的组织系统,完全具备了政党的条件。
6.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如黄花岗起义等。
7.群众斗争:保路运动(其中四川的规模最大。)
意义: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时机成熟。
8.湖北革命党人宣传发动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展革命力量
三、“惊天动地写春秋”——武昌起义的爆发(1911.10.10)
1.领导:共进会、文学社
2.主力:湖北新军
3.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思考:旧军官黎元洪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的都督,这是为什么?
客观上:由于事起仓促,武昌没有革命党上级领导
主观上: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这也是根本原因
4.影响:各省纷纷响应起义;清朝统治瓦解。
四、“民国约法创伟业 ”——中华民国的成立及《临时约法》的颁布
(一)民国的建立:1912.1.1
总统: 首都:
国旗: 纪元:
公历:
(二)南京临时政府
颁布法令和措施: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问题探究:如果我说: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府。你同意吗?理由是什么?
(1)从组成成员而言:实权基本上掌握在同盟会成员手中;
(2)从实施政策而言:南京临时政府在社会生活上移风易俗,在经济上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政治上颁布《临时约法》。21·cn·jy·com
(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1)权利: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2)政体: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度。防止专制独裁,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2.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情境:假如你是民国记者,你会如何报道民国建立呢?
(时间、国都、国旗、纪年、性质、措施等)
五、“铁血共和终成空 ”——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1.原因
第一,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对革命党人施加了强大压力;
第二,混入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从内部破坏革命,和帝国主义相呼应;
第三,是革命党人自己的软弱和妥协,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第四,是袁世凯本人的军事实力和两面派手法。
2.过程
(1)帝制的终结 1912年2月,宣统帝正是下诏退位,标志着清王朝的统治结束。
(2)袁世凯赞成共和,孙中山提出辞职
(3)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六、 “青史凭谁判是非” ——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局限
1.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思考:如何认识辛亥革命中的反帝性质。
《辛丑条约》签订使得清政府彻底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反封建就意味着反帝。2-1-c-n-j-y
2.功绩:
①政治:推翻了……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提高········意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的主人
②思想:思想
③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社会生活习俗: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等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
⑤结论: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第一次巨变)。
3.局限性:
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请你简单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绞杀的。
(2)主观: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①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资产阶级不敢正面去反对帝国主义而耽于狭隘的排满情绪;也不敢从根本上去改变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只满足于清帝退位。
②脱离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是人民最迫切的要求,但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人民群众热情丧失;也由于资产阶级害怕人民,不敢放手发动群众,在中外反动势力进攻下孤立无援。 21*cnjy*com
③同盟会软弱无力。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同盟会没有胜任它的历史使命,它既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又缺乏明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内部四分五裂。
④没有自己的武装。革命派虽然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但往往限于利用会党势力和新军力量进行军事冒险,而始终末建立和掌握一支自己的军队。 【来源:21cnj*y.co*m】
这些原因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症所决定的。
4.启示(认识):资产阶级共和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探讨学习:“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要想革命取得成功,要具备哪些必要的条件?”(或者“从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版权所有:21教育】
得出结论: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必须有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必须联合广大的农民,解决土地问题;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七、结束语:感悟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1、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2、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3、追求“民主”与“自由”的高尚情怀;
4、……
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留给我们的仍旧是不尽的思考!中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的道路依然漫长。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同志是谁呢?他们又将为中国的革命作出怎样的努力呢?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后的学习。
【合作探究】
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
课后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写成一篇600—800字的小论文,
(遵循原则:科学性 准确性 独立性 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