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1.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
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根据下图说明我国现有的生产模式严重违反了什么生态工程原理
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3.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地可以照搬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模式
B.生态农业中遵循了“循环经济”的原则
C.不同生态工程应用的原理完全相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只在于恢复生态
4.下列有关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的规划载牧量,能使能量持续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B.生态农业系统中,将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C.大量引入外来物种,能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稳定性21cnjy.com
D.合理地引入天敌治理害虫,能避免因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而带来的二次污染
5.如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
B.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C.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6.“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关于该生态农业模式叙述正确的是www.21-cn-jy.com
A.该生态农业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提高了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2·1·c·n·j·y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7.如图表示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用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的目的
C.因食物链延长,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提高了系统的效益
8.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2-1-c-n-j-y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沼气池的建造,提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的利用率
非选择题
9.下图是江苏某农村因地制宜建设的生态农业园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个)。
(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杂食性的鲫鱼等)。从群落结构分析,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防治果树虫害时,常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种群密度。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信息类型)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流入该生态农业园的总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人工输入的能量,人工输入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2项)等。该生态农业园增加了“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图示,用箭头表示生态系统三类生物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
10.长江的水体污染主要是由于流入长江的次级河流在流经城镇时,城市中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河流,造成河流污染。某小组利用人工浮床技术对次级河流中水质净化分析,实验装置如图:
(1)图中植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该植物可干燥处理后用来提取________等金属。
(2)此案例属_______________生态工程的实例,它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21·cn·jy·com
(3)该小组利用人工浮床开展了”茭白和菖蒲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你认为该实验装置应该准备_____组,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4)为了避免实验误差,你认为每个实验装置中的植物株数应_______________。
(5)该工程能有效防止”水华”发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A
【解析】我国的桑基鱼塘模式,遵循的是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中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利用此原理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从而达到功能改善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来源:21cnj*y.co*m】
2.【答案】D
【解析】从污染物和能源消耗来看,都是排放,没有再生、循环利用,因此严重违反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故选D。【出处:21教育名师】
3.【答案】B
4.【答案】C
【解析】合理的规划载牧量,能使能量持续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A正确;生态农业系统中,将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B正确;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能导致生态入侵,使得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C错误;合理地引入天敌治理害虫,能避免因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而带来的二次污染,D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
5.【答案】C
【解析】从题图中看出,该生态工程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
6.【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不是只由生物组成,A项错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该生态农业模式不能提高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B项错误;生态农业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C项正确;生态农业也需要从外界进行一定的投入,D项错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7.【答案】C
【解析】食用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A正确;该生态系统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的目的,B正确;该生态系统食物链并没有延长,而是通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C错误;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达到物质循环再生的目的,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效益,D正确。21*cnjy*com
8.【答案】C
9.【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等
(2)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空间和食物资源
(3)化学信息
(4)稻麦蔬菜、草莓、梨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种子、幼苗、鸡苗、鸭苗、牛犊、电力、石油等 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21·世纪*教育网
(5)如图所示
【解析】(1)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等。(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杂食性的鲫鱼等),这种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空间和食物资源,缓解生物间的竞争。(3)防治果树虫害时,常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其中性引诱剂的使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流入该生态农业园的总能量是稻麦蔬菜、草莓、梨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人工输入的能量有种子、幼苗、鸡苗、鸭苗、牛犊、电力、石油等。该生态农业园增加了“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该项目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5)生产者的能量可以流向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的能量可以流向分解者,图中分解者的能量还可以流向消费者(如蝇蛆养殖→鸡鸭养殖),由此画出该生态系统三类生物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图。21教育网
10.【答案】(1)吸收水中的化学元素 铜、锌、汞
(2)城市环境 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等(写出一个即可)
(3)4 一组只栽茭白,一组只栽菖蒲,一组混合等量的茭白和菖蒲,一组空白对照(不栽植物)
(4)相等且多数
(5)一方面浮床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利用水中的氮、磷,减少藻类生长所需的无机盐;另一方面又能通过遮光作用来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繁殖 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