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20 23:3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我会猜1、凿壁偷光2、孔雀收屏3、不卖铺盖4、展翅翱翔(孔明)(关羽)(刘备)(张飞)三国鼎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指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搜集有关三国的历史小故事,绘制三国的大致相对位置,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民心所向。《蒿里行》曹操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段材料反映了东汉末年怎样的社会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1、经济凋敝,百姓生活困苦。
2、东汉末年,爆发农民起义,导致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地方军阀割据混战,群雄并起。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一、官 渡 之 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曹军夜袭,以少胜多曹操胜利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 结果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3)军事上:积极练兵,战术得当。
(4)人才的使用上:曹操任人纳谏。
而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5)人心上:统一北方,人心所向。公元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统一全国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割据江东的孙权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据说是孙武的后裔。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
曹刘孙孙、刘联军刘刘刘刘曹军曹操刘备孙权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
二.赤壁之战(208年)五万二十万公元200年曹军胜利奠定了曹操统 一北方的基础公元208年孙刘联军 曹军曹军失败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夜烧军粮联合 诈降 火攻袁军(袁绍) 曹军(曹操)时 间作 战
双 方特 点简单经过结 果影 响 掌握基础二、赤壁之战请参照官渡之战的学习方法,仿学赤壁之战。以少胜多以少胜多 在官渡大战中胜利的曹操,为什么在赤壁大战中失败了呢?请同学们议一议,告诉大家。议一议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 …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瑜部将黄盖曰:“……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论从史出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1、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2、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3、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公元 年, 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 ,定都 。
公元 年, 在 ___称帝,国号 ,因在蜀地,故又称蜀或蜀汉。
公元 年 称王,国号 ,后来定都 221刘备汉222孙权吴建业成都魏 蜀
(汉)吴三国开始
东汉结束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三、三国鼎立赤壁
之战曹操惨败---无力南下孙权---巩固江南刘备---巩固与发展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 三国鼎立魏、蜀、吴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情况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卫温曾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呢?
思维拓展割据政权人口经济少多恢复和发展进步本课小结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刘备孙权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 ( 208年)魏蜀吴西晋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