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93张PPT。第四篇 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
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分块讲解一 四季星空【知识回顾】
四季星空:
(1)阳历(包括节气)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①地球的公转运动:指地球绕_____的运动。方向是
_________,周期是365.2422天。地球公转时,地轴倾
斜方向不变,北端总是指向_______附近。太阳自西向东北极星②阳历:以_______________作为根据而制定的历法,
阳历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历法。
③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划分的,节
气来临的日期在_____中每年都是固定的。地球绕太阳运动阳历④地球绕太阳公转及四个主要节气的概述如图:
(2)月相
①月相及月相变化
月球和地球一样_____发光,太阳总是把半个月球照亮。
但我们看到的月球却有圆缺变化,这种圆缺形态叫月
相,月球各种_________的变化就叫月相变化。不会圆缺形态②月相变化的规律
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向
东运行(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而变化,就形成了从初
一的新月到初七、初八的_______,到十五、十六的满
月,到二十二、二十三的_______,再到初一的新月的
周期性变化过程。如图: 上弦月下弦月【基础落实】
1.(2015·丽水)2015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十四),天
空将出现金星和木星再次紧密相连的天文奇观,这一
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的 ( )D2.(2017·丽水)地球在不停地绕日公转,6月12日地
球的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 ( )B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6月12日,接近夏至日,这一天地球的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②。【要点精讲】
要点 月相 地球运动
【重要提示】
月相的成因有二:一是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
能反射太阳光;二是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
变化,因此地球上的观察者所见月球照亮部分不断变
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初一的月相为新月,初七、初八的月相为上弦月,农历十五、十六的月相为满月,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为下弦月。正确理解日、地、月三者不同位置所对应的月相,是解题的关键。
【例1】(2017·衢州)2017年2月3日(正月初七),柯城区九华乡举行了隆重的祭祀立春活动。下列有关这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是上弦月
B.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C.地球运行到图中③和④之间
D.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解析 2月3日(正月初七)此时的月相为上弦月。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行图上在冬至与春分之间,即在①与②之间。
答案 A【变式训练1】
(2017·宁波)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分这天宁波昼夜平分
B.夏至之后的节气是芒种
C.秋分这天的月相一定是上弦月
D.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间隔为一年解析 了解节气的特点及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就可解
答。而且节气是公历与月相无直接关系。
答案 A【例2】(2017·金华)(1)如图为微信登录界面。若按界面中人所在角度去观察地球,能看到南极洲。则从此人所在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为__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2)6月12日这一天,南极点附近为__________ (填“极昼”或“极夜”)。 ?
解析 按界面中人所在角度去观察地球,能看到南极洲,由此可知界面中人是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则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6月12日这一天接近夏至日,南极点附近为极夜。
答案 (1)顺时针 (2)极夜【变式训练2】
(2015·宁波)11月26日,我国多地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火星合月”天文现象。
(1)从图中月相判断,这一天的农历日期
在这个月的________________(填“初
七之前”或“二十三之后”)。?(2)图中的白色圆点是火星,看上去比月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第(1)题,由图知,此时月相为上弦月,所以应在农历初七之前。第(2)题,因为火星到地球的距离远大于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所以火星看上去比月球小。
答案 (1)初七之前 (2)火星到地球的距离远比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大,观察到火星的视角比月球小分块讲解二 太阳系【知识回顾】
1.太阳:
(1)太阳概况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_____,太阳的直径约为______千
米,表面的温度约为______℃,中心温度达到
________℃。?恒星140万6 0001 500万(2)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看到的
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
依次为_____层、_____层和_____层。 光球色球日冕(3)太阳活动及其影响
①太阳表面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_________、_____、日珥等。太阳黑子耀斑②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很大,如太阳活动增强时可以
影响地球上的_________;扰乱磁场,使指南针不指南,
出现“_____”现象;在两极地区出现极光;还会对气
候、水文、地质等产生影响;危及星际航行等。另外,
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光中_______的含量会大大增加,
可能对皮肤造成伤害。
③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
太阳与地球上的生物息息相关。短波通信磁暴紫外线2.月球:
(1)月球概况
①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地球唯一的
天然_____。
②月球的直径约为3 476千米,是地球的3/11,太阳的
1/400。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质量只有
地球的1/81。月球本身_______,但它能反射太阳光,
故我们能看见月球。卫星不发光③月球表面的形态: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_____,
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_________,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
海。月球表面_________,所以听不到声音,月球表面的
昼夜温差达300 ℃。月球表面没有水和空气,自然也
没有水汽、风、云、雨、雪等_____现象,也不可能有
生命。 高地低陷地带没有空气天气(2)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布满大大小小的_______。
环形山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
撞击形成(因为没有大气层的保护),也有一些是由古
老火山爆发形成的。环形山(3)探索月球
①月球的质量较小,在月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只
有地球上的____,所以物体会变得很轻。
②1975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6③1999年,我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发
射升空,并于次日成功着陆。
④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21
小时后,安全返回地面。
⑤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68.5
小时,并成功实施出舱活动。3.太阳系:
(1)太阳系的组成
①组成:由_____、_________、小行星、彗星等天体
构成。
②概况: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质量占太阳系总
质量的99.86%,其他天体都绕太阳公转。地球只是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但它有其特殊性:有生命
存在。太阳八大行星太阳(2)八大行星
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_____、
_____、地球、_____、木星、_____、天王星、
_______。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海王星【基础落实】
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太阳内部正进行着轻核聚变
B.八大行星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相等
C.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A解析 八大行星由于距离太阳远近不同,导致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相等;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比周边区域低显得较暗的黑点。太阳内部正进行着轻核聚变。【要点精讲】
要点1 太阳和月球
【重要提示】
月球上既没有水也没有空气,没有花草树木,更没有
飞禽走兽,是一个寂静、荒芜的世界。在月球上,由
于没有空气,声音也无法传播,登月的宇航员只有利用
无线电波才能进行通话,月球表面到处充满了环形山。太阳是一颗恒星,体积远大于地球,地球为太阳的行星之一;太阳表面温度很高,地球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对地球具有很大的影响。太阳内部正进行着轻核聚变。正确理解太阳、月球的基本状况及太阳活动是解题的关键。【例1】(2017·嘉兴)1969 年 7 月 20 日(农历六月初七),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这虽然是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却是我们人类的一大步。(1)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这一天,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____________。?
(2)如图为阿姆斯特朗登月后留在月壤上的清晰脚印,该脚印在月球上存留了很长时间,这是因为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既没有水和__________,也没有生物。?解析 农历六月初七这一天的月相为上弦月。阿姆斯特朗登月后留在月壤上的清晰脚印在月球上存留了很长时间是因为月球上既没有水也没有空气,故像地球上的降水、风等都不会形成,也没有生物。答案 (1)上弦月 (2)空气【变式训练1】
(2017·金华)国家航天局明确表示,将在2017年底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后一步。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层有液态水存在
B.表面没有大气层,环形山遍布
C.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D.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一定能看到月食解析 了解月球的特征能解答。
答案 B要点2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
【重要提示】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即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例2】(2016·绍兴)根据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前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能产生“凌日”的行星是_______________。?
(2)火星是一颗与地球最相像的行星,其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一周时间的两倍。由此可知,火星的一年比地球的一年________(选填“长”“短”或“相近”)。?解析 第(1)题,根据题意,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应为地内行星,地内行星有水星和金星,当其在下合时(太阳、水星或金星、地球三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水星或金星位于日地之间)可能发生凌日现象。第(2)题,地球自转一圈约为24小时,火星自转一圈约为24小时37分,所以火星上的一天比地球上的长一点;地球公转一周约为365天,火星公转一周约为687天,所以火星上的一年比地球上的长很多。答案 (1)水星和金星 (2)长【变式训练2】
(2017·嘉兴)如果把太阳系当作一个“大家庭”,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其中的一员。下列不属于这个家庭成员的是 ( )
A.火星 B.土星 C.北极星 D.海王星
答案 C分块讲解三 银河系和宇宙【知识回顾】
银河系和宇宙:
(1)银河系
①银河系的构成:银河系是由众多_____及星际物质组
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
的恒星有几千亿颗。恒星②银河系的形状:银河系侧视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
_____;俯视像一个_______。
③银河系的大小:银河系中各恒星间的距离非常远,银
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条
漩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铁饼大漩涡(2)宇宙的结构层次
银河系很大,但在整个宇宙中,银河系是微不足道的,目前人们能观测到的类似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有千亿个左右,这些天体系统被称为河外星系。银河系及河外星系共同构成了广阔无垠的宇宙(总星系)。(3)宇宙起源
①星系运动的特点——_____的发现。
a.所有的星系都在_____我们而去。
b.星系离我们越___,退行速度越___。
c.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_____。哈勃远离远快扩大②大爆炸宇宙论
a.大约______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极高的密
度和温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宇宙就是
在这个大火球的_____中诞生的,爆炸引起的宇宙_____
一直延续至今,并仍将延续下去。137亿爆炸膨胀b.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依据是现代天文观测中发现的
星系运动特点: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_____,说明
宇宙处在不断地_____之中,如果能将时间倒退,宇宙中
的星系就会聚在一起(一点),所以就可以认为宇宙起
源于这个点,这个点发生了_______就诞生了宇宙。
扩大膨胀大爆炸【基础落实】
1.下列有关宇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B.太阳系是由太阳、地球和月球组成的星系
C.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D.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B2.(2015·台州)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漫长的过程,
甲、乙两图中,图___描述的是古希腊学者创立的“地
心说”,现代科学家认为宇宙是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构成的。甲解析 古希腊哲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哥白尼的贡献是提出了日心体系,用“日心说”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说”,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日心说”理论。观察两幅图不难看出反映“地心说”的应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图,即为甲图。【要点精讲】
要点 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重要提示】
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以及宇宙相关知识,考查的知识面较广,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一个有一定层次结构的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的恒星。【例】(2017·宁波)我们的宇宙蕴藏着无穷奥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河外星系谱线红移可以推断星系之间在相互退行远离
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
C.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影响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
解析 宇宙由物质构成,红移现象更加说明了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星系正在离我们而去,故A正确;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中间比边缘厚,所以像一个凸起的大透镜,故B正确;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黑子是太阳上物质的一种激烈的活动现象,所以对地球的影响很明显,故C错误; “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故D正确。答案 C【变式训练】
(2016·丽水)北京时间2016年2月12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来自遥远天体的引力波信号,这个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探索宇宙的诞生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胀的、演化的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是恒定不变的
D.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解析 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胀的、演化的;宇宙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的,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星系之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那么整个宇宙的体积也就在不断地扩大,也就是整个宇宙在不断地膨胀中;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答案 A分块讲解四 综合提升
【综合运用】
地震的原因、月相、星系等综合
【重要提示】
根据题目给予的信息分析综合解答。地震是由于地壳
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
震动现象,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火山和地震。月相可以从月面朝向和形状或农历日期判断。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
【例】(2017·温州)研究发现,恒星寿命的长短取决于它的质量大小。结合图表信息,推测四种恒星中寿命最长的是 ( )A.天狼A星 B.天狼B星
C.织女星 D.牛郎星解析 由题目给予的信息,恒星寿命的长短取决于它的质量大小。且从图表中可知恒星的质量越大它的寿命就越短。则表中四颗恒星中质量最小的是天狼B星,故它的寿命最长。
答案 B【变式训练】
(2016·湖州)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创立了“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公元16世纪,哥白尼经过对太空的仔细观测,发现这个认识存在错误,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再经过几个世纪的观测和研究,科学家发现太阳只是处在银河系的边缘,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也只是宇宙中无数个星系中的一个。1929年,哈勃根据自己的测量数据,对宇宙又有了新的认识。请回答:
(1)银河系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2)哈勃的发现告诉我们,星系间的距离_________(选填“在扩大”、“保持不变”或“在缩小”)。?
(3)上述科学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解析 (1)组成银河系的天体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
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以外还有许多
类似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叫作河外星系。(2)哈勃的
发现告诉我们,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
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3)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
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或: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努力
寻找证据,敢于挑战权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科学条件下,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或说明科学在不断发展,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相信科学,相信真理。
答案 (1)众多恒星 (2)在扩大 (3)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或: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努力寻找证据,敢于挑战权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科学条件下,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或说明科学在不断发展,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相信科学,相信真理。【实验探究】
日全食、日偏食的观察
【重要提示】
本题通过电灯、地球仪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实验,解题时要注意地球仪转动的方向。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2017·台州)如图,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让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绕电灯运动。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
(2)根据模拟实验,判断地球处在B位置时,我国的节气是__________。?解析 (1)本题通过电灯、地球仪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实验;(2)由于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绕电灯运动,即与地球绕太阳公转方向相同,则当地球处在B位置时,我国的节气是夏至。答案 (1)绕太阳公转 (2)夏至【易错警示】
日、地、月三者位置变化
【例】(2016·嘉兴)农历八月十五夜晚,某同学在嘉兴看到月如玉盘,七天后该地的月相大致是 ( )解析 农历八月十五的月相为满月,所以在晴朗的夜晚我们能看到月如玉盘。上图中A为新月,B为上弦月,C为满月,D为下弦月。当从农历八月十五再经过七天后该地的月相为下弦月。错解原因 无法正确区别上弦月和下弦月而选错。同时要特别注意不是农历八月十五夜晚的月相而是七天后该地的月相。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