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水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水是什么样的》选自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是第二单元第三课。学生已经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从感性经验入手,并学会使用气泡图开展结构性观察。在第二单元从科学概念入手,帮助学生从感官观察并描述水的基本特征。从概念建构上,层级递进,帮助学生对水的认识一步步从具体走向概括,从零散走向具体,从而对物质世界有初步的认识。21cnjy.com
学习目标:
1、熟练运用各种感官辨认哪一杯是谁,说出水的基本特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
2、通过把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知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通过在手背上滴水,在玻璃杯上滴水知道水可以流动。21·cn·jy·com
3、学会用气泡图呈现对水的特征的认识。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说出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www-2-1-cnjy-com
教学难点:
用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用气泡图的方式加以呈现。
教学准备:
同样规格的烧杯4个、水、白醋、牛奶、糖、尝味棒、搅拌棒、滴管、玻璃板、不同形状的瓶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谜语导入新课“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花儿开得鲜艳;因为有你,谷穗变得饱满;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你常在小溪中散步,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海洋里舞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生:我们猜测这是水。
师:水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那你知道水是什么样的吗?今天这堂课,我 们就来研究水是什么样的。(板书课题:水是什么样的)21教育网
二、运用感官观察,认识水的基本特征
1.提出问题
师:大家既然这么准确的猜出了刚才的谜语,那么老师这里为同学们准备了四杯液体,分别是水、糖水、白醋和牛奶,可老师在上课之前不小心将它们的标签弄丢了,你能用什么方法帮助老师将它们准确的识别出来吗?
生:我可以直接看出来4号杯子是牛奶,因为牛奶是白色的。
2.发现问题
师:提示学生用眼睛观察到了牛奶与水的区别,并调用其他感官观察水的特征。
师:提醒同学们在做实验的时候,遇到不明的物体不可以随便去闻、更不能随便去尝,要学会科学地去闻和尝物体。(教师出示教材中的演示视频,引导学生科学地闻和尝)2·1·c·n·j·y
3.解决问题
生:学生讨论,回答识别方法。
师:教师总结用眼睛看,牛奶是白色的而且不透明,可以排除;用鼻子闻气味,白醋有酸酸的气味可以排除;用舌头尝味道,糖水有甜甜的味道可以排除。
4.总结特征
师:通过实验观察证明水是无色的、透明的,没有气味的、没有味道的。(板书:气泡图呈现水的特征)
二、观察水的形状
师:出示四个不同形状的瓶子,让学生回答瓶子有什么问题。
生:观察四个瓶子,找出他们的不同——形状不同。
1.提出问题
师:如果把同样多的水倒入这些瓶子,水的形状会有什么变化?
生:学生观察水在不同瓶子中的形状,讨论分析原因。
2.解决问题
师:总结在不同瓶子中,同样的水有不同的形状,倒入什么形状的容器中就呈现什么形状,说明水没有固定的形状。www.21-cn-jy.com
三、感知水流动的特性
1.提出问题
师:教师演示用滴管吸取水,在手背上滴落水,提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延伸问题
师: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板上滴水,再倾斜玻璃板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3.回答问题
师:学生通过观察手背上的水发现水的流动性,再滴一滴,逐步增加对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一特征;而在玻璃板上水,水平放置是一个个单独的水滴状,而倾斜后水滴聚集到一起,间接地说明了水的流动性和流动方形。
师:说明水具有流动性,流动方向是由高向低。
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师:我们已经对水有了充分的认识,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应用到了水,如洗脸、洗菜、洗衣服、浇花等,说明水对人生活的重要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师: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爱惜水资源的教育。
五、课堂评价
1.讨论问题
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活动,我们知道到水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怎样得到这些结论的?你有什么感想?
2.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猜测、最后得出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的,会流动的,表现得很出色。其实水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索。21·世纪*教育网
六、板书设计
没有颜色、
透明
水 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
没有固定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