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中考复习课件:压强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中考复习课件:压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5-21 15:0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88张PPT。  压强分块讲解一 压强【知识回顾】
压力和压强
(1)压力:是指_________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它是因
物体间的相互_____而产生的。
(2)物体在_________上受到的压力叫作压强。压强
可以定量地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
(3)压强的计算公式:p=__,压强的单位:帕斯卡,简
称帕,符号为Pa。1帕=1牛/米2。垂直作用挤压单位面积(4)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_____或减小_________。减小
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压力受力面积【基础落实】
1.(2017·怀化)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C解析 站在滑板上滑雪,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骆驼有宽大的脚掌,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蚊子尖尖的口器,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载重汽车装有多个宽大的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2.(2016·丽水)缙云烧饼名扬海内外,如图是烧饼
制作从揉团到压扁过程,则面团变成面饼后对桌面
的( )
A.压力变小 B.压力变大
C.压强变小 D.压强变大C解析 从揉团到压扁过程中,烧饼的质量不变,重力不
变,则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受力面积变大,根据p=
可知,对桌面的压强变小,故A、B、D错误,C正确。3.(2016·成都)如图所示,手指施加8 N 的力把图钉
压入木板。若图钉帽的受力面积是1.0×10-4 m2,则手
指对图钉帽的压强为______Pa。图钉尖制作得很尖锐,
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达到_____
压强的目的。8×104增大解析 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p= =
8×104 Pa。图钉尖制作得很尖锐,是在压力一定
时,减小受力面积来达到增大压强的目的。【要点精讲】
要点1 压强和决定压强大小的因素
【重要提示】压强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分析压强的大小时应同时考虑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影响。解题时要知道在水平地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然后确定受力面积的大小关系及变化;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例1】(2017·无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的两端。(1)________的方法不合理,该方法未控制__________相等。?
(2)图甲中,铅笔笔尖面积是0.5 mm2,两手指均用2 N的力对压铅笔两端。则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______Pa。?解析 本题考查压力的作用效果及压强的计算。(1)乙
的方法不合理,考虑到铅笔的自重,会造成上下手指受
到的压力不同,即没有控制压力相等。(2)笔尖对手指
的压强为:p= =4×106 Pa。
答案 (1)乙 压力  (2)4×106【变式训练1】(2016·绥化)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1)该同学通过观察________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________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
________________。?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________。(选填字母)?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解析 (1)该同学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
力的作用效果,这是转换法的运用。
(2)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
绵上,这样可以控制压力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是为
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
意;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合题意;C.汽车限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对路面的压强,不合题意;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意。故选A、D。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只改变压力的大小,故他的操作步骤是:把左侧瓶中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相比较。答案 (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压力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A、D (3)答案一:把其中一瓶倒出一些水后正立放在海绵上,另一瓶也正立放在海绵上,观察对比海绵的凹陷程度 答案二:把同一瓶水,倒(或正)立放在海绵上,倒出一些水后,再倒(或正)立放在海绵上,观察对比前后两次海绵的凹陷程度要点2 压强大小的计算
【重要提示】知道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进行压强大小的计算不仅要掌握基本公式,而且要学会对公式进行变形和推导,同时还应用到有关二力平衡的知识。【例2】(2017·枣庄)在杂技表演中,总重为600 N的人直接站立在六个鸡蛋上,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如图所示。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_________,从而减小压强来保护鸡蛋。如果脚与鸡蛋的总接触面积约为1.2×10-3 m2,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为______Pa。?解析 本题考查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压强的计算。人对
鸡蛋的压力是一定的,等于其自身重力,鸡蛋放在泡沫
板的凹槽内,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受力面积,根
据p= 可知,减小了对鸡蛋的压强;人对鸡蛋的压力
F=G=600 N,脚对鸡蛋的压强:p=
=5×105 Pa。
答案 受力面积 5×105【变式训练2】(2016·台州)网上购物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包裹的分捡常需借助传送带。(1)传送带的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其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包裹与传送带一起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时,包裹共受到________个力的作用。?
(3)已知长方体包裹长50 cm,宽30 cm,高10 cm,质量为15 kg。如果包裹平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如图),则对传送带的压强为多少?(g取10 N/kg)解析 (1)传送带的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其目的是在压
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力。
(2)对包裹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包裹与传送带一起做水
平匀速直线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只受到竖直向
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
(3)包裹的重力:G=mg=15 kg×10 N/kg=150 N,
包裹对传送带的压力:F=G=150 N,
对传送带的压强:p= =1 000 Pa。答案 (1)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两 (3)1 000 Pa分块讲解二 液体压强【知识回顾】
液体压强
(1)产生的原因:液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2)特点: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
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
压强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的压强只跟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因素有关,
跟液体的体积、总重、形状、横截面积等无关。相等液体的密度深度(3)液体(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①在液体(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②液体(气体)的流速大小的判断方法:
a.液体(气体)在管道内流动时,流过的横截面积越小,流速越大;流过的横截面积越大,流速越小。
b.在物体的两侧,液体(气体)“行走”的距离越长,流速越大;“行走”的距离越短,流速越小。【基础落实】
1.(2017·杭州)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
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
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A解析 本题考查液体的压强。三个容器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装入等量的水时,甲的液面最高,丙的液面最低,由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p=ρ液gh可知,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甲最大,故选A。2.(2014·台州)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
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这个容器可能
是( )A解析 根据图象,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随注水时间缓慢上升,开始块,后来变慢。当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时,根据p=ρgh可知,容器内水面高度应该是缓慢增高,先快后慢,故选A。3.(2016·内江)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
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
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
验说明了( )
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C.液体压强与管子粗细有关
D.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B解析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由帕斯卡做的实验知,虽然管很细,但由于高度很大,水的深度大,而使水产生了很大的压强,所以该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要点精讲】
要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及其应用
【重要提示】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和密度的关系,考查了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在实验中注意怎样控制变量和改变变量。了解U形管压强计以及它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例】 (2017·温州)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①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不
同的同种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可以探究“液
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②在容器两侧分别装入深度
相同密度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若橡皮膜凸向左侧,
则右侧液体密度大,若橡皮膜凸向右侧,则左侧液体密
度大,因此本实验装置能大致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
小,若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
液体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则应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可以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③此时的橡皮膜没有处于容器的底部,所以该装置不能验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④此装置可以在一侧倒入液体,如果橡皮膜凸出,则表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若不凸出,则表明液体对侧壁没有压强;可以探究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故选B。
答案 B【变式训练】(2017·大连)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U形管压强计、烧杯、刻度尺,足量的酒精、水和盐水,已知ρ酒精<ρ水<ρ盐水。 (1)如图是U形管压强计。实验前,为了检查探头与U形管之间是否漏气,小明用手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同时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___________。?
(2)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记录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①请将表格中a、b、c三处空缺的信息补充完整: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②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3)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
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三个烧杯中的液面相平,U形
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
同。

小明根据三次实验现象,并结合(2)中②的结论,得出
了该探究结论。请你简要说明他分析实验信息得出该
探究结论的过程。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及该实验的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检查压强计是否漏气,可以用力适当按压橡皮膜,若不漏气,则会使气体压强变大,U形管两侧产生高度差;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橡皮膜位置的液体的压强相同,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时,可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利用第(2)问的结论,分别将橡皮膜移到虚线位置处,比较三次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依此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的结论。答案 (1)是否相平
(2)①小 中 大 ②液体密度一定,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若将酒精中探头的深度减小至虚线位置(与水中相同),根据(2)②的结论可知,Δh变小,同理,若将盐水中探头的深度增大至虚线位置(与水中相同),Δh变大,综上可知,液体深度相同,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分块讲解三 大气压【知识回顾】
大气压
(1)大气压存在的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
(2)大气压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_、空盒气压计。
(3)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_________Pa=760 mmHg。水银气压计1.01×105(4)大气压的变化。
①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②一般情况下,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晴天的气压比阴天高。
(5)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体的液化温度也与大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时,液化温度升高;气压减小时,液化温度降低。
(6)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塑料吸盘、吸尘器、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水泵等。【基础落实】
1.(2016·自贡)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无风的
天气,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马路两边的树叶会
随风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向左行驶,马路两边的树叶
会沿着A、B、C哪一个方向飘动( )
A.向A方向飘动
B.向B方向飘动
C.向C方向飘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A解析 因为快速行驶的汽车使得马路中间的空气流速大,空气压强小;马路两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两边的气压大于马路中央的气压,树叶向马路中央运动。2.(2016·衢州)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
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
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
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D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片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解析 A.图甲中,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
片都不掉落,都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不能反驳小柯
的想法,不合题意;B.图乙中,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
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
压强,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不合题意;C.图丙中,将一
张湿纸片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可证明大气存在向上的压强,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不
合题意;D.图丁中,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说明没有空气时,没有了气压,也就无法托住水和纸片,这说明实验中纸片不掉落是因为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而不是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可反驳小柯的想法,符合题意。3.(2015·湖州)2015年3月17日,我国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喷气式客机
ARJ21-700(如图)完成首次航线演示飞行,一位试乘员
描述了飞机起飞时的场景:接到控制塔信号后,飞机启
动并加速,跑道往后移动越来越快,突然飞机离开了地
面,喷气发动机的推动力使它疾驶空中。飞机离开地
面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_____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于解析 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比机翼下方的流速快,因此机翼上方气体压强小于机翼下方气体压强,从而产生了升力。【要点精讲】
要点 大气压及其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重要提示】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熟练应用相关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例】(2017·衢州)小柯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将球口紧套在玻璃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C.p3p4,故C、D错误。
答案 B【变式训练】(2017·衡阳)下列用矿泉水瓶所做的实验中,能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是(  )解析 A.两次海绵凹陷程度不同反映的是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B.反映的是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C.类似覆杯实验,纸片不下落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D.两瓶向中间靠拢说明了空气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答案 C分块讲解四 综合提升
【综合运用】
压强大小比较;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重要提示】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可以根据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进行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可以根据F=pS分析,也可以根据容器的形状比较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分析,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比较方法。【例】(2016·丽水)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大小关系”时,小科同学提出的猜想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科学兴趣小组做了相关的实验:
步骤1:选用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重力不同的三个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物体的重力。
步骤2:把三个物体依次放在水平受力面上,用专用的仪器测出三次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1。步骤3:改变受力面与水平面的倾角,用步骤2的方法,依次测出与水平面成18°角和25°角的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2和表3。
表1 在水平面上所测数据表2 在18°角斜面上所测数据表3 在25°角斜面上所测数据请回答:
(1)比较序号__________的数据可得: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水平方向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小;小科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2)进一步分析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先分析同表中的关系,再比较不同表之间的关系,综合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小科同学的想法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或2、5、8或3、6、9)中的数据可得: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小,由此可知:小科同学的想法是不合理的。(2)比较表1或表2或表3的实验数据中压力与重力的比值是相同的,则可得出结论是: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不同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压力与重力的比值相同;
分析比较表1和表2和表3的实验中同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同的受力面上的压力数据不同,且变小;可得出结论: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受力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压力与重力的比值越小。答案 (1)1、4、7(或2、5、8或3、6、9) 不合理
(2)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不同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压力与重力的比值相同或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受力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压力与重力的比值越小【变式训练】(2015·无锡)如图为玻璃厂搬运平板玻璃时使用的真空吸盘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机上有若干个相同的真空吸盘,下列关于真空吸盘起重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必须排尽吸盘内的空气
B.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等于吸盘对它的压力
C.若要吊起更重的玻璃板,则应增加吸盘个数
D.吸盘起重机不可以搬运表面粗糙的木板解析 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必须排尽吸盘内的空气,使得外面大气压大于内部气压,故A正确;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等于吸盘对它的摩擦力,故B错误;要吊起的玻璃越重,所受摩擦力应越大,吸盘的数目要增加,故C正确;木板表面粗糙时吸盘内的空气难以排干净,吸盘就不会牢固,容易脱落,故D正确。
答案 B【实验探究】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重要提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两个因素有关系,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时,必须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合理运用。在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时,主要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例】(2017·金华)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已知:①a、b两点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保持不变);②a点压强等于a点上方液柱压强与左管内气压p1之和;③b点压强等于b点上方液柱压强与右管内气压p2之和;④液体1和液体2密度不同。该小组同学先关闭K2,打开K和K1,用抽气机抽气,进行多次实验。再关闭K1,打开K和K2,重复上述操作,具体数据记录如表:(1)以下研究过程所用到的方法与本实验中所用的方法明显不同的是________。?
A.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C.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D.研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高高度的关系
(2)通过比较第一次和第四次所测得的数据,可以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比较第四、第五、第六三次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关系时,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该小组同学还应如何继续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不需写具体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采
用的是控制变量法;A实验利用的是直接实验法,通过
实验现象得出结论;B、C、D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故选A。(2)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第一次和第四次实
验中液柱的高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故探究的是液
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3)通过比较第四、
第五、第六三次测得的数据可知,液体的种类是相同
的,液柱高度越大,气体压强越小,则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故结论为: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随液柱的升高而增大。(4)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应换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
答案 (1)A (2)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3)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随液柱的升高而增大 (4)换不同密度的液体重复实验【易错警示】
安全带不会改变车及人的惯性
【例】(2017·绍兴)新型膨胀式安全带(如图)紧缚力达到一定的值,藏在安全带里的气囊就会快速充气,迅速形成气囊袋,对驾乘人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下列关于膨胀式安全带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安全带会使人的惯性减小
B.该安全带可以使人所承受的力减小
C.当车加速时,该安全带就会自动充气
D.该安全带充气后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可避免人员被勒伤解析 A、惯性大小只和质量有关,故系安全带不会改变车及人的惯性,故A错误;B、该安全带不能使人所承受的力减小,故B错误;C、由题意“紧缚力达到一定的值,藏在安全带里的气囊就会快速充气,迅速形成气囊袋”,而不是当车加速时,该安全带就会自动充气,故C错误;D、该安全带充气后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从而避免人员被勒伤,故D正确。 错解原因 使用安全带能避免人的惯性对人带来的伤害,故容易选择A选项。
答案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