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3张PPT。2018年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学习目标】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
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基本知识以及它的严重恶果;
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
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
“闭关锁国”政策
【学习难点】
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1.背景:
清朝初期,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
2.过程
(1)康熙时设立南书房,绕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2)雍正年间,设立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3)乾隆时期,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3.影响: 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知识点一、军机处的设立】清朝初期,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一旦作出决定,皇帝也不能改变;康熙时,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清朝前期中央机构的演变军机处的设立乾清宫——皇帝办公的地方相关史事 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
件等。即便是王公
大臣,没有皇帝的
特旨,也不准出入
军机处。材料研读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yán]曝[pù]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shàn]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这句话意思是说,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想一想,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它的设立为什么强化了君主专制?1.文字狱
(1)含义: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批冤狱,祸及亲友。
(2)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知识点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文字狱株连族人祸及师友因诗“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指为侮辱清朝胡中藻案数十人,其子碎尸枭首反对清朝统治 吕留良案300多人同情前明政权,使用南明年号戴名世《南山集》案70--120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庄廷龙《明史》案株连人数事由案名徐骏案因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指为侮辱清朝。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圣上为“诽谤大逆” 斩首抄家死于狱中查嗣庭案严酷荒唐的文字狱 1、《明史案》浙江富户庄廷龙修订前人遗著,取名《明书》。书中叙述清朝入关前的史实,使用明朝年号,并且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击后金的事迹,触怒了康熙帝。参加编写、刻印和销售这部书的70多人全部处死。此前,庄廷龙已死。清政府下令挖开他的坟墓,劈棺戮尸。李令晰为《明书》作过序,被处死。明史案受株连的江南名士达200多人。文字狱事例: 2、《查嗣庭案》——查嗣庭是雍正时的礼部侍郎,他在江南主持科举考试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这本是《大学》中的一句话,却被清政府说是“维”“止”去了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查嗣庭飞来横祸,被押入狱,死在狱中。雍正命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远地区。维 止一维止 3、“胡中藻”案 臣乃乾隆六年的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臣爱好诗词,常有感于心境而做诗句,如“一把心肠论浊清”。奈何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前,是何肺腑?”结果, 与族人被杀,祸及师友。无从申辩,谁能还我清白?文字狱事例:“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案
翰林院庶吉士徐骏的诗集中有“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的诗句。后果:雍正知晓后认为他这些诗句是对朝廷的大不敬,将他斩首。2.文化专制政策:
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一方面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收缴禁书并销毁。【知识点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文化专制政策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编纂图书文献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检查,销毁禁书材料解读
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 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钜制。它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 ,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 ,巩固满清统治 ,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 ,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切不利于清朝的都去掉,真可惜,我偷藏几本,子孙还能学到纯正的。1.表现:
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腐败的趋势,军队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军备废弛。
2.后果:
官场的腐败之风蔓延,官僚机构臃肿,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清朝中期以后,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民众生活困苦,社会危机重重。【知识点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相关史事 乾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弄权20多年,不择手段地聚敛财物。嘉庆皇帝继位后,他被赐死,家产被查抄。据不完全统计,查抄的黄金有33500余两,白银300余万两,当铺75座,银号42座,还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古玩、洋货等不计其数。对109件查抄清单中的26件清单估价,即值2.2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多万两,所以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相关史事 农民失去土地,只得租种地主的土地,但每年要把收获量的一半甚至七八成交给地主。还有许多巧立名目的额外剥削,如有的地方农民逢年过节要给地主献上“送节钱”,嫁女儿要给“出村礼”,就连家里死人也要交纳“断气钱”。很多背井离乡的农民沦为乞丐,数量极大。嘉庆时,北京
城的乞丐就有10万多
人。嘉庆元年的一个
冬夜,露宿街头被冻
死的竟达8000人。1.原因
(1)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2)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知识点四、闭关锁国政策】皇上,我朝无所不有,无需与他国交流。“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实行“重本抑末”对外“闭关锁国”3.表现
(1)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2)1757年,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1)顺治时期(2)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3) 英商宁波贸易后颁布“禁海令”四口通商 但有严格限制广州广州一口通商广州通商口岸只能住指定会馆,不能在广东过冬,
不能向中国商人借款,不能打听商业行情。 ——《防夷五事》
4.影响
(1)积极: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消极:
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知识拓展 中西社会发展差距的扩大
18世纪时,西方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新的更大的市场成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迫切需求。英国殖民者在控制了印度等地以后,更加垂涎富饶的中国,因此他们积极要求开放中国的市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活动。而当时的中国,仍处在封闭的状态中,以农业为主的传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在东西方文明的冲撞中,此消彼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开始军机大臣每天清晨在军机处候旨,再根据皇帝的旨意,草拟成文,经皇帝审阅后,送有关部门执行。后来,军机处的权力不断扩大,成为清朝中央核心决策机构。但军机处处于皇帝的严密控制之下,军机大臣只能遵照执行皇帝的旨意,不能独立行使权力。皇帝交办的事,军机大臣无权过问,它完全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它的设置,使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知识拓展】从清朝的闭关政策,你得到的认识是什么?
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民族,只有对外开放,不断学习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国家才有富强的希望。【疑难探究】秦朝焚书坑儒和清朝文字狱有何异同?
(1)同:①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强化专制皇权;②影响相同,都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异:手段不同,一个是焚书坑儒,一个是大兴文字狱。【疑难探究】如何理解“闭关政策”?
“闭关政策”是清政府实行对外交通、贸易的严格限制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实行“海禁”。但是仍留有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因此,“严格限制”不是“绝对禁止”。
历代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疑难探究】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军机处(时间、目的、地位、特点、影响)官吏贪污腐败军机处的设立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文字狱(后果)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军队军备废弛议政王大臣会议文化专制(提倡尊孔读经;销毁禁书)官僚机构臃肿闭关锁国政策原因南书房土地兼并,贫富分化表现影响【知识小结】1.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B【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2.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雍正帝 D.乾隆帝C3.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D4.“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A.设立特务机构 B.制造文字狱
C.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B5.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其原因不包括( )
A.官吏结党营私,贪风更盛
B.官僚机构臃肿,出现财政危机
C.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虚弱
D.调整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6.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物资丰富 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
C.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7.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DB8.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这种变化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D9.小奇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焚书坑儒”“推恩令”“文字狱”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对外文化的交流
C.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 D.民族政策的演变C二、材料解析题:
1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君主集权的强化】
材料一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军机大臣的任务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1)“军机大臣”是从哪个皇帝开始设置的?设立军机处的目的是什么?
雍正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设立“军机处”的影响。
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3)材料二、三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清政府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政策?
文化专制政策(文字狱)。为了从思想上控制人民,维护集权统治。
(4)该政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文化领域的专制】
材料二 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皆望风观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阳刚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
材料三 19世纪初清政府放宽文网后,许多知识分子仍心有余悸,如龚自珍所说的那样:“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大清国门的紧闭】
材料四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对世界的发展变化毫无认识,自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外洋货物以通有无,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5)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实行的哪一政策?结合材料分析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因。
闭关锁国政策。
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6)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的对外政策由汉、唐的对外开放到清朝的闭关锁国,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评价: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认识:
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民族,只有对外开放,不断学习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国家才有富强的希望。所以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