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歌词三首》同步练习(苏教版七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歌词三首》同步练习(苏教版七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11 21: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歌词三首·课后练习

基础题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lào( )印 chuī( )烟 明mèi( ) 抽suì( )
yíng( )绕 梳zhuāng( ) 狂lán( )
2.辨字组词。
3.填写下表。
4.解释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河山只在我梦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歌词的含义。
(1)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2)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
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3)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能力题

6.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
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1)给下列汉字注音。
萦( ) 烙( ) 澎( ) 湃( )
(2)标题中的“我”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①中的“只”应怎样理解。
(4)第④句中的“我的中国心”的含义是什么?
(5)第⑧句中“烙”的作用是什么?“中国印”具体指什么?
(6)第⑨句为什么要列举“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7)谈谈这首歌词的艺术特色。
7.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不会唱歌的人
〈1〉有些人是天生的音乐迷,不是唱歌就是弹琴。我生来愚笨,对这两样都不喜欢,而且还有一种反感。在“爱唱歌的孩子不会学坏”的原则下,我这个相当“安静”的人,日子就过得很不平凡了。
〈2〉小学时不爱唱歌,老师不爱,同学不羡,可以说没有人喜欢,也没有风头可出,不过日子还是平凡。可是升到初中后,我的日子就不平凡了,因为我的音乐老师很细心、很认真、很凶,对不开口唱歌的人,绝不客气。
〈3〉“唱呀!你!”老师指着我,我不会唱,嘴无法张开。
〈4〉“唱呀!你!”老师又说。
〈5〉还是不会唱,嘴还是张不开。
〈6〉老师认为我是抗拒命令,罚我站墙角,一次站墙角,两次站墙角,三次……几次之后,老师知道我不会开口了,索性不准我在教室里,从此我成了“逃兵”,老师心目中最可憎的人!
〈7〉初中毕业时,我的成绩平均是84.5分,但音乐一科是0分,可见老师多么不喜欢我!不过按照学校的规定,不管总平均分数是多少,如有0分,必须补考。天呀,我还是得过这严酷的一关。我自知毕不了业了,因为3年都没有学会唱歌,3天又怎能学会呢?这件事情传到校长的耳朵里,老师为我打气,我的同学更为我愤愤不平,因为音乐并非主课,不论我将来升学或就业,与会不会唱歌没有太大的关系。不过校规还是校规,于是他们“发明”了一个办法:他们集在音乐教室门外,当补考时音乐老师的钢琴一响,就在窗外来个大合唱,我只要跟在他们的声音里哼就成了。说的也是,补考时,他们果然在窗外大吼大叫的唱起来,我在音乐教室里,被他们宏亮的歌声感动了,潸然泪下之余,喉咙里终于“哼”了起来。
〈8〉可是,仅哼了半句,音乐老师猛然把钢琴盖子合起来了。
〈9〉“好了,不用唱了,”音乐老师说,“补考及格!”
〈10〉老师终于适时地放我一马,我很高兴。可是,一转眼,在老师走出音乐教室之前,我忽然看见老师眼睛的泪光。原来老师也流泪了。
〈11〉我对这件事记忆深刻,我不知道老师为什么流泪。我的眼泪为自己的笨拙,而老师呢?
〈12〉30年后,我与这位折磨我3年的老师在欧洲相遇,当然我不再恨他了。我陪他参观肖邦的坟墓,那是一个秋叶燃烧的美丽黄昏,略有感伤的气味。我问老师是否仍在教授音乐。老师说,自我毕业后,他就改行了。我心里一震,问他为什么?老师说:“你也许恨我,但教你的音乐是我的职责,我可以马虎,但对不起良心。我知道你不是好的音乐人才,但你在我眼里一样可以有天使的声音呀……不过,我那时太年轻了,我折磨你,我比你还痛苦……所以改了行……”
〈13〉“老师,”我说,“我也太年轻,我只知道我的痛苦,不知你的……”
(1)你认为第一节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2)联系上下文,说说老师为什么流泪?
(3)第〈13〉小节划横线的一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感情?
(4)音乐老师为什么坚持要“我”唱歌,坚持要我补考。
(5)请你评价这位音乐老师。

创新题

8.仿照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仍以“我喜欢”开头,分别写三个句子,与之形成排比。
人生既有烟波江面,就有望穿江面的志士仁人。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
仿句:
(1)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烙 炊 媚 穗 萦 妆 澜
2.略
3.《我的中国心》黄霑 第一层(1~4)海外赤子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第二层(5~12)祖国永远在海外赤子的心中。第三层(13~16)海外赤子爱国之心永远不变。
《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 第一层(1~8)歌唱家乡。第二层(9~16)歌唱理想。第三层(17~24)歌唱未来。
《黄河颂》光未然 第一层(1~8)写“我”所看到的黄河形象,突出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第二层(9~25)从三个角度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第三层(26~29)表达祖国儿女的决心。
中心意思:《我的中国心》通过一位海外游子的诉说刻画了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黄河颂》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4.(1)强调“只有”。
(2)表现农村的富裕。
(3)发源地。
5.(1)虽然身在海外,但永远心系祖国。
(2)极为形象地描写农民为“理想”辛勤耕耘,充满诗意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带来了大地丰收。
(3)赞颂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能力题

6.(1)yíng lào péng pài
(2)海外游子
(3)一个“只”字情深意重,即使离开祖国,哪怕多年,也会在梦里出现祖国的影子。
(4)心中永远装着祖国,永远念着祖国。
(5)“烙”准确而形象地表达了海外赤子跟祖国永远无法分离的血肉关系。
(6)用“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借代祖国,表现对祖国强烈之爱。
(7)语言平实,感情强烈而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7.(1)可认为正确,也可以认为不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2)学生不能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
(3)表现后悔、内疚的感情。
(4)老师的职责所在。
(5)从两方面点评,优点、不足,言之有理即可。

创新题

8.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