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新课标人教必修(1)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学课件(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

文档属性

名称 2007年新课标人教必修(1)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学课件(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7-12-23 22:30:00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 湖 塘 中 学 严越琦
第四章 机械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 功观察下图:一、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练习:1.判断下各题是否做功:1)一个人提着水桶站着不动;
(没有做功)
2)一个人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行走;
(没有做功)
3)一个人提出着水桶上楼。
(做功)2.下面物体做功的是A.一物体抛出后在光滑的冰面上运动
B.小孩用力提箱子,但箱子未动
C.学生背书包在水平地上匀速前进
D.苹果因重力作用向下掉
(D)
强调:物体由于惯性而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没有力的作用,当然也没有做功。
如果力作用在物体上,而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那么这个力同样也没有做功。二、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1.公式
功=力×距离
W=F×s
2.单位
牛·米=焦耳(焦,J)
1牛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米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焦。三、功公式的应用例题1:一台拖拉机耕地时,牵引力是28500牛,前进了1000米,此拖拉机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解:根据公式W=Fs=28500牛×1000米
=2.85×107焦
答:拖拉机的牵引力做了2.85×107焦的功。例题2:马拉着重为19600牛的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了400米,做了3×105焦的功。车受到的重力有没有做功?马的水平拉力是多少牛?
解:马在水平路面上前进,竖直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车受的重力不做功。
求马的水平拉力,可从已知拉力做功和车前进的距离,由W=Fs公式得到。
F=W/s= 3×105焦/400米=750牛
答:车受的重力没有做功,
马的水平拉力是750牛。
练习2:用东方红-54型拖拉机耕田,如果牵引力是28500牛,共运动了3.6千米,那么它共做了多少功?
解:3.6千米=3600米
根据公式W=Fs可得
W=Fs=28500牛×3600米=1.26×108焦
答:它共做了1.26×108焦的功。小结:一、做功的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二、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功=力×距离 W=Fs
焦耳(焦,J) 牛/米
1焦=1牛·1米=1牛·米

练习3:1.小刚把重为1000N的箱子,沿着水平地面,推动1米,小刚对箱子做的功
A.1000J B.1J C.0J D.无法确定
(D)
2.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重为40牛,在一个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前进4米,撤去推力后物体又前进了1米停止,整过程中推力F做的功60焦。问推力F是多少牛?
解:根据公式W=Fs
F=W/s=60J/4m=15N
答:推力F为15N。谢谢收看课件12张PPT。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中英文高一物理组制作打点计时器的应用一:打点计时器分类及构造:1.电磁打点计时器:线圈 振片 振针 永久磁铁 复写纸 限位孔 10v 以下交流电 50 赫兹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开关 正负脉冲输入插座 限位孔 墨粉纸盘220v交流电 50 赫兹作用:记录一定时间内位移的仪器开关正负脉冲输入插座墨粉纸盘限位孔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仪器,用它进行实验之前应该事先熟悉他的使用方法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对照老师准备的说明卡了解他的结构。 2.按照说明把纸带装好。3.启动电源,用手水平地拉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4.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 如果数出n个点,这些点划分出来的间隔数是多少?由此计 算出纸带从第一个点到地n个点的运动时间。5.用刻度尺测量出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 在进行实际测量之前,自己设计一个表格,用来记录以上测量值。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打点计时器实验误差讨论及纸带的分析1.对纸带上的点迹说法正确的是?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C: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体积和大小。
D: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ABD)2.采取下列那些措施,有利于减少纸带因受摩擦而产生的误差?A:该用6v直流电源B;电源电压越低越好C:用平整的纸带,不用皱折的纸带D:纸带理顺摊平,不让它卷曲、歪斜(CD)3.打出的点迹不够清晰的原因可能是?A:电源电压偏低
B:永磁体磁性不足
C:振针位置过高
D:复写纸陈旧
E:振动片不在永磁体的中央
4.打出的是短线而不是点是什么原因?
原因:振针距离复写纸的太近,出现这种情况应该调整一下振针距离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些。(ABCDE).. . . . . . . . . . . . . . . . . . .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1 求平均速度三: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 2 3 4 5 62 求瞬时速度0 1 2 3 4 5 6 7 80.6
0.5
0.4
0.3
0.2
0.1
t/10-1sv/(m·s-1)四:用图象表示速度0 1 2 3 4 5 6 7 8 9t/sv/m9 8 7 6 5 4 3 2 1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0 1 2 3 4 5 6 7 8 9t/ss/m70 63 56 49 42 35 28 21 147课件15张PPT。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高中物理系列课件之一上虞城南中学物理组 2005/10复习0 1 2 3 4 5 t/s S/m
30
20
10ABCD(1)图中OA、AB、BC、CD各表示怎样的运动?
(2)第3s末的位置在哪里? 第4s内的位移路程多大?
(3)哪段时间内物体运动最快?一、速度 观察与比较问1:在百米赛跑中,如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1、同样的位移,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跑得快。刘翔夺冠视频2、同样的时间,比较通过的位移大小,位移大的跑得快。问2:如果两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都不一样,如何比较两物体运动快慢?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来比较两物体运动快慢。----------速度一、阅读课文P24 速度,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速度?2、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3、速度的符号、单位是什么?5、速度的方向如何?4、速度是矢量还是标量,其运算遵循什么定则?速度v等于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v=s/t速度是表示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符号v 单位:米每秒、( m/s 、 km/h )矢量 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速度的方向和运动的方向相同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图象中,图象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速度。t/ss-t图象中的速度 vA=kA
=100m/20s
=5m/s
vB=kB
=100m/10s
=10m/s1、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
⑴1cm/s=___________m/s
⑵36km/h=__________m/s
⑶15m/s=___________km/h练习巩固2、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2min的时间内从东往西移动了240m,其速度为多少?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叫做这段时间内(或这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各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不一样,这就是变速运动的特征,变速运动中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时间内才有意义。 二、平均速度:公式: (粗略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例:一辆汽车沿笔直的公路行驶,第1 s内通过5 m的距离,第2s内和第3 s内各通过20 m的距离,第4 s内又通过15 m?的距离.求汽车在最初两秒内的平均速度和这4 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得?m/s=12.5 m/s
m/s=15 m/s 练习巩固(1)瞬时速度和速率: (更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三、瞬时速度、瞬时速率(2)瞬时速度和速率的区别:
瞬时速度是矢量,是表示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速率是标量,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1.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哪个是瞬时速度??
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 m/s?
练习巩固2:下边是京九铁路北京西至深圳某一车次运行的时刻表,设火车在表中路段做直线运动,且在每一个车站都准点开出,准点到达.a.火车由北京西站开出直至到达霸州车站,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b.火车由霸州车站开出直至到达衡水车站,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c.在零时10分这一时刻,火车的瞬时速度是多大?3.一物体做同向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另一物体也做同向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v1+v2)/22v1v2/( v1+v2)4、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解: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于此人爬山往返一次,位移为零,平均速度等于=0;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于此人往返一次,路程为山脚到山顶距离的2倍,平均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