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课件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课件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21 16:0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雕版印刷术 隋唐时发明雕版印刷术。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雕刻版宝钞材料一 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 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
材料二 当时一个熟练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雕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一种书籍;成本高、利用率低。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朝代:(2)发明者:毕昇北宋胶泥
刻字烧制
字模排字
固版印刷
拆版3.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进北宋泥活字王祯转轮排字法元中期
铜制活字元 代木制活字 (毕昇的活字印刷)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既经济,又省时。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体会毕昇的创新“新”在哪里?4.活字印刷术传播及影响(1)传播: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人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人欧洲。二、指南针及火药的应用1.指南针(1)发展简况  司南是中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石指南特性制成的指南仪器。《韩非子·有度》云“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正)朝夕(指东西方向)”。王充在《论衡》中说:“司南之杓[sháo],投之于地,其柢[dǐ]指南。”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称为“罗盘”。 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技术。南宋时:广泛运用于航海技术。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藩志》(2)指南针的外传 宋代,阿拉伯人在世界上四处奔走,带走了中国的指南针和火药,传到了世界很多国家。
具体过程: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3)影响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大部分的梦想。”
——英国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2.火药(1)发展简况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
军事领域。(竹管突火枪)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
竹筒,发明了火铳为何在宋元得到广泛应用?炼丹引爆图(明代)
炼丹炉鼎炼丹炉(仿汉代)火药的发明跟道教有关(2)火药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人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还是我们! 影响:
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
加速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四大发明(漫画)1.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
2.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3.民族交融加强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提高;
4.对外交往发展;
5.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为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奠定基础。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三、发达的中外交通1.原因(或背景) (1)宋代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2)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2.陆路交通发展 (1)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驿站: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驿站
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
驿站制度是元朝政府的神经与血液网络,对维持统治具有重大的作用。材料研读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元代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
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鸡

驿2.陆路交通发展 (1)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驿站: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3)元代陆路交通范围更广: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3.海路交通发展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哪些发展?(1)使用指南针。
(2)初步掌握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3)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
(4)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4. 中外交通发达的影响(1)对外: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对内: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课堂总结宋元时期科技与中外交通科技中外交通活字印刷
指南针的应用
火药的应用海上:贸易频繁
陆上:驿站发达课堂练习1.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是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C.印刷术 D.火药A2.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是指( )
A.秦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D课堂练习3. 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火药 ②纸 ③活字印刷术 ④司南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c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瓦子”“瓦舍”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