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找空气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在不同地点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有一种能将袋子撑得鼓鼓的的东西。
2.通过做将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3.通过憋气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教学重点:
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食品保鲜袋4只、封口夹4只、水槽。
教师准备:食品保鲜袋1只、封口夹1只、装有空气封好口的塑料袋1只、口哨1只、水槽、瘪的气球和充满气的气球、教学课件、动画《生命离不开空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比较两只气球的不同
师:小朋友们看过气球吗?(看过)老师今天带了两个气球(展示充气和未充气的两只气球),从外形上看,它们俩有什么不一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生1:一个大一个小。
生2:一个圆一个不圆。
生3:一个鼓鼓的另一个瘪瘪的。
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对,这只气球是鼓鼓的。
二、让塑料袋鼓起来
1.师:老师今天还带了一只塑料袋(展示食品保鲜袋),想让这只塑料袋像这只气球一样鼓起来,小朋友们有什么办法吗?21教育网
生1:用嘴吹。
生2:用打气筒往里面打气。
生3:我把塑料袋一挥再一抓,就能把塑料袋弄得鼓起来。
师:(面向生3)你能上台把你的方法做给其他小朋友看看吗?
生3演示他的方法。
2.师:老师今天想给小朋友们介绍的方法就是这样的,老师再做一遍给你们看看。让塑料袋像气球那样鼓起来只要三步:第一步,抖(演示动作:抖);第二步,抓,用手快速抓住塑料袋袋口(演示动作:抓);第三步,夹,用封口夹把塑料袋口夹住(演示动作:夹)。这样,塑料袋就变得像气球那样鼓鼓的了。现在,请小朋友们先空着手和老师一起做一做动作:抖、抓、夹。(学生 跟着教师一起做动作)21cnjy.com
3.师:现在组长给小组的组员发塑料袋和封口夹,组长和副组长先拿出塑料袋、其他组员拿出封口夹。组长和副组长拿起塑料袋跟老师一起做:抖、抓,抓紧啦,现在组员用封口夹把塑料袋夹住,夹好后松手。现在已经把塑料袋变得鼓鼓的的小朋友把你的塑料袋举起来。(学生展示)真棒!现在组长和副组长把塑料袋放在桌上并拿出你们的封口夹,组员拿出塑料袋跟老师一起做:抖、抓,抓紧后让组长和副组长帮你们把塑料袋夹起来。完成的小朋友展示你们的塑料袋(学生展示),好的,把你们的塑料袋也放下来。小朋友们都会把塑料袋变得鼓鼓的了,现在所有小朋友把封口夹取下来,并把封口夹和塑料袋放进抽屉坐正。
4.师:刚才小朋友们已经能在自己的座位上让塑料袋鼓起来了,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让塑料袋鼓起来?
生1:操场上。
生2:马路上。
生3:家里。
生4:小区里。
生5:池塘边。
5.师:可惜我们在上课,不能现在去小朋友们说的这些地方。今天老师在教室里选了一些地方:桌肚里、桌框里、桌子上方、凳子旁边,在这些地方,用刚才同样的办法,你能不能让塑料袋也鼓起来呢?每个小朋友任选一个地方,试试看,当你完成的时候请立刻坐正,下面开始。21·cn·jy·com
6.学生在自己选择的地方让塑料袋鼓起来。
三、利用多种感官感受空气的存在
1.师:小朋友们现在仔细观察你们面前鼓鼓的塑料袋,你觉得塑料袋里有东西吗?
生1:没有。
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1:塑料袋里面空空的,看不见里面有东西。
师:还有小朋友有其他观点吗?
生2:我觉得里面有东西。
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2:我刚刚把塑料袋扎起来的时候摸了摸它,觉得它鼓鼓的,像是里面有东西一样。
师:还有哪些小朋友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3:我捏了捏,觉得里面是有东西的。
2.师:那塑料袋里面到底有没有东西呢?认为里面有东西的小朋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们摸到、听到或者看到吗?www.21-cn-jy.com
生:我可以捏一捏、按一按它,如果不能按到底就说明里面有东西。
【活动1】压一压、捏一捏
1.师:小朋友们轻轻地压一压、捏一捏,注意不可以太用力,过一会儿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感觉。现在开始。
2.学生捏一捏、压一压。
3.师:你有什么感觉?
生1:软软的。
生2:压下去它又会弹起来。
师:你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吗?(有)能一下子按到底吗?(不能)所以你觉得里面有东西吗?(有)好的,现在请所有小朋友把塑料袋收进抽屉,坐正。
【活动2】听一听
1.师:还有其他办法能知道里面有东西吗?能不能让我们听到里面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呢?
学生说自己想到的办法。
2.师:今天老师课前用同样的办法准备了一个鼓起来的塑料袋,还准备了一只哨子(展示哨子),我们把哨子装在塑料袋袋口,过会儿老师压一压塑料袋,所有小朋友竖起耳朵听,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教师装好哨子挤压塑料袋。
4.师:你听到了什么?(哨子响了)这下你觉得塑料袋里有东西了吗?(有)
【活动3】看一看
1.师:你还有其他办法能让我们看到里面的东西吗?
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
2.师:想看到里面的东西,我们需要借助另一样东西——水。过一会儿,组长和副组长共同完成这个实验,组员负责观察实验现象。组长把塑料袋袋口朝下,完全按到水里,副组长把封口夹打开,慢慢地挤压塑料袋,组长把手稍稍松开,组员看看袋口有什么发现。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小朋友们要特别小心,不要把水撒到桌子上,实验结束后立即把桌面收拾好坐正,完成得又好又快的小组加星。(介绍各组取水安排)下面各组组长取水,小组完成实验。21·世纪*教育网
3.学生分组完成实验。
4.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泡泡)你现在觉得塑料袋里有东西吗?(有)这个东西是什么呢?科学上给这个东西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空气”。(板书:空气)2·1·c·n·j·y
四、空气的重要性
1.师:空气对我们来说重要吗?(重要)它有多重要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小朋友们深呼吸一口气,然后迅速捂住口鼻,不偷偷呼吸,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立刻放开手正常呼吸坐正,当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小朋友们立即开始捂住口鼻,当老师说停的时候所有小朋友立刻坐正。www-2-1-cnjy-com
学生在教师带领下玩憋气游戏。
2.师:刚才的游戏中你有什么感觉?
生1:我觉得很难受。
生2:我觉得好闷,感觉自己快要不能呼吸了。
3.师:你们觉得我们能离开空气吗?(不能)那其他的小动物、花草树木能离开空气吗?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动画了解一下。
4.教师播放动画《生命离不开空气》。
5.师:从刚才的动画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花草树木、小猫小狗、还有我们人,都离不开空气。
生2:我们不能呆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生3:我们睡觉的时候不能把头闷在被子里。
生4:我们不能呆在狭小的空间里,不能呆在被锁的汽车里。
6.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用抖、抓塑料袋的方法在教室里找到了空气,还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发现塑料袋里有空气,还知道了生命离不开空气,了解了我们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后小朋友们可以拿着塑料袋在家里、去操场上、去树林里、去公园里找一找,再用今天课上的方法验证一下,看看这些地方有没有空气。
板书设计:
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