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找空气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7 找空气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5-21 15:3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找空气 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介:
《找空气》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空气》的第一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低年段要求。一年级学生虽然朦胧地知道空气的存在,但对于空气是一种物质,尤其是空气的基本特征还缺少明显的认识。本节课让学生从简单易行又生动有趣的“找空气”出发,带领学生充分感知空气的存在,并初步认识空气的特征,体会空气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感知我们的周围有空气,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让学生感知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有很多办法把它找出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憋气活动及观看视频,让学生理解了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变被动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二、设计理念: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有着好奇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活动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空气是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世间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空气。本课教学,我从游戏导入入手,精心设计找空气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来学习科学,发展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与上学期相比,有较好的课堂常规;一年级学生虽然朦胧地知道空气的存在,但对于空气是一种物质,尤其是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存在缺乏认识,学生也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面纱。而《找空气》这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其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空气形成科学的认识。用游戏导入,引导学生感知我们的周围有空气。小组合作找空气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充分地感知空气,建立丰富的表象。www.21-cn-jy.com
四、教学目标:
1、用多种方法“找出”空气,借助多种感官的参与,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
2、通过憋气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3、通过观看空气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重点:
学生生活在空气的包裹中而不自知。
重点: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六、教学难点:
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七、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纸张、塑料袋、气球、水槽、吸管、哨子、ppt、相关视频
学具准备:纸张、塑料袋、气球、水槽、吸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猜盒子里的礼品。
2.打开礼品盒,里面什么都没有。咦,老师明明装满了的,怎么不见了呢?
3.其实呀,老师已经把这个神奇的礼物送给咱们班每一个小朋友了。你们有办法找到它吗?跟着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找空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空气宝宝可调皮了,一会跑到卓兜里,一会跑到门后边,一会跑到门外,一会跑到操场。那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把它找出来吗?板书课题:找空气。
【设计意图】:用游戏导入,增强课堂的神秘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想要认识空气的强烈兴趣。
(二)实验探究
1.每组提供一个塑料袋、一个气球、一张纸、水槽、吸管,小组合作完成找空气的活动。
2.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你们小组的好办法呢?小组分享过的方法,其他小组就不在继续分享了。
3.老师觉得孩子们特别棒,老师想奖励下你们。给你们变个魔术。看看这是什么?老师不用嘴巴,就可以让我们的哨子发出声音。大家相信吗?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在装满空气的塑料袋口装一个小哨子,挤压袋子。21cnjy.com
4.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同学们用塑料袋、气球把它找出来,还通过这么多办法“看见”、“感觉到”空气。同学们太棒了,真的把空气找出来了,我们表扬一下自己吧!21·世纪*教育网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探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找空气,学生经历用耳朵听到、用眼睛看到“空气”的过程,让学生更加清晰和全面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此活动也让培养了一年级学生合作与分享的学习习惯,促进一年级学生愿意倾听、乐于分享、学生表达的能力。21*cnjy*com
(三)空气是生命之源
1. 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个视频,轻松一下吧。(运动员游泳的视频)
为什么游泳时要将头露出水面,大口换气呢?
那同学们能离得开空气吗?
2.我们一起做一个憋气30秒的游戏,等会儿告诉大家憋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全体起立,伸出右手捏住鼻子,注意要将你的嘴闭紧了,不能偷偷的用嘴呼吸哦!有不舒服的你就结束憋气坐下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憋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3.除了游泳和我们日常生活,还有哪些情况下可以让我们知道人是离不开空气的?【视频】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憋气活动及看视频,引导学生发现空气是生命之源,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四)保护空气,行动起来
1.春天到了,让孩子们说说在空气中闻到了什么样的气味. 2.想一想,去年冬天上学的时候,孩子们需要戴口罩上学,这是为什么呢?出示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雾霾天气的图片。2-1-c-n-j-y
3.面对空气被人恶意破坏,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人的生存离不开干净的空气,污染的空气将直接威胁到我们的身体健康,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出处:21教育名师】
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很多地方都找到了空气,又用各种方法感受到了空气,还知道了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空气。接下来的科学课中,我们一起继续研究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的空气,好不好?【来源:21cnj*y.co*m】
九、板书设计:
7、找空气
看不见
摸不着
十、作业设计:
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的内容。
十一:教学反思
《找空气》教学反思
1、得
《找空气》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起始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空气无处不在,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一年级学生虽然朦胧地知道空气的存在,但对于空气是一种物质,尤其是空气的基本特征还缺少明显的认识。本节课让学生从简单易行又生动有趣的“找空气”出发,带领学生充分感知空气的存在,并初步认识空气的特征,体会空气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感知我们的 周围有空气,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让学生感知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有很多办法把它找出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活动,利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并通过憋气活动、观察游泳运动员的视频,让学生体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人的生存离不开干净的空气,污染的空气将直接威胁到我们的身体健康,提供空气被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说说面对空气污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21教育网
2、失
(1)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低段学生自控力不强,有很强的好奇心,看到实验器材就想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活动前,教师没有事先引导,也没有提出实验要求,实验目的。导致整个活动环节没有纪律性、没有目的性。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找空气,并感知空气的存在,由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欠佳,这个活动没有达到实验的目的,活动是为教学目的所服务的,本节课本末倒置了。
(2)科学是严谨的
,以事实为依据,理性表达为基础。在本节课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参与实验,实验结束后,并没有形成全班的通识,没有带领学生分析活动的结果。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找到空气。对于感知空气的存在,并运用科学的语言表述,在21·cn·jy·com
实验中并未体现。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验过程中,学生是如何感知到空气的存在的呢?学生对活动结果缺乏理性的认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是有难度的。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做好示范者。学生们只享受了实验过程,并不会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实验的结果。科学课堂教学需要学生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这方面由于平时并未引起重视,对学生的训练不够,导致一学期后学生仍然没有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版权所有:21教育】
(3)由于之前的科学课上,没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所以学生拿到实验器材时出现失控的局面,学生没有小组意识,拿到实验器材后,只顾自己玩,没有分享的行为习惯。在老师宣布活动结束时,部分学生并未停下,这样使得小组分享环节,部分学生也听得不够仔细,一些学生甚至都已经游离在课堂之外,这样的课堂效果也是不尽人意的。
(4)教师的无言是上好科学课的最高境界。但由于自己的语言过多,导致 活动效果并未到达预期。
对此,今后我的科学课堂应该如何改进: (1)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规范化操作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实验安全,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正确引导,使实验操作规范化。教师的演示实验要规范,科学用语要准确。21*cnjy*com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
学生在观察和实验前,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先说,再做。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指导学观察和实验操作时,要多让学生用科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观察和实验操作的过程,通过有条理地说观察和实验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观察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
(3)实验操作的有序性
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我发现科学课堂上,只要做实验活动,学生就停不下来,整个活动无秩序,教学无效果,降低整个教学效率。www-2-1-cnjy-com
在教研员杨老师的调拨下,采用分组实验,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实验活动。八个人为一个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观察员、记录员、器材员,每月一轮换,组员们明确各自的职责,在小组实验里,大家不仅是要解决同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分工,合力解决问题。每节课根据小组的表现为各小组打分,一月评选一个优秀小组,一学期评选本学期的科学之星组。充分调动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这样实验会井然有序地开展。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先制定实验方案,再分发实验器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几乎每堂课都要做实验。如果将材料事先发给每个小组,如果一开始就将器材放在桌上,这对那些控制力差的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让他专心听讲就难了而且很可能会情不自禁地观察这些器材甚至去,更有甚者会弄坏器材。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先讲清楚实验目的,了解活动要求,再下发实验器材。这样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序性,也能实现实验活动和实验目的的双丰收。2·1·c·n·j·y
“科学”是一门严谨而又复杂的学科,它涉及面广,是生物、化学、物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