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第22课《词二首》教学设计
课题 22.《词二首人》 单元 5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体会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渔家傲》,进而欣赏诗歌意境,感悟词作主旨,感受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3.学习《满江红》这首词借典故抒情的方法,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重点 理解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月满西楼》这首词《月满西楼》抒发了词人----李清照,不忍离别的一腔情怀,那么《渔家傲》这首词表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呢?今天我们学习《词两首》。课题:《词两首》 引发学生想象空间,思维发散。 有由歌曲引发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初步让学生明白本课的基本学习要求,为下一个教学环节打下铺垫。
讲授新课 (一)学习《渔家傲》1.作者名片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诗文并美,尤长于词,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描写闺情相思,反应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明快妍丽。后期则更多地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其词语言自然清新、凝练新颖,有《漱玉词》传世。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但这首词却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它气势磅礴,音调铿锵,是李清照词中最别具一格的杰作。 2.创作背景: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这首词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3.欣赏朗读 。用“/”给诗歌划分节奏。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积累字词帆(fān ) 殷(yīn) 勤 嗟(jiē) 谩màn 5.理解词语的意思。(1)星河欲转千帆舞 星语: 银河(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帝所:天帝住的地方天语:天帝的话语。 殷勤:情意恳切的样子。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嗟:慨叹。谩有:空有 .风休住 休:不要6.这首词的内容是什么 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梦7.作者在梦中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8.概括上阕与下阕内容。上阙表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下阕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遭逢不幸,表达了作者向往光明世界,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二)精读感悟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词人用“接”“连”二字把低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用“转”和“舞”将人在风浪中乘船颠簸前行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了读者。 四个动词“接、连、转、舞”用的十分巧妙。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苦的天帝。3.李清照为什么在《渔家傲》词中写“梦魂归帝所”的幻想?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词人还借虚幻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其非凡才能和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因此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仙境,在这梦境中寻求出路。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路长”“日暮”写出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学诗谩有惊人句这一句含有哪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 5.怎样理解:“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词人决心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举,奔向飘渺的神山寻求幸福。 6.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所以,她的那种思想活动,并非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有现实意义的。不是由于消极: 从上文的意思来看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想的。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7.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词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①、大胆而又丰富的想象。词首的海天相接图,词尾的大鹏展翅图②、阔大而豪迈的气度。尽管自己孤苦无依、志不得伸,但仍未放弃理想,执着追求。③、用典、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大鹏句、三山句8.归纳中心:这首词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想象丰富。通过对瑰奇雄伟梦境的描述,抒写了词人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愤懑之情,充分地表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9.课后探究: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女词人,为什么能写出这样豪放的作品呢? 明确:封建社会中,女子生活于种种束缚之下,即使像李清照那样有高度修养和才华的女词人也不能摆脱这种命运,这首词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想象丰富。通过对瑰奇雄伟梦境的描述,抒写了词人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愤懑之情,充分地表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这无疑会使她感到烦闷和窒息。所以她隐隐约约从《临江仙》词,《夏日绝句》等诗中表达出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但这种愿望在她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有通过大胆的想象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自己的人生出路。然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能不安于社会给她安排的命运,大胆地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要求,需要非凡的勇气,确实是很难能可贵。(二)学习《满江红》1. 作者简介: 秋瑾: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2.创作背景: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3.欣赏课文朗读,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注意《满江红秋瑾》 中的典故: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②“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 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③“不因人热”, 因:依靠。汉时梁鸿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典故出自《东观汉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梁鸿传》:“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此处反用其语,有“处冷地而举热肠”(秋瑾《致琴文书》)之义。惟其如此。才有了她愤然东渡,献身革命事业的豪然壮举;才有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誓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撼人气概。④“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4.理解词语的意思。小住京华 京华:京城之美称。这里指北京为篱下黄花开遍 黄花:指菊花。秋容如试 试:擦试过一样洁净。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觅:寻觅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肝胆:指真诚的心。5.概括词的的内容。上片:回顾过往生活。下片:思虑未来前途。6.用下列句式说话:从词作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我是从……一句话体会到的。这句话……(按照“心情→句子→分析”的方式回答)喜悦激动:冲破牢笼,获得自由,悠然自得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投身革命,报效国家,豪情万丈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苦闷忧愁: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独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冲破牢笼,面对未来,担心不已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难觅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7.理解诗句(1)为篱下,黄花开遍。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写秋色,但主要是用来说明冲破家庭牢笼后兴奋而又愁苦的心理。把陶渊明和李清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深入浅出,是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展开,作者运用“列与烈”两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着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3)“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 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的牢笼,表达了作者冲破家庭的牢笼的喜悦心情。(4)“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中“娥眉”指什么?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不能做男儿的遗憾之情。8.体会词作感情。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的复杂心情。归纳主题本词通过生动流利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寄生无聊生活的厌倦,和对冲出封建束缚,为祖国的前途命运而奋斗的强烈向往,表达作者匡扶天下,救民水火的凌云壮志。小结: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而感人。 这首词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拓展阅读:岳飞的《满江红和》。 学生思考、探究等实践活动。 思考、感悟、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合作探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鼓励他们用多种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问题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此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课文语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团队意识。理解课文主旨,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实际,发挥语文知识的作用。
课堂练习 1.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C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2.《渔家傲》中“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化用的典故出自教材哪一篇文章?作者是谁? 学生回顾这节课的学习的成果。 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课堂小结 《渔家傲》作者通过运用大胆的想象、比喻、设问、用典等手法,描绘了辽阔、壮丽的海天相接图和大鹏展翅高飞图, 抒写了词人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愤懑之情,充分地表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峨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掌握课文的重点。
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把科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激励学生把兴趣进一步引向生活。
板书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词二首》 练习
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1)殷( )勤问我归何处(2)我报路长嗟( )日暮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嗟:________________ 谩有:______________
(2)风休住
休: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觅:_________________
(4)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肝胆: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性学习。
古代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我们既要读通读顺,也要探讨研究,了解古代社会风貌和古人的精神追求。21教育网
(1)文化知识我知道。
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中“人风”,这是唐朝为了避__________的讳。
②“社稷”指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后来人们用“社稷”来代表_____________。
③由阴阳方位知识可推知“衡阳”在衡山___________面。
(2)文化活动我宣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12月26日,振华中心小学的操场上,学生们正在齐声朗诵国学经典,稚嫩的声音在操场上空回荡。当天,由盐城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和市教委等单位倡导发起的“诵读经典诗文,做美德少年”活动在这里启动。当天的活动中,学生们通过配乐诗朗诵、诗文情景表演、情景对诗、小组说唱等新颖的形式朗诵了《满江红》《三字经》《虞美人》《明日歌》《弟子规》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华传统经典诗文,孩子们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和家长的阵阵掌声。
作为采访小记者,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①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小标题:(20字以内)
②如果你要采访宣传部的李部长,你这样问: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化基因我传承。
读于谦的《石灰吟》,说说你传承的“文化基因”。
石 灰 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备注:于谦,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至兵部尚书,是一位民族英雄,其诗作多忧国忧民和表达自己坚贞的情操。www.21-cn-jy.com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从第三句中的“梦‘字可以看出这首词描写梦境。开头两句描绘拂晓海上乘船的情景,景象:_____;感觉:________;气势: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2.第三句至第七句写诗人与天帝的问答。以此表现作者________。
3.最后三句回答天帝的问话:“_______”,交代______,借此表现诗人________。
4.李清照是_______派的代表作家,但这首词的风格却十分________。
5.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6.本词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
7.“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www-2-1-cnjy-com
8.“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9.近代学者粱启超评价这首词曰“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请作具体阐述。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2-1-c-n-j-y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出处:21教育名师】
1.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版权所有:21教育】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试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二)课外阅读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1cnjy.com
1.下列关于《声声慢》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词又题为“秋情”,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写的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个人遭遇与亡国之痛交织在一起的哀愁,情调哀伤凄苦。2·1·c·n·j·y
B. 首句七组叠字渲染愁苦之情。“寻寻觅觅”实写词人的动作行为,表现空虚怅惘的心态;“冷冷清清”是寻觅的结果;“凄凄惨惨戚戚”直接表白内心情感。
C.“梧桐”句描写黄昏细雨,梧桐叶落,更添愁思。“兼”和“细”细腻道出愁人的苦闷。“点点滴滴”活现细雨连绵,暗示愁苦的不可断绝。21*cnjy*com
D. 全词借景抒情,透过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等景象,表现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读之催人泪下。【来源:21cnj*y.co*m】
2.下列诗句与例句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参考答案
一、1.yīn jiē
2.(1) 嗟:慨叹。谩有:空有 .
(2)休:不要
(3) 觅:寻觅
(4)肝胆:指真诚的心
3.(1)①李世民
②国家 ③南
(2)示例:①市“诵读经典诗文,做美德少年”活动启动 ②李部长您好:请问开展此次活动有什么意义
(3)答题要点:从做人要不怕吃苦、经受得住磨炼、勇于奉献、襟怀坦荡、人格高尚等方面作答。
二、(一)(1)1.海天相接 船摇帆舞,星河欲转 磅礴豪迈
2.怀才不遇的感慨
3.殷勤问我归何处? 海上仙山是自己的归宿 追求自由光明的渴望
4.婉约 豪放
5.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词人还借虚幻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其非凡才能和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因此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仙境,在这梦境中寻求出路。
6.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下阕的“九万里风鹏正举”三句虚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弘。词作中对于开阔壮美的境界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表现出作者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 21·cn·jy·com
7.“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8.(1)比拟(拟人)。 由写梦引出(过渡到)下阕词人抒情 。
9.(3)此词充满了苏辛词豪放之气。 此词气度恢宏,格调雄奇,一扫《漱玉集》婉约风格。
(2)1.C 别号是鉴湖女侠
2.表达了作者对外国列强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
3.本句引用典故,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或本句引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抒发了词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词二首
苏教版 八年级下
导入新知
播放歌曲《月满西楼》
新知讲解
作者名片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诗文并美,尤长于词,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描写闺情相思,反应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明快妍丽。后期则更多地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其词语言自然清新、凝练新颖,有《漱玉词》传世。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但这首词却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它气势磅礴,音调铿锵,是李清照词中最别具一格的杰作。
李清照
新知讲解
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这首词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背景材料
新知讲解
欣赏课文朗读
用“/”给诗歌划分节奏。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新知讲解
积累字词
帆 殷 勤 嗟 谩
fān yīn jiē màn
新知讲解
理解下列词语
(1)星语欲转千帆舞
星语: 银河
(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帝所:天帝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殷勤:情意恳切的样子。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嗟:慨叹。谩有:空。
(4)风休住
休:不要
新知讲解
这首词的内容是什么 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梦
作者在梦中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
新知讲解
概括上阕与下阕内容。
上 阕
下 阕
表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遭逢不幸,表达了作者向往光明世界,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
新知讲解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词人用“接”“连”二字把低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用“转”和“舞”将人在风浪中乘船颠簸前行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了读者。
四个动词“接、连、转、舞”用的十分巧妙。
新知讲解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苦的天帝。
新知讲解
李清照为什么在《渔家傲》词中写“梦魂归帝所”的幻想?
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词人还借虚幻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其非凡才能和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因此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仙境,在这梦境中寻求出路。
新知讲解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路长”“日暮”写出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学诗谩有惊人句” 这一句含有哪两层意思。
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
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
新知讲解
怎样理解:“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表达了词人决心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举,奔向飘渺的神山寻求幸福。
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
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所以,她的那种思想活动,并非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有现实意义的。
新知讲解
不是由于消极:
从上文的意思来看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想的。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
新知讲解
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词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
(2)
(3)
大胆而又丰富的想象。词首的海天相接图,词尾的大鹏展翅图。
阔大而豪迈的气度。尽管自己孤苦无依、志不得伸,但仍未放弃理想,执着追求。
用典、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大鹏句、三山句。
新知讲解
归纳主题
这首词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想象丰富。通过对瑰奇雄伟梦境的描述,抒写了词人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愤懑之情,充分地表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拓展延伸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女词人,为什么能写出这样豪放的作品呢?
封建社会中,女子生活于种种束缚之下,即使像李清照那样有高度修养和才华的女词人也不能摆脱这种命运,这首词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想象丰富。通过对瑰奇雄伟梦境的描述,抒写了词人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愤懑之情,充分地表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这无疑会使她感到烦闷和窒息。所以她隐隐约约从《临江仙》词,《夏日绝句》等诗中表达出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但这种愿望在她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有通过大胆的想象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自己的人生出路。然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能不安于社会给她安排的命运,大胆地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要求,需要非凡的勇气,确实是很难能可贵。
新知讲解
作者名片
秋瑾: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新知讲解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写作背景
新知讲解
欣赏课文朗读
新知讲解
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注意《满江红秋瑾》 中的典故: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新知讲解
③“不因人热”, 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典故出自《东观汉记·梁鸿传》:“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此处反用其语,有“处冷地而举热肠”(秋瑾《致琴文书》)之义。惟其如此。才有了她愤然东渡,献身革命事业的豪然壮举;才有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誓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撼人气概。
④“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新知讲解
理解下列词语
小住京华
京华:京城之美称。这里指北京。
为篱下黄花开遍
黄花:指菊花。
秋容如试
试:擦试过一样洁净。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觅:寻觅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肝胆:指真诚的心。
新知讲解
概括上阕与下阕内容。
上 阕
下 阕
回顾过往生活。
思虑未来前途。
新知讲解
用下列句式说话:
从词作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我是从……一句话体会到的。这句话……
(按照“心情→句子→分析”的方式回答)
喜悦激动:冲破牢笼,获得自由,悠然自得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豪情万丈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新知讲解
苦闷忧愁: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独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冲破牢笼,面对未来,担心不已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难觅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新知讲解
理解诗句
(1)为篱下黄花开遍。
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写秋色,但主要是用来说明冲破家庭牢笼后兴奋而又愁苦的心理。把陶渊明和李清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新知讲解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四句深入浅出,是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展开,作者运用“列与烈”两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着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
新知讲解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 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的牢笼,表达了作者冲破家庭的牢笼的喜悦心情。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中“娥眉”指什么?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娥眉:女子的代称。不能做男儿的遗憾之情。
新知讲解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的复杂心情。
体会词中作者的感情。
新知讲解
归纳主题
本词通过生动流利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寄生无聊生活的厌倦,和对冲出封建束缚,为祖国的前途命运而奋斗的强烈向往,表达作者匡扶天下,救民水火的凌云壮志。
知识拓展
岳飞的《满江红》。
课堂练习
1.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C
课堂练习
2.《渔家傲》中“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化用的典故出自教材哪一篇文章?作者是谁?
《逍遥游》庄子
课堂小结
《渔家傲》作者通过运用大胆的想象、比喻、设问、用典等手法,描绘了辽阔、壮丽的海天相接图和大鹏展翅高飞图, 抒写了词人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愤懑之情,充分地表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课堂小结
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峨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
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板书设计
《渔家傲》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满江红》为祖国的前途命运而奋斗的强烈向往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