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这里面有空气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到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
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测和验证空瓶和其他一些物品中是否有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孔隙中有空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拓展活动,能够尝试用多种方法检测空桶中是否有空气,进一步感知空气的存在。
【教学重点】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
【教学难点】认识到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
【教学准备】水槽、矿泉水、粉笔、砖块、石块、海绵、弹珠、放大镜,材料盒
【教学过程】
一、引入空气
小朋友们先闭上嘴巴,用一只手捏住鼻子,感受一会儿。注意:如果觉得不舒服了赶紧将手放下。
生:感觉透不过气
师:堵住口鼻我们就无法呼吸了,能让我们呼吸的就是空气。在教室里随处都有空气,看看用塑料袋就可以装,但是看不见。21教育网
教师将装满空气的塑料袋放水里扎一个孔,能看到有气泡出来,说明塑料袋里有空气。
二、探究一:猜测和验证空瓶中是否有空气
活动一:敞口的空瓶里有空气吗?
学生进行猜测,并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在实验记录单1第一栏上填写,猜测有空气的打“√”,猜测没有空气的打“×”。21cnjy.com
师: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
生:压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学生实验并记录现象:有空气的打“√”,没有空气的打“×”。
你的猜想与实验验证的一致吗?
教师给出总结的句式:我发现了瓶口有气泡产生,这说明敞口的空瓶中有空气。
再把敞口的空瓶斜着压入水中试试。压入的快慢不同,现象也会不同。
活动二:盖上盖子的空瓶中有空气吗?
学生进行猜测,并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
师:用什么方法验证?
学生:压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学生实验并记录现象:有空气的打“√”,没有空气的打“×”。
注意:一定要在水中打开瓶盖。
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现象及结论“我发现……这说明……”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发现了什么?
生:原来不管矿泉水瓶盖上盖子还是没有盖上盖子,它们里面都有空气呀。
二、探究二:猜测和验证粉笔、石块等物品中是否有空气
师:那么这些物品中有空气吗?看看材料盒里有哪些物品?并分别猜测它们中有空气吗?
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下来,填写在记录单2上。
师: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它们中间有没有空气呢?
生:把它们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用放大镜观察表面是否有气泡。
(1)学生分组实验并分别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我发现……这说明……”。
(2)请同学们用水或者用放大镜观察粉笔和弹珠等物品表面是否有气泡。
三、想办法检测空桶里是否有空气
师:这个大空桶中有没有空气呢?
生:有
师: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生:把桶压入水中;用塑料袋装在空桶里兜一兜。
师:怎么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呢?回去好好找一找办法吧!
通过学习,我们在校园里、操场上、教室里找到了空气。我们还发现空瓶子里、物体的孔隙里面也有空气,真是太有意思啦!关于空气还有很多有趣的问题,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