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空气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玩气球的活动,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2. 通过把瓶子里的空气移到水杯里和用气球里的空气吹纸屑的活动,知道空气会流动。
3. 通过与水的类比,运用多种感官比较全面的描述空气的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空气在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的特点。
难点: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会流动。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相关视频、水槽、矿泉水瓶、杯子
学生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气球、气筒、纸屑。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水是什么样的及水的观察方法
1. 第四课《水是什么样的》大家还记得吗?说说水的特点。我们研究水的时候用什么来观察的?
【板书】眼睛,鼻子,舌头,皮肤
引导学生运用多感官观察空气
今天我们像研究水一样来研究空气是什么样子的。
【板书】空气是什么样的
2. 我们在观察水的时候把水放在杯子里进行观察。
我们现在要观察空气怎么办?哪里有空气?
学生根据前两节课学习已经知道,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所以观察空气很方便。
(二)利用感官观察空气的常见特点
1. 我们可以像观察水那样用这些感官去观察空气有哪些特点吗?
学生汇报。
观察时可以运用类比来进行。
【板书】
眼睛 没有颜色、透明
鼻子 没有气味
舌头 没有味道
皮肤 ?
2. 我们当时用皮肤感受到水的什么特点?
空气有这个特点吗?我们怎么研究?
水的流动性可以较好的用皮肤感知,但空气的靠皮肤感知学生感触不深。从而引入到利用其它物质使现象更明显。21教育网
(三)认识空气会流动
1. 同学们看看这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松开气球口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什么?
2.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起做一做。
用气筒打气球,用手捏住气球口,轻轻松开气球口,
对着托盘内的纸屑,观察实验现象。
请1号同学上来领取实验器材,认真做,仔细观察。
实验结束请1号同学将实验器材归还。
学生活动,汇报。
松开气球口,你看到了什么?
谁把纸屑吹走了?
哪里的空气把纸屑吹走了?
气球里的空气跑出来了,把纸屑吹走了。
我们借助纸屑看到气球里的的气跑出来了。
证明了空气在流动。
【板书】流动性
3. 出示瓶子和杯子。
(教师演示)怎么把瓶子里的空气移到杯子里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呢?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
①把瓶子口对准杯子,直接倒。
教师现场演示做动作,大家说说能看到空气从瓶子移到杯子里吗?
②把瓶子放到杯子里。
瓶子放在杯子里了,瓶子里的空气还是在瓶子里,没有移动。
③引导学生思考把杯子和瓶子放入水中。
按照学生想法做一做,让学生观察到瓶子里的空气移到了杯子里。
④学生如果实在想不出来
这个同学在做什么?对大家有没有启发?说说大家的想法······
4.请一位同学上来和老师一同合作完成。杯子里装满了水。瓶子的口冒出了泡泡。这个气泡就是瓶子里的空气,跑到了杯子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小结:空气虽然看不到,摸不着,可我们借助纸屑和水,能够证明空气具有流动性。
(四)认识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1. 对照水的特点,你觉得空气可能还有什么特点?
没有固定形状。
怎么证明?刚刚我们探究空气流动性用什么装的空气呀?
2.谁能帮我把空气装到气球里?
(请学生上来打气球)
3.气球鼓起来了,这个气球像什么,气球里的空气是什么形状?像什么?
学生回答。
我们可以这样把气球中空气的形状画下来。
4.请同学们给四种不同的气球打气,观察气球像什么,气球里的空气是什么形状的?画一画。
学生活动,汇报。
5.【展示】好奇怪,空气怎么有这么多不同的形状? 6.原来空气的形状是会变的。
空气有固定的形状吗?
【板书】没有固定形状
(五)出示课题,小结。
1. 通过今天的学习,空气是什么样的?同桌位互相说一说。
2. 我们用了相同的方法来观察水和空气。水和空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学生汇报。
3. 小结:我们已经用这些方法学习观察了石头、沙子和黏土、水、空气。今后同学们继续用这些方法观察其他的物质,相信你们一定会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