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学案(一)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翻译重点词句,通译全文。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游记线索。
【教学重难点】
翻译重点词语(实词、虚词)和句子(特殊句式、重点句子),
通译全文。
【新知预习】
1.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字________,______代著名的______家,“__________”之一。21·cn·jy·com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如鸣佩环( ) 佁然不动( ) 俶尔远逝( )
参差披拂( ) 往来翕忽( ) 斗折蛇行( )
悄怆幽邃( ) 犬牙差互( ) 寂寥无人( )
3. 试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4.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凛 liè( ) 翠 màn( ) 连 zhuì( ) 清 chè( )
【课堂探究】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隔篁竹 ( ) 水尤清洌 ( ) 隶而从者 ( )
佁然不动( ) 俶尔远逝 ( ) 往来翕忽 ( )
日光下澈( ) 不可久居 ( ) 乃记之而去( )
斗折蛇行( ) 伐竹取道 ( ) 悄怆幽邃 ( )
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所指代的内容。
(1)其岸势犬牙差互(??? )? (2)不可知其源(??? )
(3)以其境过清 (??? )? (4)乃记之而去(??? )
7.翻译下列句子。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8.朗读课文,概括每一段的意思,并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拓展延伸】
9.为了发展旅游事业,永州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自我评价】
自评:☆ ☆ ☆ ☆ ☆
师评:☆ ☆ ☆ ☆ ☆
参考答案:
【新知预习】
1.柳河东集 柳宗元 子厚 唐 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
2.pèi huán yǐ chù cēn cī xī dǒu chuàng suì cī liáo
3.(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4.冽 蔓 缀 澈
【课堂探究】
5.竹林 格外 跟随 呆呆的样子 忽然 轻快敏捷的样子 穿过,透 停留 离开 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砍 忧伤的样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1)那,溪岸的 (2)它的,溪水的 (3)这里的,小石潭周围 (4)小石潭的景物
7.(1)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2)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
(3)鱼儿呆呆地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8.各段内容:小小的石潭,青翠的树蔓;清澈的潭水,快乐的游鱼;蜿蜒的小溪,参差的石岸;凄清的景色,孤寂的感受;同游的人物,跟随的小生。21教育网
写作思路:发现小潭及其概貌——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拓展延伸】
9.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21cnjy.com
《小石潭记》达标检测(一)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心乐之( ?) (2)下见小潭( ?)
(3)影布石上( ?) (4)日光下澈( )
(5)犬牙差互( ?) (6)凄神寒骨(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小石潭记》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得?文章中突出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对……感到高兴(2)向下走 ?(3)映 ?(4)透过 ?(5)相互交错 ?(6)使……感到凄凉21教育网
2.(1)(潭边长满了)青翠的树木藤蔓,(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只见)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4)鱼儿呆呆地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3.(1)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2)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然后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再寻到小潭。
《小石潭记》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文章,翻译重点词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2、推敲、品味文中关键词句,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学习抓住典型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鼓励学生正视逆境,笑对挫折。
教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熟读诗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翻译重点词语(实词/虚词)和句子(特殊句式/重点句子),带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www.21-cn-jy.com
第二课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推敲、品味文中关键词句,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概括小石潭的特点;理解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21cnjy.com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翻译重点词句,通译全文。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游记线索。
教学重难点:
翻译重点词语(实词、虚词)和句子(特殊句式、重点句子),
通译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与奇妙的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会使我们放松心情,排遣掉心中的郁闷,流连其中,乐而忘返,林语堂有云: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踏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足迹,浏览小石潭,赏美景,品柳宗元在山水间寄寓的情感!(板书,课题)
二、投放目标,明确任务
(大屏幕投放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反复诵读诗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翻译重点词句,通译全文。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游记线索。
三、了解作者,知人读文
1.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永州八记》等留存。2·1·c·n·j·y
2.背景资料。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到永州任司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在永州期间常以游览山水自娱,到处搜奇觅胜,先后经他发现的胜景很多,并一一作文记载,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人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正是《永州八记》中最负盛名的一篇。【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1.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给下列下列加点字注音。
如鸣佩环( pèi huán) 佁然不动( yǐ ) 俶尔远逝(chù )
参差披拂(cēn cī) 往来翕忽(xī) 斗折蛇行(dǒu )
悄怆幽邃(chuàng suì) 犬牙差互( cī) 寂寥无人(liáo)
3.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清 liè(冽) 翠 màn(蔓) 连 zhuì(缀) 清 chè( 澈 )
四、朗读理解,整体感知
1.听范读 :划分节奏,尝试跟读。
请同学们认真听读课文,并试着跟读,注意节奏和语气的变化。(电脑播放朗读音频)
2.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请同学们根据听读时划分的节奏,仿照范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PPT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
明确: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指生读:生生互评,指导朗读。
请同学们推荐一名同学读,学生互评,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
4.通译读:参照注释,疏通文意。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边读边结合注释和手中资料,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句的意义和用法,并标注疑难,提交课堂,共同解决。21教育网
(1)学生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质疑问难。
(3)检查学生词句掌握情况(大屏幕显示)
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语:
隔篁竹( 竹林 )
水尤清洌( 格外 )
隶而从者 ( 跟随 )
佁然不动( 呆呆的样子)
俶尔远逝 (忽然 )
往来翕忽 ( 轻快敏捷的样子 )
日光下澈( 穿过,透 )
不可久居 ( 停留)
乃记之而去 (离开)
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伐竹取道 (砍)
悄怆幽邃 ( 忧伤的样子 )
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4)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理解读:概括内容,理清顺序。
刚才听你们的译读,老师感觉每一位同学都读得很好。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集体活动。就是我们齐读课文,每读一段就停顿一下,这个时候一定要有一个人来把这一段的意思概括一下,然后继续再往下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学生分段齐读课文,并概括每一段的意思。
教师点拨:老师每一段都用十个字概括(大屏幕显示):
小小的石潭,青翠的树蔓
清澈的潭水,快乐的游鱼
蜿蜒的小溪,参差的石岸
凄清的景色,孤寂的感受
同游的人物,跟随的小生
(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概括的内容思考:(PPT出示问题:课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21·cn·jy·com
小组交流后明确:发现小潭及其概貌——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达标测试(一)完成
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发现石潭——总览概貌——细观近景——远望潭源——潭边气氛
课件12张PPT。小石潭记 ——柳宗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山水是地上的文章,
文章是纸上的山水。
——林语堂
1.反复诵读诗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翻译重点词句,通译全文。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游记线索。明确目标 有的放矢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永州八记》等留存。了解作者 知人读文
pèi huán yǐ chù
cēn cī xī dǒu
chuàng suì cī liáo
冽 蔓 缀 澈
1.下列加点字注音:
如鸣佩环( ) 佁然不动( ) 俶尔远逝( )
参差披拂( ) 往来翕忽( ) 斗折蛇行( )
悄怆幽邃( ) 犬牙差互( )寂寥无人( )
2.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清 liè( ) 翠 màn( ) 连 zhuì( ) 清 chè( )
检查预习 夯实基础要求:
请同学们认真听读课文,并试着跟读,注意节奏和语气的变化。听范读:划分节奏 尝试跟读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自由读 :读准字音 读出停顿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小组合作:
再读课文,边读边结合注释和手中资料,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句的意义和用法,并标注疑难,提交课堂,共同解决。 通译读:参照注释,疏通文意(1)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2)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3)清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差 参差披拂
其岸势犬牙差互
(5)以 以其境过清
卷石底以出
(6)乐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大约可以,能够由,自跟随清澈凄清, 冷清形容词,长短不一动词, 交错因为表修饰,“以”前面的成分常是
后面动词的状语,可以不译以……为乐嬉戏翻译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4)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 游者相乐。合作交流:
作者观察到了哪些景物?又按照了怎样的顺序来写这些景物? 理解读:概括内容 理清顺序
作者描写了小石潭的石、水、青树翠蔓、游鱼、小溪、四周环境等等
按空间顺序来写,也是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写的
发现小潭 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
谢 谢!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