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最后一次讲演》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品味演讲者的语言,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2. 了解句式变化、人称变换、修辞使用等技巧在演讲语言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即兴讲演的特点,初步掌握演讲语言中表达情意的技巧。
【学习重点 】
品味演讲者的语言,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学习难点】
了解句式变化、人称变换、修辞使用等技巧在演讲语言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即兴讲演的特点,初步掌握演讲语言中表达情意的技巧。 www.21-cn-jy.com
【课堂探究】
1.《最后一次讲演》的语言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请大声朗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强烈情感的语句,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2-1-c-n-j-y
2. 这是一篇即兴演讲,是一种不凭借文稿来表情达意的口语交际活动。请同学们用恰当的语句概括这篇讲演词的特色。 2·1·c·n·j·y
3. 请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作者在演讲时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拓展延伸】
4. 以下活动任选其一,小组内探究后展示。
(1)如果你是在会场聆听演讲的一员,请用根据本文内容用语言描绘闻一多先生那嫉恶如仇、大义凛然的高大形象。21cnjy.com
(2)如果你来演讲本文,将如何用动作或面部表情辅助演讲突出闻一多先生那嫉恶如仇、大义凛然的高大形象?21·世纪*教育网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 ☆ ☆
参考答案:
【课堂探究】
1.句式变换:(1)“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
设问句表达效果: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表达了闻一多愤怒痛斥反动派的强烈情感。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反问句表达效果:当面责问特务,强烈谴责了反动派的残暴,表达了作者的愤慨。
(3)“无耻啊!无耻啊!”
感叹句表达效果: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战斗力。
(4)“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反问句表达效果: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的力量更强烈。
(5)“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这些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 感叹句表达效果:对英烈和人民力量的赞颂。21教育网
人称变化:①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你们”,显示出讲演者的毫无畏惧;②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他们邪恶的用心时,用“他们”,流露出讲演者极端的愤怒感情和轻蔑情绪;③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讲演者与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21·cn·jy·com
2. 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3.对比手法。讲演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对比鲜明的角度.故意拉大两者的距离,并赋予他们不同的感彩,从而达到极佳的表达效果。如在第二自然段中,“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把反动派与李公朴先生置于对比的立场,以反动派的“无耻”衬托李先生的“光荣’’,又以李先生的“光荣”反衬反动派的“无耻”,两者互为作用。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出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以及对李先生的赞扬,充分表达出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心理的剖析。通过对心理的剖析,往往可以知道某些行为举止的真实意图。对敌人心理的抨击,往往也是最直接、最有杀伤力、最易致敌人于万劫不复的境地的战术。闻一多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点。如在第四段中:“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其实也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害怕,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恐怖啊!”暗杀李先生的根本原因是“他们自己在恐怖”,这一心理剖析,一针见血地戳穿敌人的虚弱本质,向大家证明敌人不过是只“纸老虎”,给敌人以压力,给人民以动力。www-2-1-cnjy-com
举例引证。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理,可以让反动派的谎言不攻自破,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本列举了“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朴先生被害惨案,赞扬昆明青年和李先生的伟大献身精神的同时,揭露反动派反革命、反人民、摘谋杀的险恶用心。列举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例子,证明了反动派必败、人民必胜的真理。作者多次举例引证来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21*cnjy*com
语言表现手法丰富(1) 运用近义词、反义词使感彩强烈。如第1自然段中用“打”“杀”“暗杀”等近义词,揭露了敌人的暴行,使语言富于变化,表达了演讲者对特务暴行的憎恨;第2自然段用“无耻”和“光荣”这对反义词,词义上的鲜明对比,增强了语言的感彩,表达了演讲者分明的憎爱感情。(2) 运用感叹句、反问句、递进句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如第4自然段“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连用反问句和感叹句,指出了特务们可耻的下场,表达了强烈的憎恨;又如第1自然段“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用递进复句,步步紧逼,增强了揭露敌人邪恶的语言力量。(3)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使感彩强烈。如第2自然段“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既用反复的修辞方法揭露敌人的无耻,又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李公朴先生为进步事业而死的光荣;第5自然段“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用“一个”和“千百万”作对比,突出人民的力量,对未来充满信心。(4)运用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达感彩。如第1自然段“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第2自然段“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5)口语化交流。运用口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充分发挥语言抑扬顿挫的特点,可以用平实、简洁、通俗的语句收到斩钉截铁的效果,使人感到印象鲜明深刻。【来源:21cnj*y.co*m】
4. 进入历史情境,想象闻一多当时讲演的情景,台下有特务, 混在听众里面,他在面对面地痛斥敌人。可以采取这样的设计方案:为演讲设计肢体动作,如捶桌子。有助于进入课文情境、历史情境。例如“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 他们的心是怎样长——(同时猛捶桌子)的!” 【出处:21教育名师】
3《最后一次讲演》当堂达标题
第二课时
一、按要求品析下列语句。
1.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并简析其作用。)?
2.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并简析其作用。)?
3.“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用了哪种句式?有什么作用? )
4.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了吗?”(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21cnjy.com
?
二、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A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你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21·cn·jy·com
1.文中“你们”指的是 ,“我们”指的是 。
2.“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的含义是什么?
3.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问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4.“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将此句改为陈述句,并说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二)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②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③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④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⑤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的光荣www.21-cn-jy.com
1. 上文第一段演讲词哪一句话体现作者的观点:(????? )
A. ①???? B. ④ ????C. ⑤
2.“无耻”“光荣”“集团”“诬蔑”这些词的感彩是:(????? )
A. 褒义词?? 贬义词?? 中性?? 贬义词
B. 中性?? 褒义词? 贬义词?? 贬义词
C. 贬义词?? 褒义词?? 中性?? 贬义词
3. 上文中“你”指代(?? ?),“他们”指代(? ????)。末句的“两桩事”指的是⑴(????? ???? )⑵(? ??????? )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 ☆ ☆
参考答案:
一、1.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加重语气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2.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加强讽刺语气,强调敌人的可耻下场。3.用了感叹语式。表达了强烈的憎恨之情。4.用了双重否定句式和反问句式。强调国民党必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强调敌人的可耻下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一)1.国民党反动派及帮凶 演讲者和广大人民
2.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斗争,表达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蔑视。
3.A.设问句,B。反问句。爱憎分明,充满激情,富于号召力和感染力。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更有力量。
4.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 改为陈述句后语气不如反问句语气坚决。
(二)1. C??2. C?3. 特务? 遭受屠杀的昆明青年学生?? 李公朴被暗杀?? “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反对内战被屠杀21教育网
13 最后一次讲演
教学目标:
1. 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 揣摩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有感情模拟演讲。
3. 品味演讲者的语言,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4.了解句式变化、人称变换、修辞使用等技巧在演讲语言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即兴讲演的特点,初步掌握演讲语言中表达情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句式变化、人称变换、修辞使用等技巧在演讲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掌握演讲语言中表达情意的技巧。 21cnjy.com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品味演讲者的语言,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2. 了解句式变化、人称变换、修辞使用等技巧在演讲语言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即兴讲演的特点,初步掌握演讲语言中表达情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品味演讲者的语言,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句式变化、人称变换、修辞使用等技巧在演讲语言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即兴讲演的特点,初步掌握演讲语言中表达情意的技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最后一次讲演》对于闻一多来说是“最后一次”讲演,对于千千万万爱国者来说,却是无数次讲演。因为,人们早已把这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鲜血写就的文字,深深的刻入心底。作者用了哪些技巧传达出自己的爱憎情感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一下。2·1·c·n·j·y
(一)明确目标
1. 品味演讲者的语言,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2. 了解句式变化、人称变换、修辞使用等技巧在演讲语言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即兴讲演的特点,初步掌握演讲语言中表达情意的技巧。
二、品味语言,体会语言特点
(一)《最后一次讲演》的语言为什么具有如此强烈的表达效果?请找出最能体现强烈情感的语句,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交流点拨】
1.句式变换:(1)“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
设问句表达效果: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表达了闻一多愤怒痛斥反动派的强烈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2)“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反问句表达效果:当面责问特务,强烈谴责了反动派的残暴,表达了作者的愤慨。
(3)“无耻啊!无耻啊!”
感叹句表达效果: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战斗力。
(4)“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反问句表达效果: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的力量更强烈。
(5)“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这些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 www.21-cn-jy.com
感叹句表达效果:对英烈和人民力量的赞颂。
2.人称变化:①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你们”,显示出讲演者的毫无畏惧;②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他们邪恶的用心时,用“他们”,流露出讲演者极端的愤怒感情和轻蔑情绪;③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讲演者与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www-2-1-cnjy-com
小结:感叹句在文中用得最多,共运用了40多个感叹号,语言爱憎分明,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战斗力。设问句、反问句在文中也多次出现,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设问句比陈述句情感强烈,表达了闻一多愤怒痛斥反动派的情感。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的力量更强烈。2-1-c-n-j-y
三、鉴赏文本,学习技巧
这是一篇即兴演讲,是一种不凭借文稿来表情达意的口语交际活动。演讲者事先并没有做任何准备,而是随想随说,有感而发。请同学们说说这篇讲演词有什么特色?请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交流点拨】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1.对比手法。讲演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对比鲜明的角度.故意拉大两者的距离,并赋予他们不同的感彩,从而达到极佳的表达效果。如在第二自然段中,“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把反动派与李公朴先生置于对比的立场,以反动派的“无耻”衬托李先生的“光荣’’,又以李先生的“光荣”反衬反动派的“无耻”,两者互为作用。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出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以及对李先生的赞扬,充分表达出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21教育网
2.心理的剖析。通过对心理的剖析,往往可以知道某些行为举止的真实意图。对敌人心理的抨击,往往也是最直接、最有杀伤力、最易致敌人于万劫不复的境地的战术。闻一多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点。如在第四段中:“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其实也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害怕,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恐怖啊!”暗杀李先生的根本原因是“他们自己在恐怖”,这一心理剖析,一针见血地戳穿敌人的虚弱本质,向大家证明敌人不过是只“纸老虎”,给敌人以压力,给人民以动力。21*cnjy*com
3.举例引证。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理,可以让反动派的谎言不攻自破,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本列举了“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朴先生被害惨案,赞扬昆明青年和李先生的伟大献身精神的同时,揭露反动派反革命、反人民、摘谋杀的险恶用心。列举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例子,证明了反动派必败、人民必胜的真理。作者多次举例引证来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 语言表现手法丰富(1) 运用近义词、反义词使感彩强烈。如第1自然段中用“打”“杀”“暗杀”等近义词,揭露了敌人的暴行,使语言富于变化,表达了演讲者对特务暴行的憎恨;第2自然段用“无耻”和“光荣”这对反义词,词义上的鲜明对比,增强了语言的感彩,表达了演讲者分明的憎爱感情。(2) 运用感叹句、反问句、递进句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如第4自然段“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连用反问句和感叹句,指出了特务们可耻的下场,表达了强烈的憎恨;又如第1自然段“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用递进复句,步步紧逼,增强了揭露敌人邪恶的语言力量。(3)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使感彩强烈。如第2自然段“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既用反复的修辞方法揭露敌人的无耻,又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李公朴先生为进步事业而死的光荣;第5自然段“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用“一个”和“千百万”作对比,突出人民的力量,对未来充满信心。(4)运用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达感彩。如第1自然段“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第2自然段“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5)口语化交流。运用口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充分发挥语言抑扬顿挫的特点,可以用平实、简洁、通俗的语句收到斩钉截铁的效果,使人感到印象鲜明深刻。【来源:21cnj*y.co*m】
三、拓展延伸,另辟蹊径
以下活动任选其一,小组内探究后展示。
1.如果你是在会场聆听演讲的一员,请用根据本文内容用语言描绘闻一多先生那嫉恶如仇、大义凛然的高大形象。21·cn·jy·com
2.如果你来演讲本文,将如何用动作或面部表情辅助演讲突出闻一多先生那嫉恶如仇、大义凛然的高大形象?
【交流点拨】进入历史情境,想象闻一多当时讲演的情景,台下有特务, 混在听众里面,他在面对面地痛斥敌人。可以采取这样的设计方案:为演讲设计肢体动作,如捶桌子。有助于进入课文情境、历史情境。例如“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 他们的心是怎样长——(同时猛捶桌子)的!” 【出处:21教育名师】
课堂小结:这篇演讲词运用了40多个感叹号,把讲演者的思想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展示给了听众,使情感越来越分明、越来越强烈。设问、反问、反复、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也是这篇演讲词的一大特点。这些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听众的思想与讲演者的思想感情始终处在激荡、交融,再激荡、再交融的过程中,从而不断地涌动和撞击,达到强烈的共鸣。【版权所有:21教育】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中的习题。
2.背诵全文,模拟演讲全篇。
板书设计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句式变化
修辞使用
爱 人称变换 憎
举例引证
对比手法
口语化交流
教后反思:
课件17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学习目标
1. 品味演讲者的语言,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2. 了解句式变化、人称变换、修辞使用等技巧在演讲语言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即兴讲演的特点,初步掌握演讲语言中表达情意的技巧。 品味语言,体会语言特点
请以找出最能体现强烈情感的语句,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
(1)“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
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表达了闻一多愤怒痛斥反动派的强烈情感。
(2)“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反问句:当面责问特务,强烈谴责了反动派的残暴,表达了作者的愤慨。
(3)“无耻啊!无耻啊!”
感叹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战斗力。
句式变换 (4)“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反问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的力量更强烈。
(5)“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这些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
感叹句:对英烈和人民力量的赞颂。
毫无畏惧敌人 :“你”“你们”对敌人极端的愤怒感情和轻蔑情绪 “他们”人称变化鼓舞人们团结斗争,表现出讲演者与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听众:“我们”鉴赏文本,学习技巧 这是一篇即兴演讲,是一种不凭借文稿来表情达意的口语交际活动。演讲者事先并没有做任何准备,而是随想随说,有感而发。请同学们结合刚才对语言的感悟回读文本,说说这篇讲演词有什么特色?
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鉴赏文本,学习技巧 请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增强感染力的呢?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
强烈的对比
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
对李先生的赞扬
对比手法“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其实也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害怕,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恐怖啊!”
一针见血地戳穿敌人的虚弱本质,向大家证明敌人不过是只“纸老虎”,给敌人以压力,给人民以动力。
心理的剖析
“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朴先生被害惨案
赞扬昆明青年和李先生的伟大献身精神,揭露反动派反革命、反人民、摘谋杀的险恶用心。
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例子
证明了反动派必败、人民必胜的真理。举例引证用事实说理,让反动派的谎言不攻自破,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1)运用近义词、反义词使感彩强烈。
近义词:“打”“杀”“暗杀”,揭露了敌人的暴行,使语言富于变化,表达了演讲者对特务暴行的憎恨。
反义词:“无耻”和“光荣”,词义上的鲜明对比,增强了语言的感彩,表达了演讲者分明的憎爱感情。
语言表现手法丰富(2)运用感叹句、反问句、递进句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问句和感叹句:“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指出了特务们可耻的下场,表达了强烈的憎恨。递进复句:“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步步紧逼,增强了揭露敌人邪恶的语言力量。(3)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使感彩强烈。
反复、对比:“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揭露敌人的无耻,突出李公朴先生为进步事业而死的光荣;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用“一个”和“千百万”作对比,突出人民的力量,对未来充满信心。
语言表现手法丰富(4)运用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达感彩。
“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
(5)口语化交流。
用平实、简洁、通俗的语句收到斩钉截铁的效果,使人感到印象鲜明深刻。
拓展延伸,另辟蹊径
以下活动任选其一,小组内探究后展示。
1.如果你是在会场聆听演讲的一员,请用根据本文内容用语言描绘闻一多先生那嫉恶如仇、大义凛然的高大形象。
2.如果你来演讲本文,将如何用动作或面部表情辅助演讲突出闻一多先生那嫉恶如仇、大义凛然的高大形象?1.完成学案中的习题。
2. 背诵全文,模拟演讲全篇。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