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分析文章层次,把握文章内容。
2.品析语言,感受《庄子》散文中想象雄奇瑰丽的特色。
3.体会《庄子》善用寓言说理的行文风格,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分析文章层次,把握文章内容。
2.品析语言,感受《庄子》散文中想象雄奇瑰丽的特色。
学习难点
体会《庄子》善用寓言说理的行文风格,把握文章主旨。
【课堂探究】
一、课前预习 夯实基础
(一)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北冥( ) 鲲鹏( ) 抟( ) 迁徙( ) 齐谐( ) 正色邪( )21教育网
(二)文学常识
2.走近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的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人们评价《庄子》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解题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__________;“逍遥游”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划出下列句子节奏。
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重点字词
怒而飞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通假字
北冥有鱼
其正色邪
(3)词类活用
志怪者也。
水击三千里
南冥者,天池也
(4)翻译重点句子。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③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④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三)理清文章结构,概述课文内容。
再读课文,试着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文章结构:
第1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品味语言,总结写法。
(一)品味语言
1.结合文章内容,赏析下列句子。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2)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将徙于南冥。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二)总结写法
1.试结合文章内容,总结本文写法。
四、课堂小结,感情升华
1.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优化训练】
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莫之夭阏者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野马也,尘埃也
【拓展提高】
2.《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像丰富,气势壮阔,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你知道有哪些成语出自《庄子》,试着写出一条,并写出它的意思。21cnjy.com
【自我评价】
自评:☆ ☆ ☆ ☆ ☆
师评:☆ ☆ ☆ ☆ ☆
参考答案
【课堂探究】
一、(一)1. míng kūn tuán xǐ xié yé
(二)1.思想家 道家 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21·cn·jy·com
2.优游自得的样子 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二、(一)
(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二)
(1)重点字词
怒而飞 振奋,指用力鼓动翅膀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盘旋飞翔
去以六月息者也。 离开;大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深蓝色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尽头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这样;罢了
(2)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通“溟” 海
其正色邪 “邪”通“耶” 语气词 呢、吗
(3)词类活用
志怪者也。 形作名,怪异的事情
水击三千里, 名作形,在水面上
南冥者,天池也。 名作形,天然的
(4)
①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②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
③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在水面抨击翅膀,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www.21-cn-jy.com
④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太遥远而没有办法看到天的尽头呢?
(三)
1.文章结构:第1层:描述鲲鹏形象,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气势壮美。
第2层:鹏鸟南飞有所待,以“野马”“尘埃”作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2.主要内容:作者主要向我们描述了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的形象,以及大鹏南迁徙到南海要“去以六月息者”,它也有所待,有局限。2·1·c·n·j·y
三、(一)
1.(1)指出了鲲鹏所居之地为“北冥”, 即北海,旷远而神秘的地方让鹏鸟也带上了神秘的色彩。
(2)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展示了鲲鹏磅礴壮观的形象特点,想象奇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此句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21·世纪*教育网
(二)
1(1)借用寓言说理:文章借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恃”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如文中的鲲、鹏等。www-2-1-cnjy-com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天空,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3)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五、1.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优化训练】
1.C
【拓展提高】
2.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微小;今多比喻想做一件事而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北冥有鱼》
当堂达标测试
一、阅读《〈庄子〉一则》一文,完成1~4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志怪者也 ( )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
(3)抟扶摇而上者 ( )
(4)去以六月息者也 ( )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
4.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21教育网
参考答案:
1.(1)记载 (2)迁移 (3)盘旋飞翔 (4)离开
2.(1)当它振翅奋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
(2)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3.鲲鹏是有所倚,非真正的“逍遥”。
【解析】文章中心谈论的是何为“逍遥游”,而“海运”“扶摇”指外物的力量。通过这些,我们可明白鲲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逍遥”。
4.①在想象中夸张。如对鲲、鹏形象的描写,“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其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②在想象中进行对比。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③在想象中寄寓自己的情感。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解析】首先文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如在写鲲鹏起飞时,说它们“翼若垂天之云”,造成了一种浩大的声势;也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文章开头写鲲鹏之大,后文又写野马、尘埃之小来作对比,揭示了生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但不管是夸张的想象,还是对比的想象,都寄托了作者的感情,阐述了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围绕这几个方面作答即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北冥有鱼》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分析文章层次,把握文章内容。
2.品析语言,感受《庄子》散文中想象雄奇瑰丽的特色。
3.体会《庄子》善用寓言说理的行文风格,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分析文章层次,把握文章内容。
2.品析语言,感受《庄子》散文中想象雄奇瑰丽的特色。
教学难点
体会《庄子》善用寓言说理的行文风格,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 学案先行 自主互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大鱼海棠》这部电影吗?(出示相关图片)《大鱼海棠》故事灵感来源于庄子《逍遥游》,讲述了一个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孩的灵魂“鲲”的奇幻故事,该片荣获了许多大奖,其画面、音效都是我国动画电影中的佼佼者。今天我们就走进《逍遥游》,看看鲲到底是何物!www.21-cn-jy.com
二、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一)字词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北冥( míng) 鲲鹏( kūn) 抟(tuán) 迁徙(xǐ) 齐谐(xié) 正色邪(yé)【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文学常识
1.走近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人们评价《庄子》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21·世纪*教育网
2.解题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www-2-1-cnjy-com
(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情况,教师补充、纠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字音、节奏等。
2.学生范读,师生点评。重点强调“北冥”“鲲”“扶摇”等字的正确读音。
3.指导节奏及韵律。
(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1.自由诵读课文,边读边结合小注疏通文意,勾画疑难点。
2.小组交流释疑解惑。
3.全班交流疑难点。
4.明确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子。
(1)重点字词
怒而飞 振奋,指用力鼓动翅膀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盘旋飞翔
去以六月息者 离开;大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深蓝色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尽头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这样;罢了
(2)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通“溟” 海
其正色邪 “邪”通“耶” 语气词 呢、吗
(3)词类活用
志怪者也 形作名,怪异的事情
水击三千里 名作形,在水面上
南冥者,天池也 名作形,天然的
(4)翻译重点句子。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②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译文: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
③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译文: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在水面抨击翅膀,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④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文: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太遥远而没有办法看到天的尽头呢?
(重点字词、句子展示竞赛,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流利地翻译出来。)
5.理清文章结构,概述课文内容。?
讨论明确:
文章结构:第1层:描述鲲鹏形象,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气势壮美。
第2层:鹏鸟南飞有所待,以“野马”“尘埃”作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主要内容:作者主要向我们描述了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的形象,以及大鹏南迁徙到南海要“去以六月息者”,它也有所待,有局限。?
四、品味语言,总结写法
(一)品味语言
通过小组质疑、合作,我们疏通了文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加下来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试着简要赏析。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赏析句子。
小组交流、分享读书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班内交流展示。
4.教师点拨。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赏析:指出了鲲鹏所居之地为“北冥”,即北海,旷远而神秘的地方让鹏鸟也带上了神秘的色彩。
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将徙于南冥。
赏析: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展示了鲲鹏磅礴壮观的形象特点,想象奇特。21cnjy.com
③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赏析:此句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21·cn·jy·com
(二)探究写法
我们通过赏析句子,领略了庄子的语言魅力,请同学们继续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本文的写法。
讨论后明确:
1.借用寓言说理:文章借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恃”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如文中的鲲、鹏等。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21教育网
3.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五、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1.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讨论后明确: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结束语: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们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 2·1·c·n·j·y
六、布置作业
1.预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完成达标测试题。
板书设计:
《北冥有鱼》
课件13张PPT。 庄子 北冥有鱼1.积累文言词汇,分析文章层次,把握文章内容。
2.品析语言,感受《庄子》散文中想象雄奇瑰丽的特色。
3.体会《庄子》善用寓言说理的行文风格,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目标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北冥( ) 鲲鹏( ) 抟( )
迁徙( ) 齐谐( ) 正色邪( )
míng kūn tuán
xǐ xié yé 检查预习,夯实基础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文学家、_____。______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的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人们评价《庄子》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_____________;“逍遥游”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想家 道家
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优游自得的样子
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检查预习,夯实基础1.听读课文,听准字音、注意停顿。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重点字词、句子梳理(1)重点字词
怒而飞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通假字
北冥有鱼
其正色邪
(3)词类活用
志怪者也
水击三千里
南冥者,天池也
振奋,指用力鼓动翅膀
盘旋飞翔
离开;大风
深蓝色
尽头
“冥”通“溟” 海
“邪”通“耶” 语气词 呢、吗
形作名,怪异的事情
名作形,在水面上
名作形,天然的重点字词、句子梳理(4)翻译重点句子。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③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④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
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在水面抨击翅膀,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
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太遥远而没有办法看到天的尽头呢?理清结构,概述内容。再读课文,试着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文章结构:
第一层:
第二层:
2.主要内容:
描述鲲鹏形象,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气势壮美。
鹏鸟南飞有所待,以“野马”“尘埃”作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作者主要向我们描述了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的形象,以及大鹏迁徙到南海要“去以六月息者”,它也有所待,有局限。
品味语言,总结写法1.结合文章内容,赏析下列句子。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
(2)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将徙于南冥。
?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指出了鲲鹏所居之地为“北冥”, 即北海,旷远而神秘的地方让鹏鸟也带上了神秘的色彩。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展示了鲲鹏磅礴壮观的形象特点,想象奇特。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品味语言,总结写法2.试结合文章内容,总结本文写法。
(1)借用寓言说理:文章借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恃”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如文中的鲲、鹏等。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天空,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3)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课堂小结,感情升华交流讨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们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