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两年真题+模拟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0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两年真题+模拟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21 22:53:45

文档简介

专题10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两年真题+模拟练习
?解读考点
知识点
名师点晴
列强的侵略
1.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1900-1901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这场战争给中日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斗争
(1)1839年6月,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中的虎门战役(关天培牺牲)。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4)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
(5)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威海卫战役。
(6)1900-1901年,义和团在天津、北京一带抗击八国联军。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斗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1937年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2)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大捷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3)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年中考
[2017年题组]
1. (2017年福建卷) 他是虎门销烟的英雄、八闽人民的骄傲。“他”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康有为 D.严复
2.(2017年黑龙江大庆卷)19世纪90年代列强对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利于其进行经济侵略的条款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开放广州、厦门为通商口岸 B.中英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以海关税作为战败赔款担保
3.(2017年贵州黔东南州卷)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赵老刚说:“我在总理衙门当过差。”他们中肯定有一个在说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人是(  )21cnjy.com
A.王老德 B.李老金 C.张老木 D.赵老刚
4.(2017年福建卷) 1937年,冼星海在家书中写道:“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产生的起因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甲午中日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5.(2017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森工、农垦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兴办军事工业就是为了建立新式海陆军。19世纪60年代湘军、淮军普遍改用洋枪洋炮装备,采用洋操训练,成为新式陆军。七八十年代,洋务派又筹建新式海军,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www-2-1-cnjy-com
──岳麓版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材料二
(2)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率领全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人物是谁?(1分)
材料三 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2-1-c-n-j-y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3)为北伐战争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的是哪所学校?(1分)
材料四
(4)今年是建军90周年,写出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和具体时间?(2分)
(5)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之中,如今已成为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哪支军队?(1分)【出处:21教育名师】
6. (2017年山东菏泽卷) (10分)阅读以下中国近现代外交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春,日本马关春帆楼,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谈判对话:
……
李:“又要赔钱,又要割地,双管齐下,出手太狠,使我太过不去。”
伊:“此战后之约,不是平常谈判。”
……
李:“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伊:“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
……
——北师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等
(1)除割台湾外,请你再写出材料一涉及条约的任意一条内容。(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2分)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抗战爆发初期,中国政府向美英等国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遭到婉拒。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日益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再次提出废约,得到美英等国同意,并进入具体谈判实施阶段。同时,中国在抗战中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也让世界人民对中国刮目相看。到1943年上半年,中国近代以来形成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基本被打破,中国的废约运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摘编自学习啦【历史学】网站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废约运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原因有哪些?(2分)
材料三 1982年9月,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明确表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对论的问题”。他说:如果中国在1997年还不把香港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2·1·c·n·j·y
——北师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中邓小平与材料一中李鸿章的外交态度有何不同?(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持这一外交态度的底气何在?(2分)21*cnjy*com
材料四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9位国家元首,130多国的1500位代表共襄盛会。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出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客、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总结了四年来“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规划了“一带一路”的基本路线图,阐明了中国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立场和推动措施。这是中国领导人在世界舞台上第一次主动地规划中国与世界的未来,标志着中国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 赵可金
(4)阅读材料四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2分)
[2016年题组]
1.(2016年娄底卷)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2.(2016年甘肃七市州卷)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这一条款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2016年鄂州卷) 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4.(2016年重庆B卷) 历史上艰险的川江是中国西部的天然屏障,近代西方殖民者千方百计开拓川江航运以打开中国西部市场。最早强迫重庆开埠以打开中国西部市场的国家是【来源:21cnj*y.co*m】
A.日本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5.(2016年黄石卷)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C.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 (2016年南昌卷)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王铭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2016重庆B卷)创新贯穿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努力和奋斗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结合所学回答: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是我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之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并肩作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对赢得抗战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请各举一例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2分)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工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创新。1953年,中国在外交方面提出了什么具有创新性的主张?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的游行彩车打出“联产承包好”的标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好”在哪里?(2分)
?考点归纳
归纳 1:近代史上,首次在中国取得开设工厂权利的是哪个国家?依据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日本;《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办工厂,这是第一次提出办厂的要求。
归纳 2: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版权所有:21教育】
(2)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发生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前者为最主要矛盾。
(3)使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变化: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4)促进中国新思潮的萌发: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也认识到国家的危难,要求改变现状和学习外国。如:林则徐和魏源等。
归纳3: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这一决定有何作用?
(1)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2)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易错易混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挽回鸦片贸易的损失。
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工业品,挽回鸦片贸易的损失只是借口。
2.火烧圆明园罪魁祸首。
误:186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析:火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不是八国联军。
3.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时间。
误:中国人民是1845年8月15日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析: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题技能
单项选择题的解题规律
1.排除法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方法。采用排除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审题——审清题干、题肢,抓关键词语。
(2)排错——排除显然错误的选项(逆向选择除外)。
(3)排无关——题肢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2.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有以下几种:
(1)排误法:排除内容本身全部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肢。
(2)排异法:排除内容本身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规定性不相吻合的题肢。
(3)排重法:排除与题干变相重复的题肢。
(4)排倒法:排除与题干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5)排混法:排除正误混杂的题肢。
(6)排间法:排除与题干为间接联系的题肢,应选与题干联系最直接的选项。
(7)排不完全法:排除与题干要求不完全一致的题肢。
(8)排正法:逆向选择题应该排除与题干正向联系的题肢。
(9)第一选择不轻动。
典例:
1.(201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卷) 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揭开了侵略与对抗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 这场战争是( )www.21-cn-jy.com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016年南昌卷)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  )
A.创办福州船政局 B.收复台湾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收复新疆
?1年模拟
1.(2017年山东泰安卷) 下列哪次战争之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上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2017年山东德州卷)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下列四个不平等条约中,最早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山东省临邑县第五中学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检测)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西方侵华史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4.(山东省临邑县第五中学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检测)1940年8月20日,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对日寇开始了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次战役是( )
A血战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5. (2017年贵州黔东南州卷) 时代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纵观1840年至今的历史,我们能清晰地看出中华民族的时代主题经历了四个阶段:救亡﹣强国﹣富民﹣和平崛起。
【近代雪耻】
从1840年开始的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帝国主义的侵华史,是一部反动政府的投降卖国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和追求近代化的奋斗史。
(1)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的是哪次战争?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洗雪了中国百年的民族耻辱?哪一事件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基本建立?
【强国富民】
“锅里有的,碗里才有,大家才会真正好”,华盛顿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吴惠秋曾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梦是海内外华人对强国富民的共同心愿。21·cn·jy·com
(2)在我国实现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目标道路上,与“富民”密切相关的人物是谁?
【当代开放】
A.“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B.“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3)对比上述A、B两段文字,请回答从经济特区建立到“一带一路”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现代崛起】
2014年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三十余年来,从“民以食为天”的 温饱阶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中国成为全球第最大经济实体,一条创富之路拾级而上……
(4)“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出彩?
6.(2017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卷)历史因交往而多彩,文明因借鉴而丰富。
材料一 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誉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二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三
材料四 “一带一路”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21*cnjy*com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1分)
(2)材料二中“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清政府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1分)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1分)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分析说明“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1分)
(3)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1972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根据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列举促成我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2分)21教育网
(4)根据材料四概况当今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1分)
专题10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两年真题+模拟练习
?解读考点
知识点
名师点晴
列强的侵略
1.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1900-1901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这场战争给中日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斗争
(1)1839年6月,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中的虎门战役(关天培牺牲)。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4)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
(5)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威海卫战役。
(6)1900-1901年,义和团在天津、北京一带抗击八国联军。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斗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1937年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2)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大捷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3)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年中考
[2017年题组]
1. (2017年福建卷) 他是虎门销烟的英雄、八闽人民的骄傲。“他”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康有为 D.严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起点。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虎门销烟震惊世界,它维护了民族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和决心。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2.(2017年黑龙江大庆卷)19世纪90年代列强对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利于其进行经济侵略的条款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开放广州、厦门为通商口岸 B.中英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以海关税作为战败赔款担保
【答案】C
【解析】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3.(2017年贵州黔东南州卷)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赵老刚说:“我在总理衙门当过差。”他们中肯定有一个在说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人是(  )
A.王老德 B.李老金 C.张老木 D.赵老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认识。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1902年《辛丑条约》已经签订,故王老德说法错误。BCD说法正确,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17年福建卷) 1937年,冼星海在家书中写道:“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产生的起因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人教版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5.(2017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森工、农垦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兴办军事工业就是为了建立新式海陆军。19世纪60年代湘军、淮军普遍改用洋枪洋炮装备,采用洋操训练,成为新式陆军。七八十年代,洋务派又筹建新式海军,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
──岳麓版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材料二

(2)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率领全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人物是谁?(1分)
材料三 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3)为北伐战争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的是哪所学校?(1分)
材料四
(4)今年是建军90周年,写出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和具体时间?(2分)
(5)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之中,如今已成为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哪支军队?(1分)
【答案】⑴洋务运动;(1分)
⑵邓世昌;(1分)
⑶黄埔军校;(1分)
⑷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2分)
⑸华东军区海军;(1分).
【解析】
(2)本题考查邓世昌的事迹。1894年9月,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面对强敌,邓世昌沉着应战,在舰身中弹过多,弹药也将用尽的情况下,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撞去,但不幸被敌舰炮火击中,致远舰沉没。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埔军校有关知识的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924年5 月,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4)本题主要考查南昌起义的有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建军和南昌起义有关。,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后来8月1日定为建军节。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人教版八年级上?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版八年级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钢铁长城
6. (2017年山东菏泽卷) (10分)阅读以下中国近现代外交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春,日本马关春帆楼,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谈判对话:
……
李:“又要赔钱,又要割地,双管齐下,出手太狠,使我太过不去。”
伊:“此战后之约,不是平常谈判。”
……
李:“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伊:“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
……
——北师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等
(1)除割台湾外,请你再写出材料一涉及条约的任意一条内容。(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2分)www.21-cn-jy.com
材料二 抗战爆发初期,中国政府向美英等国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遭到婉拒。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日益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再次提出废约,得到美英等国同意,并进入具体谈判实施阶段。同时,中国在抗战中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也让世界人民对中国刮目相看。到1943年上半年,中国近代以来形成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基本被打破,中国的废约运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摘编自学习啦【历史学】网站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废约运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原因有哪些?(2分)
材料三 1982年9月,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明确表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对论的问题”。他说:如果中国在1997年还不把香港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北师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中邓小平与材料一中李鸿章的外交态度有何不同?(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持这一外交态度的底气何在?(2分)
材料四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9位国家元首,130多国的1500位代表共襄盛会。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出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客、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总结了四年来“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规划了“一带一路”的基本路线图,阐明了中国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立场和推动措施。这是中国领导人在世界舞台上第一次主动地规划中国与世界的未来,标志着中国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 赵可金
(4)阅读材料四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2分)
【答案】(1)内容: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答出任意一条,即可得1分)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或者: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或者: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野心,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或者: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2分)21*cnjy*com
(2)原因: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的重要性;(1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精神。(1分)(或者:中国战场日益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让世界人民对中国刮目相看。)
(3)不同:邓小平态度强硬,李鸿章态度软弱(1分)。(如只答邓小平态度强硬,也给1分;如只答李鸿章态度软弱,不答邓小平态度强硬,不给分。)底气: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2分,如只答中国国力增强,或相似意思,也可给分。)
(4)特点: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第一次主动地规划自己与世界的未来。(或者:中国领导人在世界舞台上第一次主动地规划中国与世界的未来)(2分)
【解析】
(2)根据材料二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日益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再次提出废约,得到美英等国同意,并进入具体谈判实施阶段。同时,中国在抗战中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也让世界人民对中国刮目相看”可以概括出中国废约运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原因有:中国战场日益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让世界人民对中国刮目相看。
(3)由材料三的“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对论的问题”可以看出邓小平对待香港问题的态度是强硬态度。从材料一的割地赔款可以看出李鸿章的态度是软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持这一外交态度的底气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2016年题组]
1.(2016年娄底卷)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中国历史时期的分段,主要依据的是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前中国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答案选D21·世纪*教育网
【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2.(2016年甘肃七市州卷)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这一条款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首先分析题意,“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是说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这是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BCD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3.(2016年鄂州卷) 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中国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
4.(2016年重庆B卷) 历史上艰险的川江是中国西部的天然屏障,近代西方殖民者千方百计开拓川江航运以打开中国西部市场。最早强迫重庆开埠以打开中国西部市场的国家是
A.日本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5.(2016年黄石卷)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C.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认识。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C都是历史现象,不是结论。D是从历史现象得出的结论,故选D。www-2-1-cnjy-com
【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2016年南昌卷)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王铭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7. (2016重庆B卷)创新贯穿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努力和奋斗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结合所学回答:【出处:21教育名师】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是我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之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并肩作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对赢得抗战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请各举一例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2分)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工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创新。1953年,中国在外交方面提出了什么具有创新性的主张?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的游行彩车打出“联产承包好”的标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好”在哪里?(2分)
【答案】(1)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百团大战(或:平型关大捷)。(2分)
(2)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影响: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开拓了中国外交新局面。(1分)
(3)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分。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同等得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解析】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工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创新。1953年,中国在外交方面提出了什么具有创新性的主张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产生的影响是;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开拓了中国外交新局面。考查的是八年级下册的外交方面的知识点。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的游行彩车打出“联产承包好”的标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好”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考察的是八年级下册的改革开放的知识点。
【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考点归纳
归纳 1:近代史上,首次在中国取得开设工厂权利的是哪个国家?依据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日本;《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办工厂,这是第一次提出办厂的要求。
归纳 2: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发生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前者为最主要矛盾。
(3)使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变化: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4)促进中国新思潮的萌发: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也认识到国家的危难,要求改变现状和学习外国。如:林则徐和魏源等。
归纳3: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这一决定有何作用?
(1)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2)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易错易混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挽回鸦片贸易的损失。
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工业品,挽回鸦片贸易的损失只是借口。
2.火烧圆明园罪魁祸首。
误:186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析:火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不是八国联军。
3.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时间。
误:中国人民是1845年8月15日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题技能
单项选择题的解题规律
1.排除法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方法。采用排除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审题——审清题干、题肢,抓关键词语。
(2)排错——排除显然错误的选项(逆向选择除外)。
(3)排无关——题肢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2.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有以下几种:
(1)排误法:排除内容本身全部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肢。
(2)排异法:排除内容本身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规定性不相吻合的题肢。
(3)排重法:排除与题干变相重复的题肢。
(4)排倒法:排除与题干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5)排混法:排除正误混杂的题肢。
(6)排间法:排除与题干为间接联系的题肢,应选与题干联系最直接的选项。
(7)排不完全法:排除与题干要求不完全一致的题肢。
(8)排正法:逆向选择题应该排除与题干正向联系的题肢。
(9)第一选择不轻动。
典例:
1.(201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卷) 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揭开了侵略与对抗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 这场战争是( )2-1-c-n-j-y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方法总结】抓住关键词是解答选择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如解答本题,抓住题干时间信息“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这样只要将四个选项进行比较,看哪一个最符合题意,就是哪个选项。
2.(2016年南昌卷)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  )
A.创办福州船政局 B.收复台湾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收复新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题文中的诗赞颂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丰功伟绩。依据所学可知,1865年,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打败阿古柏。1878年,左宗棠率军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ABC和题干材料无关,故答案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收复新疆
【方法总结】平时学习历史要注意历史人物和历史事迹的学习,本题题干材料评价的是民族英雄左宗棠的事迹。
?1年模拟
1.(2017年山东泰安卷) 下列哪次战争之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上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还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2017年山东德州卷)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下列四个不平等条约中,最早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是【来源:21cnj*y.co*m】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涉及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和税款协商。尤其是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最早破坏中国关税主权。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3.(山东省临邑县第五中学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检测)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21·cn·jy·com
A.西方侵华史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答案】B
【解析】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鸦片战争
4.(山东省临邑县第五中学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检测)1940年8月20日,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对日寇开始了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次战役是( )
A血战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D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5. (2017年贵州黔东南州卷) 时代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纵观1840年至今的历史,我们能清晰地看出中华民族的时代主题经历了四个阶段:救亡﹣强国﹣富民﹣和平崛起。【版权所有:21教育】
【近代雪耻】
从1840年开始的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帝国主义的侵华史,是一部反动政府的投降卖国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和追求近代化的奋斗史。21*cnjy*com
(1)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的是哪次战争?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洗雪了中国百年的民族耻辱?哪一事件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基本建立?
【强国富民】
“锅里有的,碗里才有,大家才会真正好”,华盛顿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吴惠秋曾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梦是海内外华人对强国富民的共同心愿。
(2)在我国实现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目标道路上,与“富民”密切相关的人物是谁?
【当代开放】
A.“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B.“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21cnjy.com
(3)对比上述A、B两段文字,请回答从经济特区建立到“一带一路”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现代崛起】
2014年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三十余年来,从“民以食为天”的 温饱阶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中国成为全球第最大经济实体,一条创富之路拾级而上……
(4)“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出彩?
【答案】(1)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三大改造的完成.
(2)邓小平.
(3)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一带一路”提出重在“输出”.
(4)借鉴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等.2·1·c·n·j·y
【解析】
试题分析:(1)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洗涮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富裕道路。
(4)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认识。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借鉴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的力量等.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版八年级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21教育网
6.(2017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卷)历史因交往而多彩,文明因借鉴而丰富。
材料一 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誉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二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三
材料四 “一带一路”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1分)
(2)材料二中“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清政府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1分)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1分)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分析说明“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1分)
(3)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1972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根据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列举促成我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2分)
(4)根据材料四概况当今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1分)
【答案】(1)作用:沟通了东西方文明。(意思相近即可得分)(注:摘抄材料中的原文不得分)(1分)
(2)政策:闭关锁国(1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或发动鸦片战争)(1分)“新鲜空气”:西方思想文化或西方文化(1分)
(3)国内: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或中美关系正常化)(1分)国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1分)
(4)有利于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与之意思相近即可得分)(1分)
【解析】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闭关锁国”有关知识的识记。清朝前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严厉限制海外贸易,导致中国“与外界完全隔绝”。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闭关自锁的大门。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中国人民呼吸到了“新鲜空气”。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依据材料四的“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可以概括出当今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