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甲卷)-历史八年级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5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甲卷)-历史八年级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21 23:05:20

文档简介

专题05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甲卷)-历史八年级单元测试
建议用时:40分钟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972年2月,被西方新闻界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的历史事件是
A. 尼克松访华
B.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C. 《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D. 上海主办 APEC会议
2.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评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版权所有:21教育】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三大改造
D. 第一个五年计划
3.“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这是周恩来在哪个会议上提出来的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 万隆会议
D.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不包括
A. 平等互惠
B. 缔结同盟
C. 和平共处
D. 互不干涉内政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它的提出者是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陈毅
6.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 独立自主
B. 和平共处
C. 互不侵犯
D. 平等互利
7.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我国国防力量不断壮大
②我军逐步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③我军逐步实现现代化
④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⑤祖国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②③
D. ①③⑤
8.新中国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四大军种是
①陆军
②空军
③海军
④第二炮兵
⑤装甲兵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9.图二中的部队是随着中国核工业和导弹事业的发展而诞生的,被周恩来命名为“第二炮兵”这支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21·cn·jy·com
A. 空军
B. 水面舰艇部队
C. 海军
D. 战略导弹部队
10.据《新快报》报道,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出现了一个“大熊猫、你好、茅台酒”的热潮。在这一热潮中,横滨的中华街涌来了很多中外顾客。引发这一“中国热”现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 中美关系的改善
C.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美国与日本、台湾关系日益密切
11.2017年6月13日中国与巴拿马正式建交.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又一重大成果.回顾中国外交历程,上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①基辛格访华 ②中美建交 ③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④中日建交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④②
12.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www.21-cn-jy.com
A. 《朝鲜停战协定》
B. 中日邦交正常化
C. “一个中国”的原则
D. 中国加入联合国
13.1971年10月,中国外交取得重大胜利。这一重大胜利是( )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实现与美国关系正常化 D. 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4.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主要担负防御敌人从海上人侵,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的重任,它诞生的标志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北洋水师的筹建
B. 南海舰队的组建
C. 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D. 装备我国自制的核潜艇
15.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亚洲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6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6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B. 彻底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C. 为新中国打开了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D. 中国由此与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
16.周恩来说:“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一天一天好起来。……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这一原则的双边谈判是( )21cnjy.com
A. 中缅 B. 中日 C. 中美 D. 中印
17.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规定了在发生与第三国冲突时互助的义务。在理论上,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而实际上,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 保障了中苏双方的国家安全 B. 实践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D.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18.“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相互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1·c·n·j·y
A. 文中的“它”指“求同存异”的方针
B. 文中的“它”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表明申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 “它”在万隆会议时提出,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19.国庆阅兵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下列国庆阅兵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2-1-c-n-j-y
A. 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 B. 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变化
C.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 D. 人民军队改革的过程
20.九年级王小红同学围绕某一历史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了以下资料:“周恩来一印度代表团一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据此推断她研究的主题应是www-2-1-cnjy-com
A. “求同存异”方针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合作共赢 D. 不结盟政策
二、非选择题
21.以下一组图片资料是某校八年级三班同学们为开展一次纪念活动而收集的。他们拟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能帮助解答吗?21*cnjy*com
A.《首次访华》
B.《访问印度》
B.《亚非会议》
D.《中日建交》
请回答:
(1)请以“新中国外交足迹”为主题,按时间先后,重新整理这些图片资料顺序。(填入图片英文序号)
→ → →
(2)请为每一幅图片资料重新设计一个简洁明朗、恰如其分的主题。
(3)选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幅图片,说说它最精彩之处。(抓住历史精彩的一瞬)
(4)通过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探究,你认为一个国家外交取得成果的基础主要是什么?
22.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来源:21cnj*y.co*m】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
(至少说出两个)
(2)历史溯源.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卡片.
时间
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3)今年是中美建交多少周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请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当时中美之间最关键的阻碍是什么问题?【出处:21教育名师】
(4)活动总结.我国外交形象变化的根本原因.
专题05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甲卷)-历史八年级单元测试
建议用时:40分钟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972年2月,被西方新闻界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的历史事件是
A. 尼克松访华
B.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C. 《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D. 上海主办 APEC会议
【答案】A
2.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评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21cnjy.com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三大改造
D. 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1953年”“工业化”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结合所学知识,1953-1957年我国执行了“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D项符合题意;1950——1952年我国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A项不合题意;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项不合题意;1953——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确立社会主义制度,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B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21*cnjy*com
3.“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这是周恩来在哪个会议上提出来的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 万隆会议
D.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答案】C
点睛:“会议应该求同存异”是解题的关键。“周恩来”是提示信息。由这两点确定1955年的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不包括
A. 平等互惠
B. 缔结同盟
C. 和平共处
D. 互不干涉内政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课本所学,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互相尊重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后来在措辞上作了修改,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缔结同盟”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它的提出者是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陈毅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并分别同两国总理发表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C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6.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 独立自主
B. 和平共处
C. 互不侵犯
D. 平等互利
【答案】A
7.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我国国防力量不断壮大
②我军逐步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③我军逐步实现现代化
④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⑤祖国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②③
D. ①③⑤
【答案】C
【解析】表格内容都是相关军种的组建时间和各兵种不断发展壮大的相关内容,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说明我们走上科技强军和现代化的道路。表格内容未曾涉及④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和⑤祖国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据此可排除含④和⑤,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21教育网
8.新中国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四大军种是
①陆军
②空军
③海军
④第二炮兵
⑤装甲兵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答案】B
9.图二中的部队是随着中国核工业和导弹事业的发展而诞生的,被周恩来命名为“第二炮兵”这支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版权所有:21教育】
A. 空军
B. 水面舰艇部队
C. 海军
D. 战略导弹部队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于1966年7月1日在北京成立,总理周恩来命名为第二炮兵。后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主要承担核反击的任务。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10.据《新快报》报道,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出现了一个“大熊猫、你好、茅台酒”的热潮。在这一热潮中,横滨的中华街涌来了很多中外顾客。引发这一“中国热”现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 中美关系的改善
C.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美国与日本、台湾关系日益密切
【答案】C
11.2017年6月13日中国与巴拿马正式建交.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又一重大成果.回顾中国外交历程,上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来源:21cnj*y.co*m】
①基辛格访华 ②中美建交 ③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④中日建交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④②
【答案】D
【解析】①项基辛格访华的时间是1971年7月;②项中美建交的时间是1979年;③项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的时间是1971年10月;④项中日建交的时间是1972年;因此题干中我国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③④②,故选D。21*cnjy*com
12.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
A. 《朝鲜停战协定》
B. 中日邦交正常化
C. “一个中国”的原则
D. 中国加入联合国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2 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他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本题正确的选项C。
13.1971年10月,中国外交取得重大胜利。这一重大胜利是( )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实现与美国关系正常化 D. 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故B符合题意;A项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间是1953年;C项实现与美国关系正常化的时间是1972年;D项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时间是2001年;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4.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主要担负防御敌人从海上人侵,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的重任,它诞生的标志是
A. 北洋水师的筹建
B. 南海舰队的组建
C. 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D. 装备我国自制的核潜艇
【答案】C
15.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亚洲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6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6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
A. 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B. 彻底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C. 为新中国打开了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D. 中国由此与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1955年的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为新中国打开了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6.周恩来说:“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一天一天好起来。……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这一原则的双边谈判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 中缅 B. 中日 C. 中美 D. 中印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在中印双边谈判过程中,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7.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规定了在发生与第三国冲突时互助的义务。在理论上,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而实际上,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保障了中苏双方的国家安全 B. 实践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D.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可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保障了中苏双方的国家安全。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8.“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相互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文中的“它”指“求同存异”的方针
B. 文中的“它”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表明申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 “它”在万隆会议时提出,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答案】B
19.国庆阅兵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下列国庆阅兵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 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 B. 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变化
C.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 D. 人民军队改革的过程
【答案】A
【解析】依据图片四次阅兵场面,有兵有武器装备,从第一幅图到第四幅图看出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在不断升级,反映了我国在国防建设和军队成就,A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20.九年级王小红同学围绕某一历史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了以下资料:“周恩来一印度代表团一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据此推断她研究的主题应是
A. “求同存异”方针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合作共赢 D. 不结盟政策
【答案】B
点睛:“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是解题的关键。本题四个选项都是外交政策和原则,1954年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工厂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由此确定答案。
二、非选择题
21.以下一组图片资料是某校八年级三班同学们为开展一次纪念活动而收集的。他们拟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能帮助解答吗?
A.《首次访华》
B.《访问印度》
B.《亚非会议》
D.《中日建交》
请回答:
(1)请以“新中国外交足迹”为主题,按时间先后,重新整理这些图片资料顺序。(填入图片英文序号)
→ → →
(2)请为每一幅图片资料重新设计一个简洁明朗、恰如其分的主题。
(3)选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幅图片,说说它最精彩之处。(抓住历史精彩的一瞬)
(4)通过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探究,你认为一个国家外交取得成果的基础主要是什么?
【答案】(1)BCAD
(2)A、尼克松访华。B、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
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D、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3)答案一:A、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或“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答案二:B、周恩来访问印度,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三:C、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取得成功。
(4)答案一:国家实力的增强。
答案二:国际地位的提高。
(2)依据画面和第一问结合所学,图A是尼克松访华的场景,可定为尼克松访华;图B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的场景,可定为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图C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的场景,可定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图D是毛泽东与前来访华的田中角荣握手,可定为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3)依据课本所学,图A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图B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并分别同两国总理发表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图C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图D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1·cn·jy·com
(4)依据前面我的外交成就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取得外交成就,由此得出国家独立是前提,通过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由此得出一个国家外交取得成果的基础:国家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www.21-cn-jy.com
22.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
(至少说出两个)
(2)历史溯源.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卡片.
时间
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3)今年是中美建交多少周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请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当时中美之间最关键的阻碍是什么问题?www-2-1-cnjy-com
(4)活动总结.我国外交形象变化的根本原因.
【答案】(1)获取相关资料的途径有上网、查图书资料、观看历史纪录片等.
(2)①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②20世纪70年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39周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台湾问题
(4)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20世纪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有: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在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②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有: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因此我国外交形象变化的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2·1·c·n·j·y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熟悉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70年代都取得了巨大外交成就。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1-c-n-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