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科技教育与文化(乙卷)-历史八年级第六单元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6 科技教育与文化(乙卷)-历史八年级第六单元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23 15:16:34

文档简介

专题06 科技教育与文化(乙卷)-历史八年级单元测试
建议用时:40分钟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刨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21·cn·jy·com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②《金刚金》是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③《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④北京故宫紫禁城是世界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以下科技成就不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取得的是
A.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 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3.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另一个梦是,希望亩产1000公斤的水稻品种早日实现!接着是一千一一千二.....2017年10月15日,他的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材料中的“他”被誉为21·世纪*教育网
A. “杂交水稻之父”
B. “导弹之父”
C. “两弹元勋”
D. “人民功臣”
4.按照发明的先后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
①火药②纸③活字印刷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5.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称中国15世纪以前的科技成就“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了世界面貌”。我国古代“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了世界面貌”的科技成就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造纸术②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③活字印刷术④赵州桥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6.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火药 ②纸 ③活字印刷术 ④司南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②①③ D. ③②④①
7.关于四大发明选项正确的是
①北宋时指甫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②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唐代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④西汉出现用麻做的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从1984年到2013年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21教育网
A. 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 B. 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 进行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改革
9.十八大提出,从2010年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倍增”计划是
①国内生产总值倍增
②进出口贸易额倍增
③外汇储备量倍增
④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10.十八大提出,从2010年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倍增”计划是
①国内生产总值倍增
②进出口贸易额倍增
③外汇储备量倍增
④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11.下列社会生活的新景象中,不属于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是 ( )
A. 野菜、粗粮成为健康食品 B. 出现“黄金周”旅游热
C. 凭票证购买日常用品 D. 私人汽车开始走进人们生活
12.据《东观汉记》载:公元2世纪初,蔡伦曾得到当时汉和帝的称赞,因为他( )
A. 改进和推广造纸术 B. 出使西域归来 C. 写了《伤寒杂病论》 D. 东渡日本成功
13.我国初步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D. 职业培训制度
14.我国初步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D. 职业培训制度
15.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说道:“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发明的是(  )2·1·c·n·j·y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16.在苏州文庙的古玩市场,有人在出售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是非常陌生的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是( )www.21-cn-jy.com
A.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 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变化
C. 使用起来太麻烦
D.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
17.下列事件发生在20 世纪90 年代的有( )
① 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②上海浦东开发区成立③汪辜会谈④提出高技术研究发展的 “ 八六三计划”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8.《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指新中国著名科学家21cnjy.com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袁隆平 D. 焦裕禄
19.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下列选项中表述均正确的是?
①李冰主持修筑都江堰
②东汉蔡伦造出第一张纸
③隋唐开凿敦煌莫高窟
④宋应星编写《齐民要术》
⑤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20.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就业制度的改革,而引发的新生事物包括( )
①持证上岗 ②就业培训
③公开招聘 ④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会议上做出的什么伟大决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将图1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有哪些?(至少列举两项)
22.请你阅读下列材料,阅读分析后,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有什么重大发明?
(2)图二是谁的著作?
(3)图三是詹天佑的名言,该人物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4)图四的人物是我国现代农业科学家,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5)科技的日新月异改变着世界,科技的进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科技就在我们身边,请举例说明。
(6)以上图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专题06 科技教育与文化(乙卷)-历史八年级单元测试
建议用时:40分钟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刨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出处:21教育名师】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②《金刚金》是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③《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④北京故宫紫禁城是世界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2.以下科技成就不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取得的是
A.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 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是1966年~1976年。A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故A符合题意;B项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的时间是1967年;C项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时间是1970年;D项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的时间是1973年;因此BCD三项科技成就都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取得的,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
3.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另一个梦是,希望亩产1000公斤的水稻品种早日实现!接着是一千一一千二.....2017年10月15日,他的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材料中的“他”被誉为
A. “杂交水稻之父”
B. “导弹之父”
C. “两弹元勋”
D. “人民功臣”
【答案】A
4.按照发明的先后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
①火药②纸③活字印刷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答案】B
【解析】①项火药发明的时间是唐朝;②项纸发明的时间是西汉;③项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北宋;因此按照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②①③,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按照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5.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称中国15世纪以前的科技成就“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了世界面貌”。我国古代“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了世界面貌”的科技成就是 ( )?
①造纸术②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③活字印刷术④赵州桥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改变了世界面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最早发明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它们被传到欧洲后,纷纷学习这种技术,世界又前进了一步,所以说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传播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故①③项符合题意;②项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④项赵州桥都没“改变了世界面貌”,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21*cnjy*com
6.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火药 ②纸 ③活字印刷术 ④司南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②①③ D. ③②④①
【答案】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记忆清楚唐代发明了火药、西汉前期发明了纸、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得出答案。
7.关于四大发明选项正确的是
①北宋时指甫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②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唐代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④西汉出现用麻做的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四大发明”,由此可知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②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③唐代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④西汉出现用麻做的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都符合史实。因此选项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21·世纪*教育网
8.从1984年到2013年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www-2-1-cnjy-com
A. 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 B. 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 进行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改革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1倍”可知,这些数字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民族大团结。新中国以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原因。
9.十八大提出,从2010年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倍增”计划是
①国内生产总值倍增
②进出口贸易额倍增
③外汇储备量倍增
④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10.十八大提出,从2010年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倍增”计划是
①国内生产总值倍增
②进出口贸易额倍增
③外汇储备量倍增
④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十八大提出,从2010年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倍增”计划是国内生产总值倍增,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仔细审查①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21cnjy.com
11.下列社会生活的新景象中,不属于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是 ( )
A. 野菜、粗粮成为健康食品 B. 出现“黄金周”旅游热
C. 凭票证购买日常用品 D. 私人汽车开始走进人们生活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包括A项野菜、粗粮成为健康食品、B项出现“黄金周”旅游热、D项私人汽车开始走进人们生活;C项凭票证购买日常用品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故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 2·1·c·n·j·y
12.据《东观汉记》载:公元2世纪初,蔡伦曾得到当时汉和帝的称赞,因为他( )
A. 改进和推广造纸术 B. 出使西域归来 C. 写了《伤寒杂病论》 D. 东渡日本成功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项是指的张骞出使西域;C项《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D项东渡日本的是鉴真。故选A。www.21-cn-jy.com
13.我国初步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D. 职业培训制度
【答案】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否定式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抓住关键词“不包括”,结合课本关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状况来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合理用排除法解答本题的技巧。【版权所有:21教育】
14.我国初步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D. 职业培训制度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不包括”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全国所有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全部建立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ABC都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不符合题意;职业培训制度属于就业的内容,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21*cnjy*com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否定式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抓住关键词“不包括”,结合课本关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状况来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合理用排除法解答本题的技巧。
15.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说道:“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发明的是(  )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答案】A
16.在苏州文庙的古玩市场,有人在出售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是非常陌生的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是( )
A.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 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变化
C. 使用起来太麻烦
D.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严重匮乏,为了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实行粮票、布票和油票。但是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物资丰富多彩,供应充足,这些票证在中国退出历史舞台。因此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7.下列事件发生在20 世纪90 年代的有( )
① 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②上海浦东开发区成立③汪辜会谈④提出高技术研究发展的 “ 八六三计划”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①项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是在1992年;②项上海浦东开发区成立是在1990年;③项汪辜会谈是在1993年;④项提出高技术研究发展的 “ 八六三计划”是在1986年,因此④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④的BCD项,故选A。21教育网
18.《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指新中国著名科学家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袁隆平 D. 焦裕禄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农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因此说“袁隆平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故选C。
19.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下列选项中表述均正确的是?
①李冰主持修筑都江堰
②东汉蔡伦造出第一张纸
③隋唐开凿敦煌莫高窟
④宋应星编写《齐民要术》
⑤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答案】C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成就”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20.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就业制度的改革,而引发的新生事物包括( )
①持证上岗 ②就业培训
③公开招聘 ④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会议上做出的什么伟大决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将图1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有哪些?(至少列举两项)
【答案】(1)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2)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国有企业,③深圳,④厦门,⑤海南。
(3)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1·cn·jy·com
(4)人民的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进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等取得重大突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1)分析材料一的“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故材料一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会议上做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城市实行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实行改革的同时,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故答案为: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国有企业,③深圳,④厦门,⑤海南。
(4)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例如:人民的衣食住行用等条件明显得到改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和进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等取得重大突破。
22.请你阅读下列材料,阅读分析后,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有什么重大发明?
(2)图二是谁的著作?
(3)图三是詹天佑的名言,该人物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4)图四的人物是我国现代农业科学家,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5)科技的日新月异改变着世界,科技的进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科技就在我们身边,请举例说明。
(6)以上图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1)活字印刷术。
(2)宋应星。
(3)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表述的中心意思正确即可)
(4)培育出了籼型杂交水稻。(表述的中心意思正确即可)
(5)人造纤维工业的出现,使人们的服装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和高立粮食品种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计算机进入家庭,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帮手;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使用,给人们的出行等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家用电器的使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等。【来源:21cnj*y.co*m】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促进社会进步;科技创造财富,科技富民强国;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优良品质,好好学习,为将来的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科技他新的优良传统,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科技,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等。
(3)依据课本所学,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他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设计出“人”字形路轨。1909年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1-c-n-j-y
(4)依据材料四中的人物可以知道,他是袁隆平。根据已学知识可以知道,1973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被称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
(5)依据题意是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学生回答之一与题意相符即可。注意是科技成就,还有是对生活的影响,不是生产。
(6)依据前面的四幅图片可知我国在不同时期的科技创新,根据前面的问题我国科技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发展;《天工开物》促进了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京张铁路的修建,促进了中国交通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籼型杂交水稻的发明,解决了我国粮食问题,促进了世界水稻总产量的提高。由此得出答案。
点睛:本题前四问是图片题,图片中的人物、景物或文字都是提示信息。图一人物拿的是活字,图二《天工开物》,图三詹天佑,图四人物和水稻都是提示词;(5)问从科技成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以从科技成就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回答;(6)问依据前面问题,发明成就对社会的作用,促进社会、世界的发展,改善人们生活等方面总结答案,反映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该注重科技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