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对点练习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 2H2(g)+2Cl2(g)=4HCl(g)△H=-369.2kJ·mol-1
B. CH4(g)+2O2(g)=2H2O(g)+CO2(g)△H=-802.3kJ·mol-1
C. 2CO(g)+ O2(g)=2CO2(g)△H=-566kJ·mol-1
D. H2(g)+1/2O2(g)= H2O(g)△H=-285.3kJ·mol-1
【答案】D
【解析】燃烧热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1摩尔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如碳元素要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的状态是液态。D正确,本题选D。
2.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285.5 kJ/mol21·世纪*教育网
C. 反应的焓变是判断反应是否自发的唯一判据
D. 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若将含 1molCH3COOH的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小于57.3 kJ21*cnjy*com
【答案】D
NaOH的溶液混合,由于醋酸是弱酸电离时吸热,则放出的热量要小于57.3 kJ,选项D正确。答案选D。
3.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H= + 49.0 kJ·mol-1【来源:21cnj*y.co*m】
②CH3OH(g)+1/2O2(g)=CO2(g)+2H2(g); △ H=-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3OH 的热值为192.9/32 (kJ·g-1)
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C. 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 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 的△H>-192.9kJ·mol-1
【答案】D
D正确;正确选项B。
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已知C(石墨,s)=C( 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己知2H2(g)+O2(g)=H2O(g) △H=-483.6k/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C. 已知2C(s)+202(g)=2CO2(g) △H1 2C(s)+O2(g)=2CO(g) △H2 则△H1>△H2
D.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1) △H =-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www.21-cn-jy.com
【答案】D
【解析】A 、能量越低越稳定,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低,所以石墨稳定,选项A错误;B、氢气的燃烧热是完全燃烧1mol氢气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能量,气态水变为液态水释放热的,所以氢气的燃烧热大于241.8kJ/mol,选项B错误;C、单质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高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焓变是负值,所以△H1<△H2,选项C错误;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选项D正确。答案选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下列关于反应热和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反应2CO2(g)2CO(g)+O2(g) ΔH=+2×283.0 kJ·mol-1
C.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1,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 ΔH=+285.5 kJ·mol-121*cnjy*com
D.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ΔH=2×(-57.3) kJ·mol-1
【答案】B
△H>2×(-57.3)kJ/mol,选项D错误;答案选B。
6.在25℃、101KPa时,已知反应:①2C(s)+O2(g)=2CO(g) △H=-a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1) △H=-bkJ/mol (a、b 均大于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①的反应热为a kJ/mol
B. 碳的燃烧热大于a/2 kJ/mol
C. 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b kJ/mol
D. 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b kJ热量
【答案】B
【解析】A. 反应热应包含“+”或“-”符号,则①的反应热应为-a kJ/mol,故A错误;B. 由反应①可知,1mol碳燃烧生成CO放出的热量为a/2kJ,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继续放出热量,故1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a/2kJ,所以碳的燃烧热大于a/2kJ/mol,故B正确;C. 中和热为放热反应,则叙述中和热时不用“?”,即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b kJ/mol,故C错误;D. 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需吸收热量,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小于bkJ,故D错误;答案选B。
7.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B. 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 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为57.3 kJ/mol
D. 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答案】A
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在25℃、101KPa时,盐酸和NaOH稀溶液的中和热 ΔH=-57.3kJ/mol,则H2SO4和Ba(OH)2的反应的反应热 ΔH=2×(-57.3)kJ/mol
B. 在25℃、101KPa时, CO(g)的燃烧热为283.0KJ/mol,则相同条件下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 +(2×283.0)kJ/mol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在25℃、101KPa时,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答案】B
【解析】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除了有中和热外,还有沉淀热,所以反应的热效应ΔH<2×(-57.3)kJ/mol;A错误;CO(g)+1/2O2(g)= CO2(g) ΔH= -283.0kJ/mol;燃烧放热,分解吸热,各物质的量加倍,ΔH加倍,B正确;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为放热反应,该结论不一定,C错误;生成物水必须为液态,才是甲烷的燃烧热,D错误;正确选项:B。
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 CO(g) +1/2O2(g) ==CO2(g); △H=-283.0 kJ/mol
B. C(s) +1/2O2(g) ==CO(g); △H=-110.5 kJ/mol
C. H2(g) +1/2O2(g)==H2O(g); △H=-241.8 kJ/mol
D. 2C8H18(l) +25O2(g)==16CO2(g)+18H2O(l); △H=-11036 kJ/mol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CO2,H2O为液态水,A、符合燃烧热的定义,故正确;B、C→CO2,因此不符合燃烧热,故错误;C、水为液态水,故错误;D、可燃物系数为1mol,故错误。
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 S(s)+O2(g)═SO2(g);△H=﹣296.8 kJ?mol﹣1(反应热)
B. 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中和热)
C. C2H5OH(l)+3O2(g)═2CO2(g)+3H2O(g);△H=﹣1 367.0 kJ?mol﹣1(燃烧热)
D. 2NO2═O2+2NO;△H=+116.2 kJ?mol﹣1(反应热)
【答案】A
11.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ˉ(aq)==H2O(l);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碳的燃烧热等于110.5 kJ/mol
B. 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 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为-57.3 kJ/mol
D. 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答案】C
【解析】碳的燃烧热是1mol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故A错误;反应热包含符号,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故B错误;中和热是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H=-57.3 kJ/mol,所以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故C正确;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需吸收热量,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故D错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2.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884)是一种典型的脂肪,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C57H104O6(s)+80O2(g)=57CO2(g)+52H2O(l)。已知要消耗1kg该化合物,常人需快走约200公里(每快走1公里按平均耗能190 kJ计)。则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H约为( )
A. 3.8×104kJ·mol-1 B. -3.8×104kJ·mol-1
C. 3.4×104kJ·mol-1 D. -3.4×104kJ·mol-1
【答案】D
【解析】燃烧热指的是燃烧1mol可燃物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消耗1kg油酸甘油酯释放出热量:(200×190kJ)=3.8×104kJ,1kg该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000g÷884g/mol,则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H=- =-3.4×104kJ?mol-1,故答案选D。
1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285.5 kJ/mol21教育网
C. Ba(OH)2·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 ΔH<0
D. 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 kJ21·cn·jy·com
【答案】D
D正确;答案选D。
14.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H2SO3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也为57.3kJ/mol
B. 已知C2H5OH(l)的燃烧热是1366.8kJ/mol,则C2H5OH(l)+3O2(g)═2CO2(g)+3H2O(g)反应的△H=﹣1366.8kJ/mol【版权所有:21教育】
C.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0.5mol N2和1.5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kJ/mol
D. 一定条件下2SO2(g)+O2(g)?2SO3(g) △H1 ,2SO2(g)+O2(g)?2SO3(l) △H2 则△H1>△H2
【答案】D
【解析】A、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H2SO3为弱酸电离要吸热,所以NaOH和H2SO3反应放出的热量比57.3kJ小,选项A错误;B、已知C2H5OH(l)的燃烧热是1366.8kJ/mol,则C2H5OH(l)+3O2(g)═2CO2(g)+3H2O(l)反应的△H=-1366.8kJ/mol,选项B错误;C、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因此N2(g)+3H2(g)2NH3(g) △H≠-38.6kJ/mol,选项C错误;D、2mol气态SO3比2mol液态SO3的能量高,因此生成2mol气态SO3时放出的热量少,焓变大,即△H1>△H2,选项D正确。答案选D。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2C(s)+02(g)=2C0(g) △H =-221kJ mol-1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0(I) △H= -57.3 kJ mol-1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碳的燃烧热为△H=-110. 5kJ mo1-1
B. 反应①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C. 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热量大于57.3kJ
D. 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热量大于57.3kJ
【答案】D
1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 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热化学方程式中H2的物质的量不为1mol,热化学方程式中△H不等于燃烧热,故A错误;B、燃烧热要求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为1mol,得到的氧化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H2O的状态必须为液态,故B错误;C、符合燃烧热的定义,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故C正确;D、氢气与氯气反应不是与氧气反应,燃烧热是指与氧气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H不等于燃烧热,故D错误;故选C。
17.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 kJ/mol,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B. 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 氢分子的能量为E2,则2E1>E2
C. 101 kPa时,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H2的燃烧热ΔH=-241.8 kJ/mol
D.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 的热量
【答案】B
放热,所以导致△H<-57.3kJ?mol-1,故D错误;故选B。
17.下列图示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A项,反应热是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是在常温、101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中和热和燃烧热都属于反应热,故A正确。B项,能源就是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二者不重合,故B错误;C项,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是吸热反应,也可以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图示正确,故C正确;D项,生物质能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能源,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能源物质通称为生物质能,故生物质能是可再生的新能源,故D正确。
18.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
A. 稀硫酸与0.1 mol/L NaOH溶液反应:H+(aq)+OH-(aq)= H2O(l)△H = +57.3 kJ·mol-1
B. 在101KPa下氢气的燃烧热△H =-285.5 kJ·mol-1,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 △H = +285.5 kJ·mol-1
C. 已知2C(s)+O2(g)=2CO(g) △H=-221 kJ·mol-1, 则可知C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
D. 2N2O5(g)4NO2(g)+O2(g) ΔH>0 反应为熵增反应,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答案】C
19.已知反应:① 2C(s)+O2(g)=2CO(g) ΔH=-221 kJ/mol② 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碳的燃烧热是110.5 kJ/mol
B. ①的反应热为221 kJ
C. 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 稀醋酸(电离吸热)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 热量
【答案】C
【解析】A.碳的燃烧热是指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的稳定的氧化物CO2放出的热量,不是生成CO,故A错误;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故B错误;C.稀硫酸和稀NaOH,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57.3kJ,△H=-57.3 kJ/mol,故C正确;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混合,稀醋酸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即△H>-57.3 kJ/mol,故D错误;故选C。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25℃、101KPa,1mol S(s)和2molS(s) 的燃烧热相等
B. 1mol H2SO4 (浓)与1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C. 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 ,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101KPa时,1mol H2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氢气的燃烧热
【答案】A
【解析】A、燃烧热指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因此S的燃烧热相等,故A正确;B、中和热是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浓硫酸遇水放出热量,故B错误;C、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应是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即101kPa时1mol氢气燃烧产生的H2O是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才是燃烧热,故D错误。
21.2008年北京奧会“祥云“奥运火炬所用环保型燃料为丙烷,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和35%丙烷,已知丙烷的燃烧热为2221.5kJ/mol ;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78kJ/mol;异丁烷的燃烧热为2869.6kJ/mo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g) △H=-2221.5kJ/mol
B. 相同质量的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別完全燃烧,前者需要的氧气多,产生的热量也多
C. 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
D. 奥运火炬燃烧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
【答案】D
22.Mg还原SiCl4的反应如下:①SiCl4(g)+2Mg(l)Si(s)+2MgCl2(g) ΔH1
②SiCl4(g)+2Mg(g)Si(s)+2MgCl2(g) Δ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g(l)Mg(g) ΔH= (ΔH1-ΔH2) B. 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减少Mg(l)的量,ΔH1变小 D. ΔH1<ΔH2
【答案】A
【解析】反应①减去②得到的结果再除以2得到Mg(l)Mg(g) ΔH= (ΔH1-ΔH2),选项A正确。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选项B错误。减少Mg(l)的量,反应的ΔH1应该不变,选项C错误。由选项A得到Mg(l)Mg(g) ΔH= (ΔH1-ΔH2),又因为液态镁一定比气态镁能量更低,所以该过程的焓变一定为正值,所以ΔH= (ΔH1-ΔH2)>0,所以ΔH1>ΔH2,选项D错误。
23.下列关于反应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CO(g)的燃烧热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1
B.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
C. 反应热有正负之分,燃烧热ΔH全部是正值
D. 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答案】A
【解析】燃烧热是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A项正确;中和热是指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H2SO4和Ca(OH)2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B项错误;燃烧是放热反应,燃烧热ΔH全部是负值,C项错误;燃烧热是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应生成液态水,D项错误。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分为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
B. 化学电源放电、植物光合作用都发生化学变化,并伴随能量的转化
C. 现正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
D. 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D
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
25.已知1 mol燃料完全燃烧的数据分别为:
燃料
一氧化碳
甲烷
异辛烷(C8H18)
乙醇
ΔH
-283.0 kJ ? mol-1
-891.0 kJ ? mol-1
-5461.0 kJ ? mol-1
-1366.8 kJ ? mol-1
使用上述燃料最能体现“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A. 一氧化碳 B. 甲烷 C. 异辛烷 D. 乙醇
【答案】B
【解析】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 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即每生成1摩尔二氧化碳时,放出热量最大的物质符合题意,异辛烷(C8H18)[ 5461.0 kJ ? mol-1/8=682.6 kJ ? mol-1],乙醇[1366.8 kJ ? mol-1/2=683.4 kJ ? mol-1],故B正确。
26.已知101kPa时的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的中和热为57.3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①C8H18(l)+ 25/2O2(g)= 8CO2(g)+ 9H2O(l); △H = +5518kJ/mol
②C8H18(l)+ 25/2O2(g)= 8CO2(g)+ 9H2O(l); △H = -5518kJ/mol
③H+(aq)+ OH-(aq)= H2O(l); △H = -57.3kJ/mol
④1/2H2SO4(aq) + NaOH(aq) =1/2Na2SO4(aq) + H2O(l); △H = +57.3kJ/mol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②
【答案】B
【解析】辛烷的燃烧热是1mo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能量,焓变小于0,所以①错误,②正确;中和反应放热,焓变小于0,所以④错误,③正确;故选B。
27.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该反应的燃烧热
B. 1 mol可燃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燃烧热
C. 1 mol可燃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燃烧热
D. 在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
【答案】D
正确。
2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对应的△H的数值和意义与括号内表述相符的是( )
A. 2H2 (g) + O2 (g) = 2H2O (l) ΔH=-571.6 kJ/mol(燃烧热)
B.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57.3kJ/mol(中和热)
C. H2O(g)=H2(g)+1/2 O2(g) ΔH=-242 kJ/mol (反应热)
D. C(s)+ O2 ( g )=CO2(g) ΔH=-393.5 kJ/mol(反应热)
【答案】D
【解析】A、燃烧热是以1 mol可燃物作为标准来进行测定的,故氢气的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为:H2 (g) + O2 (g) = H2O (l) ΔH=-285.8 kJ/mol,选项A错误;B、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CH3COOH是弱酸,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反应热小于57.3 kJ/mol,选项B错误;C、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吸热反应,焓变为正值,H2O(g)=H2(g)+1/2 O2(g) ΔH=+242 kJ/mol,选项C错误;D、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C(s)+ O2 ( g )=CO2(g) ΔH=-393.5 kJ/mol,选项D正确。答案选D。
29.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A. 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则H2O电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 ΔH=+285.8 kJ/mol
B. 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时放出890 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 (g)+O2(g)===CO2(g)+H2O(l) ΔH=-445 kJ/mol
C. 已知2C(s)+O2(g)===2CO(g);ΔH=-221 kJ/mol,则C的燃烧热为110.5kJ/mol
D. HF与NaOH溶液反应:H+(aq)+OH-(aq)=== H2O(l);ΔH=-57.3kJ/mol
【答案】B
吸热,所以放热应该小于57.3kJ/mol。
30.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下列全部属于新能源的是一组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海洋能 ⑥地热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④⑤⑥ D. 除①②外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天然气是传统能源,不是新能源,①错误;②煤是传统能源,不是新能源,②错误;③核能在使用时会对环境产生污染,③错误;④石油是传统能源,不是新能源,④错误;⑤海洋能⑥地热能⑦风能⑧氢能均属于新能源,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答案选B。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稀溶液中,1molH2SO4(aq)与1molBa(OH)2 (aq)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B. 25℃、l0lkPa时,1molH2和2molH2的燃烧热相等
C. CO能和O2反应生成稳定的CO2,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l0lkPa时,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答案】B
【解析】A. 在稀溶液中,OH-与H+发生反应生成1molH2O时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1molH2SO4(aq)与1molBa(OH)2 (aq)完全中和生成2molH2O,而且同时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所放出的热量不等于中和热,故A错误;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所以25℃、l0lkPa时,1molH2和2molH2的燃烧热相等,故B正确;C. 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 l0lkPa时,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故D错误。故选B。
32.下列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
A. 太阳能热水器 B. 天然气动力汽车 C. 核能发电 D. 风能发电
【答案】B
能源,故C错误;D、风能属于新能源,故D错误。
3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 g H2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HCl,放出92.3 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
B.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Δ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C.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1,则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
D. 相同条件下,2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小于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答案】C
【解析】A、常温常压下,1g H2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HCl气体,放出 92.3kJ的热量,2g氢气即1mol氢气完全燃烧放热184.6kJ,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选项A错误;B.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Δ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选项B错误;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1,则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57.4 kJ·mol-1=28.7 kJ的热量,选项C正确;D、H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达到稳定要放出能量,所以2molH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H分子所具有的能量,选项D错误。答案选C。
34.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l0lkPa时,1molC和3molC的燃烧热相等
B. 由图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由图2可知H2的燃烧热数值大于483.6kJ/mol
D. 汽油燃烧时将全部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答案】A
转化成热能,还有转化为光能等,错误;答案选A。
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提高
B. 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
C. 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D. 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
【答案】D
【解析】A. 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增大燃料接触面积,燃烧充分,燃烧效率将提高,A正确;B. 化石燃料中含C、S等元素,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B正确;C. 直接燃烧煤的能源利用率低且污染物多,肯定没有经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环保好,C正确;D. 化石燃料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充分燃烧,不是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D错误。
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B. 已知4P(红磷,s)===P4(白磷,s)△H=+17 kJ/mol ,则白磷比红磷更稳定
C. 已知2H2(g)+O2(g) ===2H2O(l) △H=-571.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D. 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3.7 kJ/mol ,将含1 mol CH3COOH与含1 mol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3.7 kJ
【答案】C
37.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可以再生。下列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石油 ④太阳能 ⑤氢能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④⑤
【答案】D
【解析】①天然气、②煤、③石油都是化石燃料,其余都可以是最有希望的新能源,答案选D。
点睛: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氢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38.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外观
熔点
燃烧热/(kJ·mol-1)
金刚石
无色,透明固体
?
395.4
石墨
灰黑,不透明固体
?
393.5
A. 由表中信息可得如图所示的图象:
B. 由表中信息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 kJ·mol-1
C. 由表中信息可推知相同条件下金刚石的熔点低于石墨的熔点
D. 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s)+O2(g)===CO(g) ΔH=-393.5 kJ·mol-12·1·c·n·j·y
【答案】D
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s)+O2(g)=CO(g) ΔH =-393.5 kJ·mol-1,D正确。
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B. 25℃、l01kPa时,1mol S和2mol S的燃烧热不相等
C. 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则 H2(g) + Cl2(g)=2HCl(g) ΔH=-183kJ·mol-1
D. 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C
【解析】A.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不能用焓变或熵变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故A错误;B、依据燃烧热概念分析判断,1mol S和2mol S的燃烧热相等,故B错误;C. 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436kJ/mol+243kJ/mol-431kJ/mol×2=-183.0 kJ/mol,故C正确;D、能量守恒定律是说反应前后总能量不变,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时,多余的能量以热能、光能、电能等形式释放出来,反之,吸收能量变为化学能,故D错误;故选C。2-1-c-n-j-y
40.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O(l)===H2(g)+O2(g)ΔH=+285.8 kJ/mol
②H2(g)+O2(g)===H2O(g)ΔH=-241.8 kJ/mol
③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 kJ/mol【出处:21教育名师】
④C(s)+O2(g)===CO(g)ΔH=-110.5 kJ/mol
⑤C(s)+O2(g)===CO2(g)ΔH=-393.5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H______0(填“>”或“<”)
(2)上述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3)C的燃烧热为________;H2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值为_______ kJ。
【答案】 放出 < ① 393.5 kJ/mol 120.9kJ
反应②可得:H2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值为120.9kJ。
41.按要求写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稀溶液中,1 mol H2SO4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114.6 kJ热量,写出表示H2SO4与NaOH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已知在25℃、101kPa下,1 g乙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释放出29.7 kJ的热量,试写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标准状况下,4.48L H2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Q kJ,写出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H2SO4(aq)+NaOH(aq)= Na2SO4(aq)+H2O(l) ΔH=-57.3kJ/mol
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61.6kJ/mol H2(g)+1/2O2(g)===H2O(l) ΔH=-5Q kJ/mol
(2)
(3)标准状况下,4.48L H2的物质的量为0.2mol,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Q kJ,则1molH2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5Q kJ,H2(g)+1/2O2(g)===H2O(l) ΔH=-5Q kJ/mol;
42.在 101kPa时, H 2在 1molO 2中完全燃烧生成 2mol液态 H 2O,放出 571.6kJ的热量。
(1)H2的燃烧热为 ______,表示 H 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
(2)1L 1mol/L H 2SO 4溶液与 2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 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 ___________,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答案】 285.8kJ/mol H2(g)+1/2O2(g)=H2O(l) △H=-285.8kJ/mol 57.3kJ/mol 1/2H2SO4(aq)+NaOH(aq)=1/2Na2SO4(aq)+H2O(l) △H=-57.3kJ/mol
【解析】(1)在 101kPa时, H 2在 1molO 2中完全燃烧生成 2mol液态 H 2O,放出 571.6kJ的热量,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物质所放出的热量,而上述反应中需要2mol氢气,则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H 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l) △H=-285.8kJ/mol;(2)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H2SO4(aq)+NaOH(aq)=1/2Na2SO4(aq)+H2O(l) △H=-57.3kJ/mol,根据中和热定义可知,该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4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 2H2(g)+O2(g)===2H2O(l)ΔH=-570.0 kJ·mol-1
②H2O(g)===H2(g)+O2(g)ΔH= +241.8 kJ·mol-1
③C(s)+O2(g)===CO(g)ΔH=-110.5 kJ·mol-1
④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回答下列各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H2的燃烧热ΔH=___________________;C的燃烧热ΔH=___________________。
(3)燃烧10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需要释放787kJ的热量,需要完全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g的碳。
(5)CO的燃烧热ΔH=____,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③④ -285.0 kJ·mol-1 -393.5 kJ·mol-1 1425.0 kJ 24g -283.0 kJ·mol-1 CO(g)+O2(g)===CO2(g) ΔH=-283.0 kJ·mol-121cnjy.com
(2)根据①,2mol氢气燃烧放出570.0kJ热量,则1mol氢气燃烧放出285kJ热量,因此H2的燃烧热ΔH=-285.0 kJ·mol-1;同理,根据④可知C的燃烧热ΔH=-393.5 kJ·mol-1,故答案为:-285.0 kJ·mol-1;-393.5 kJ·mol-1;www-2-1-cnjy-com
(3) H2的燃烧热ΔH=-285.0 kJ·mol-1,10 g H2的物质的量为5mol,燃烧10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285.0 kJ·mol-1×5mol=1425.0 kJ,故答案为:1425.0 kJ;
(4)C的燃烧热ΔH=-393.5 kJ·mol-1,释放787kJ的热量,需要完全燃烧碳的质量为×12g/mol=24g,故答案为:24g;
(5)根据盖斯定律,将④-③得CO(g)+O2(g)===CO2(g) ΔH=-283.0 kJ·mol-1,则CO的燃烧热ΔH=-283.0 kJ·mol-1,故答案为:-283.0 kJ·mol-1;CO(g)+O2(g)===CO2(g) ΔH=-283.0 kJ·mol-1。
44.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 g NO2需要吸收16.95 kJ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 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1 mol 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283 kJ的热量;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6 kJ的热量;1 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 kJ的热量。写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1 mol液态水汽化时需要吸收44 kJ的热量,请写出CH4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H3OH(1)+O2(g)===CO2(g)+2H2O(1) ΔH=-725.76 kJ·mol-1 N2(g)+2O2(g)===2NO2(g) ΔH=+67.8 kJ·mol-1 2C2H2(g)+5O2(g)===4CO2(g)+2H2O(1) ΔH=-2 600 kJ·mol-1 H2(g)+O2(g)=H2O(l) ΔH=-286 kJ·mol-1[或2H2(g)+O2(g)=2H2O(l) ΔH=-572 kJ·mol-1] CH4(g)+2O2(g)=CO2(g)+2H2O(g) ΔH=-802 kJ·mol-1
(2)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克NO2即0.5molNO2要吸收16.95kJ热量,所以每生成2molNO2需要吸收67.8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N2(g)+2O2(g)=2NO2(g)△H=+67.8kJ?mol-1,故答案为:N2(g)+2O2(g)=2NO2(g)△H=+67.8kJ?mol-1;
(3)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kJ的热量,反应C2H2(g)+ O2(g)=2CO2(g)+H2O(l)中电子转移为10mol,则转移10mol电子放出热量1300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 O2(g)=2CO2(g)+H2O(l)△H=-1300kJ?mol-1,故答案为:C2H2(g)+ O2(g)=2CO2(g)+H2O(l)△H=-1300kJ?mol-1;
(4)1mol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1mol液态水,放出286kJ热量,表示H2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为:H2(g)+ O2(g)=H2O(l)△H=-286kJ?mol-1,1 mol液态水汽化时需要吸收44 kJ的热量,则1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气态水放出890-44×2=802KJ热量,则1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02 kJ·mol-1,故答案为:H2(g)+ O2(g)=H2O(l)△H=-286kJ?mol-1;CH4(g)+2O2(g)=CO2(g)+2H2O(g) ΔH=-802 kJ·mol-1。
45.某研究小组将V1mL0.50mol/LH2SO4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 +V2=50mL)。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实验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验过程中将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 (选填“一次”或“分多次”)倒入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溶液混合后,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____________,记为终止温度。
(3)研究小组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________ 22°C(填“高于”、“ 低于”或“等于”)。
(4)由题干及图形可知此反应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应为_________ mol/L。
【答案】 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一次 最高温度 低于 1.5mol/L
(4)图中可以看出加入30mL硫酸和20mL氢氧化钠时体系温度最高,所以此时应该是酸碱恰好中和,则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5mol/L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知识点讲解
一. 燃烧热
1. 定义:在101 kPa时,1 mol纯物质
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kJ/mol。
2.在理解物质燃烧热的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研究条件: 101 kPa,温度通常是25℃。
(2)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如H→H2O(l)而不是H2O(g)、C→CO2(g)而不是CO、S→SO2(g)而不是SO3。
(3) 燃烧热是以1 mol可燃物作为标准来进行测定的,因此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1 mol可燃物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21·cn·jy·com
特别提醒:因燃烧热、中和热是确定的放热反应,具有明确的含义,故在表述时不用带负号,如CH4的燃烧热为890KJ/mol。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例1已知25℃,101kPa时, C6H12O6(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0kJ/mol,C8H18(辛烷)的燃烧热是5518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 C6H12O6(s)+6O2(g)= 6CO2(g)+6H2O(g) △H=-2800kJ·mol-1
B. 0.5C6H12O6(s)+3O2(g)= 3CO2(g)+3H2O(l) △H=-1400kJ·mol-1
C. C8H18+12.5O2= 8CO2+9H2O △H=-5518kJ·mol-1
D. C8H18(1)+12.5O2(g)= 8CO2(g)+9H2O(1) △H=+5518kJ·mol-1
【答案】B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时,放出的热量为硫的燃烧热
B. 在25 ℃、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C. 由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可知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121教育网
D. 乙炔的燃烧热为-1 299.6 kJ·mol-1,则2C2H2(g)+5O2(g)===4CO2(g)+2H2O(g)反应的ΔH=-2 599.2 kJ·mol-12·1·c·n·j·y
【答案】C
不对应。只有C符合题意;故D答案:C。
二. 中和热
1. 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 中和热的表示:H+(aq) +OH-(aq)=
H2O (l);△H=-57.3kJ/mol。
3. 要点
①条件:稀溶液。
②反应物:(强)酸与(强)碱。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
③生成1mol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 H20,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④放出的热量:57.3kJ/mol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三. 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
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比较
相
同
点
燃烧热
中和热
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
ΔH
ΔH<0 , 单位 kJ/mol
不
同
点
反应物的量
可燃物为1mol
可能是1mol也可以是0.5mol(或不限)
生成物的量
不限量
H2O 1mol
反应热的含义
1mol反应物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同的物质燃烧热不同
酸碱中和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强酸强碱间的中和反应中和热大致相同,均约为57.3kJ/mol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醇的燃烧热为 △H= -a kJ·mol-1,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2H5OH(g)+3O2(g)=2CO2(g)+3H2O(g)H= -a kJ·mol-1
B. 稀硫酸与稀 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C. S(g)+O2(g)=SO2(g) △H= -a kJ·mol-1,S(s)+O2(g)=SO2(g) △H= -b kJ·mol-1,则 a>b
D. 500℃、30MPa 下,将 0.5mol N2和 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放热 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 -38.6kJ·mol-1
【解析】
A、乙醇的燃烧热是指1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的热量,所以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5OH(g)+3O2(g)=2CO2(g)+3H2O(l) △H= -a kJ·mol-1,A选项中水的状态不对,故A错;B项中和热都是正值,故B错误;C项S(g)+O2(g)=SO2(g) △H= -a kJ·mol-1,S(s)+O2(g)=SO2(g) △H= -b kJ·mol-1,两个反应中的S状态不同,第一个反应中S为气态,第二个反应中的S为固态,根据盖斯定律知 a>b,故C正确;D、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由于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1mol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38.6kJ,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例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H 的绝对值均正确)
A. 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 △H=-114.6kJ·mol-1(中和热)
B. C2H5OH +3O2=2CO2+3H2O △H=-1368.8kJ·mol-1 (反应热)
C. 2NH3(g)=3H2(g)+N2(g) △H=+92.4 kJ·mol-1 (反应热)
D. H2(g)+1/2O2(g)=H2O(g)△H=-242 kJ·mol-1 (燃烧热)
【答案】C
物完全燃烧生成温度的氧化物,水的稳定状态为液态,故D错误;故选C。
例5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固体硫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 由C(石墨,s)===C(金刚石,s) △H=+1.90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101 kPa时,2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g)+O2(g)===2H2O(l) △H=-285.8 kJ/mol21cnjy.com
D.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www-2-1-cnjy-com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气体转化为固体放热,则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A错误;B、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故石墨较稳定,B错误;C、2gH2为1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所以当2molH2反应时,应放出2×285.8 kJ=571.6kJ的能量,则热化学方程式应为2H2(g)+O2(g)=2H2O(l)△H=-571.6kJ?mol-1,C错误;D、浓硫酸稀释会放热,则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大于57.3kJ,D正确。答案选D。
例6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A. 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 由C(石墨)→C(金刚石)ΔH = +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稀溶液中:H+ + OH﹣ = H2O ΔH = ﹣57.3 kJ·mol-1,若将含1 mol 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出处:21教育名师】
D. 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 O2(g)= 2H2O(l)ΔH = +285.8 kJ·mol-1
【答案】C
(l);△H=-285.8kJ/mol,错误,选C。
例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21*cnjy*com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答案】B
【解析】中和热是稀强酸和稀强碱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故A错误;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的反应热△H=-566.0kJ/mol,故B错误;反应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故C错误;1mol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故D错误。
三. 能源
1. 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2. 能源的分类:
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化学反应一般是以热量和功的形式跟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而其中多以热量的形式进行能量交换。
(1) 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生成物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不同。
(2) 任何化学反应除遵循质量守恒外,同样也都遵循能量守恒。
(3)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量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例8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 氢能 B. 潮汐能 C. 生物质能 D. 可燃冰
【答案】D
例9 2014年7月21日,世界各国领导人在南非德班共同商讨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要想节能减排下列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天然气 ②煤 ③石油 ④水能 ⑤太阳能 ⑥地热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④⑤⑥ D. 除①②外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天然气②煤③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资源;②煤③石油燃烧会污染空环境,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原则;④水能⑤太阳⑦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无污染是清洁能源,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是洁净能源,符合节能减排原则。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例10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符合未来新能源特点的是( )2-1-c-n-j-y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①③⑥⑧ D. ②④⑥⑧
【答案】B
⑦风能、⑧氢能都是新能源,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综上所述B项正确。
课后作业: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H2(g)+ 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相同
B. 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 放热 a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 -2a kJ?mol-1
C.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H)为-890.3 kJ ? mol -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H4(g)+2O2(g) =CO2(g) +2H2O(g) △H=-890.3kJ?mol-1【来源:21cnj*y.co*m】
D. HC1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 -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 kJ/mol
【答案】A
【解析】A. 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有关,与反应条件和反应过程无关,故A正确;B. 一定条件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时放热 akJ,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生成NH3(g)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则生成2mol NH3(g)时放出的热量大于2akJ,即N2(g)+3H2(g)2NH3(g) △H< -2a kJ/mol,故B错误;C.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H)为?890.3kJ/mol,表示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890.3kJ,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3kJ/mol,故C错误;D. 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因稀硫酸和Ca(OH)2反应时除了生成水,还有硫酸钙沉淀生成,导致放出的热量增多,则稀H2SO4和Ca(OH)2反应的△H<-57.3kJ/mol,故D错误;答案选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温度下纯水pH=6,则在该条件下pH=4的醋酸和pH=10的NaOH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 NH4Cl溶于D2O的离子方程式:NH+D2ONH3·D2O+H+
C. 已知S的燃烧热为Q kJ·mol-1,则S (s)+O2(g)===SO3(g) ΔH=-Q kJ·mol-1
D. 水的自偶电离方程式:2H2OH3O++OH-,则液氨自偶电离方程式:2NH3NH+NH
【答案】D
D正确;答案为D。
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A.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则水电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 ΔH=+285.5 kJ/mol
B. l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890kJ热量,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O2(g)= CO2(g) H2O(l) △H= -445 kJ/mol
C.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kJ/mol,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 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2NH3(g) ΔH=-38.6kJ/mol
【答案】B
【解析】A、氢气燃烧热是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水电解过程是吸热反应,2mol水电解反应吸收热量为571.0kJ,故A错误;B、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g)时放出890kJ热量,0.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气态水放热445kJ,故B正确;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石墨具有的能量小于金刚石,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C错误;D、相同条件下的同一可逆反应,正逆反应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生成的氨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所以2mol氨气分解,吸收的热量大于38.6kJ,故D错误;故选B。
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1 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放热为 114.6 kJ
B. 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l)===2H2(g)+O2(g)反应的ΔH=+571.6 kJ·mol-1、
C. 放热反应比吸热反应容易发生
D. 1 mol丙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丙烷的燃烧热
【答案】B
选项B。
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0kJ/mol
C. 已知:500 ℃、30 MPa下,N2(g)+3H2(g) 2NH3 (g) ΔH=-92.4kJ·mol-1;将1.5 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 kJ
D.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ΔH=-890.3 kJ·mol-1,则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答案】B
【解析】A. 中和热是酸和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摩尔水和可溶性盐所放对应的反应热,A不正确;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说明1molCO完全燃烧放出283.0kJ的热量,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0kJ/mol,B正确;C. 已知:500 ℃、30 MPa下,N2(g)+3H2(g) 2NH3 (g) ΔH=-92.4 kJ·mol-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将1.5 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后也不能完全转化为NH3,放出热量肯定小于46.2 kJ,C不正确;D.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ΔH=-890.3 kJ·mol-1,则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水由气态变化液态要放出热量,因此,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D不正确。本题选B。
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 · 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生成2 mol水的中和热ΔH =2×(?57.3) kJ · mol?1www.21-cn-jy.com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 · mol?1,则反应2CO2(g)=2CO(g)+O2(g)的ΔH = +2×283.0 kJ · mol?1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答案】B
错误,答案选B。
7.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多
B. 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
C.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稀硫酸与含1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D. 1molS完全燃烧放热297.3kJ,热化学方程式为:S+O2=SO2ΔH=297.3kJ·mol-1
【答案】C
【解析】A、因为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吸热的,所以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后者放出热量多,故A错误;B、铝热反应需要高温下才能发生,但是它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将含0.5molH2SO4的稀硫酸即H+是1mol,与含1molNaOH即OH﹣是1mol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故C正确;D、1molS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H=﹣297.3 kJ/mol,故D错误.故选C.
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A. H2(g)+Cl2(g)===HCl(g) ΔH=-184.6 kJ·mol-1
B. CH4(g)+2O2(g)===2H2O(g)+CO2(g) ΔH=-802 kJ·mol-1
C. CO(g)+O2(g)===CO2(g) ΔH=-283 kJ·mol-1
D.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答案】C
【解析】A中反应不是燃烧过程,故A错;B项中生成物的水是气态,属不稳定状态,不符合燃烧热定义,故错;C. CO(g)+O2(g)===CO2(g) ΔH=-283 kJ·mol-1,符合燃烧热的定义,故C正确;D中△H的数值对应的的化学计量数为2,不符合燃烧热的定义,故D错;故选C。
9.已知反应:① 2C(s)+O2(g)=2CO(g) ΔH=-221 kJ/mol
② 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B. 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 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 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 热量
【答案】A
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能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假设数据均正确)
A. 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 367 kJ·mol-1
B. 2CO (g)+O2(g)=2CO2(g) ΔH=-566 kJ·mol-121*cnjy*com
C. H2 (g)+1/2O2(g)= H2O(g ) ΔH=-285.8 kJ·mol-121·世纪*教育网
D. S(s)+O2(g)=SO2(g) ΔH=-296.95 kJ·mol-1
【答案】D
【解析】燃烧热表示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且燃烧都是放热反应;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 367 kJ·mol-1反应中,生成气态水,ΔH为+,不符合燃烧热的定义,A错误;2CO (g)+O2(g)=2CO2(g) ΔH=-566 kJ·mol-1反应中,CO的化学计量数为2,所以ΔH不代表燃烧热,B错误;H2 (g)+1/2O2(g)= H2O(g ) ΔH=-285.8 kJ·mol-1,生成气态水蒸气,不符合燃烧热的定义,C错误; S(s)+O2(g)=SO2(g) ΔH=-296.95 kJ·mol-1,符合燃烧热的定义,D正确;正确选项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