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一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解放农民
经济体制改革
8
1978年以前的安徽凤阳小岗村
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1.9亿人每人每天能挣到0.13元,有2.7亿人每天能挣到0.14元。
—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报表
经济体制改革
8
材料一:
当时出去要饭心里很苦恼,农民有地有田,有牛有犁有耙,为什么搞不上吃的?我们心里不服气,农民不是不会种地,按当时那个政策约束了我们。
——摘自《小岗村,严金昌家的年关》
材料二: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大包干纪念馆》
结合材料及P39《相关史事》,想一想:
人民公社为什么约束了农民?
缺少生产自主权
生产积极性不高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放宽了农业政策,但仍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
(二)农村的改革进程
改革前的小岗村:
“一些农民过年连一顿饺子都吃不上。”
“农民碗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红萝卜樱子混煮面,霉烂的地瓜面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全家几口人只有一条裤子。”
经济体制改革
8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
3、什么是农民的责任、权利和利益?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土地公有制
责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利
权: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年秋收盘点后……
农村改革
小岗村1979年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还有钱,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平均每人400多元。在当时,对这群“叫花子”来说,这无疑是一座光芒四射的金山。
——马立诚、凌志军著作《交锋》
解决了吃饭问题,还首次交上了公粮,还清了20多年来吃救济的贷款!
严金昌
经济体制改革
8
小组讨论:
你能说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吗?
改革前的保合少乡
今天的保合少乡
改革内容 改革前 改革后
经营方式 集体生产
分配方式 统一分配
管理方式 人民公社
包产到户,家庭承包
按劳分配
乡,镇政府
1950-1952 土地改革
1953-1956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 建立人民公社
1978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政策的调整
乡镇企业的发展
春风送暖启新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改革
8
西王集团位于山东省邹平县西王村,始建于1986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由一家小型村办企业发展成为以玉米深加工和特钢为主业,投资涉及房产、物流、热电等多个领域的全国大型工业企业,为15000余人解决就业问题。西王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获得“全国文明村”、 “中国经济十强村” 等荣誉称号。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兴办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
背景:
开始时间及地点:
基础:
形式:
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土地公有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①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②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
③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④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农村的改革之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解放企业
春雷滚动促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8
材料一:
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材料二: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结合教材P40材料研读,诊断:国有企业生产出现了什么问题?
职权划分: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分配方式:平均分配,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
所有制结构:单一公有制
材料一:
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材料二: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结合教材及以下材料,诊断:国有企业生产出现了什么问题?
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
春雷滚动促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8
指导文件:
1984《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计划经济,根据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运行体制。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地安排重大经济活动,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方向。资源的分配,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政府计划决定。
春雷滚动促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8
内容:
所有制结构 职权划分 分配方式
经济体制改革前
经济体制改革后
单一公有
政企不分
平均分配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指导文件:
1984《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随 堂 检 测
B
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规定》。根据这些规定,企业拥有了生产计划权、产品购销权、定价权、资金使用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劳动人事权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自主权。其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确立市场定价,建立合理价格体系
B.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C.改革计划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政企分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前 改革后
所有制 形式
管理方式
分配方式
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1.pp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政企分开, 扩大企业自主权
内容: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单一公有制
高度集中,政企不分
吃大锅饭,平均主义
春雷滚动促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8
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17年全球营业额2419亿元,利税总额突破300亿元的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在欧洲、北美、亚洲、中东和非洲共有29个制造基地和16的工业园, 在全球大型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三次蝉联全球第一。
海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典型
呼市回民奶食品厂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乳制品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符合奥运及世博标准、先后为奥运会及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在董事长潘刚的带领下,2015年伊利实现年收入603.6亿元,稳居行业第一,持续排名亚洲乳业第一,全球乳业8强。
意义:
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国有企业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
90年代后,经济体制改革何去何从?如何选择?
包产到户姓“社”姓“资”?
——这是单干,是倒退,姓“资”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生气勃勃,姓“社”姓“资”?
——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之源,姓“资”
城市企业改革搞厂长负责制,姓“社”姓“资”?
——这是削弱党的领导,姓“资”
市场经济姓“社”姓“资”?
——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姓“资”
邓小平南方谈话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经济体制改革
8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春和景明谋新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春和景明谋新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8
时间 会议 内容
1992年
1993年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四届
三中全会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基本特征: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城市改革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内容 紧握 (改革前) 虚握 (1985年起) 托起
(1992年起)
所有制形式 单一 公有制
政企 关系 政府 管理企业 分配 方式 平均分配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
经济并存
企业经营
自主权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78
1992
政策调整
21世纪
制度创新
改革不断深化……
三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解放国家
一
一
三
探究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
3.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
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
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基本框架的建立:1993年 十四届三中全会
2017年蒙牛销售收入在去年9.7%高增长的基础上再次实现11.9%的增长,达到601.56亿元;净利润20.48亿元。2017年“全球乳业20强”榜单,蒙牛乳业集团连续9年入榜,并跃居榜单前10强,正式迈入全球乳业第一阵营。
经济体制改革
8
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
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现代企业的无人化操作
领导人齐聚G20峰会
春和景明谋新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
①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③关键是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C. ②③④D. ①②④
领导中国人民强起来
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
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
悦宾饭店 中国餐饮个体第一家
1980年9月30日开张,刘桂仙。个体经济
1979年,尹盛喜在前门卖二分钱一碗的大碗茶。是北京第一家自主创业的集体经济
1980年4月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批准成立。
经济体制改革
8
谈一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改革特点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
5
改革
不可动摇
小结:特点与启示
①从思想解放到改革推进
②从农村开始到城市深化
③从群众自发到中央推动
④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
改革启示
①改革要勇于创新
②改革要打破阻力
③改革要循序渐进
④改革要不断完善
经济体制改革
8
课堂小结
农村改革
目的
政策
作用
城市改革
中心环节
主要内容
作用
推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依据本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深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开始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8
《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者,
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