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少年中国说》练习(冀教版七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少年中国说》练习(冀教版七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河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11 22: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少年中国说
【典型例题】
一. 朗读全文,体会下面几段话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1.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2.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3.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答案:
1. 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反义词:既往——将来,留恋心——希望心,保守——进取,永旧——日新,照例——破格。两两相应,将老年人与少年人相对比,鲜明地表达出二者的不同性格。
2. 这里用了八个分句,由轻到重,由短到长,一气呵成地表达了少年人与国家命运之间不可分割的关联。
3. 作者用骈文的形式,借自然界的种种物象烘托少年中国的蓬勃气势。二 课文中把老年与少年、封建古老的“老大中国”与大有希望的“少年中国”做对比,极力赞颂少年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针砭老年消极保守的思想。有人认为,梁启超的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偏激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文中的老年与少年并不是指人的生理年龄,而是指代消极保守和开拓进取两种思想作风。梁启超对少年的赞颂,对守旧思想的批判在今天亦具有现实意义。
【模拟试题】
1.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题目
《 南乡子》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① 这首词要表达的主题是
② 前三句所写的景在词中起 的作用。
③“潮退水平春色暮”一句在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①“总是”二字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② 有人说“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一句是“神来之笔”,你是否也这样认为?请谈谈你的理由。
【试题答案】
1.
① 远客思乡之愁 ② 用凄凉的景物渲染(烘托)思乡的哀愁
③ 潮退了,天晚了,想回去却回不去了,内心变得更加的忧愁,起到加强失望、无奈、痛苦之情的作用。
2.
① 不管琵琶的声调、曲子如何变换,但变来变去都离不开思乡别离的内容,从而表明思乡别离之情难以排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