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本节内容选自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五节,是继学习“日本” “俄罗斯” “印度”“澳大利亚”后,巴西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一、巴西的自然地理;二、巴西的经济;三、种族构成复杂;四、热带雨林的保护。使学生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认识巴西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现状,使学生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知识与能力目标】
利用巴西地形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和首都。
结合巴西的地形图、气候类型图,简要了解巴西的工农业发展状况,以及与自然
环境、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根据文字和地图资料说出巴西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和种族构成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认识巴西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现状,使学生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及主要城市。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认识巴西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现状,使学生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导课
1.课件播放:巴西足球及巴西足球明星图片。
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 。 但巴西拥有世界一流的球队,是唯一一支获得五次世界杯冠军的球队。世界著名球王贝利是巴西的骄傲。
2.讲述:足球是巴西的象征。
3.神奇而充满诱惑力的国度——巴西,我们将进行一次“巴西之旅”,在旅游前,先了解一下巴西的自然概况。
新授
一、巴西的自然地理
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自主完成巴西自然地理的学习。结合前面的学习,读图完成巴西的学习:
(1)巴西的位置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_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广大。
②海陆位置: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陆上邻国众多。
③半球位置: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2)巴西的地形
巴西北部有世界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南部有世界最大的高原 -----巴西高原
(3)巴西的气候
巴西大部分地区以热带气候为主。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
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
教师指图,引导学生比较巴西与澳大利亚、印度位置差异。巴西地域辽阔,国土面积约852万平方千米,气候湿润,可耕地多,水资源丰富。巴西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二、巴西的经济
1、教师展示“巴西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自主学习
(1)学生读图说出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主要的农作物。
亚马孙平原——天然橡胶
巴西高原——咖啡、甘蔗、柑橘、香蕉、棉花、大豆等
(2)巴西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___、____ ______.粮食作物:___、____、_____.
(3)畜牧业:牛的饲养量和___均居世界第二位;猪的存栏量居世界第___位
思考:巴西发展热带经济作物有哪些有利条件?
2、教师展示“巴西矿产与工业城市的分布”图片:
自主学习:
(1)学生读图找出巴西主要的矿产资源。
铁矿石的储量、开采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2)读图指出巴西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巴西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城市。
补充说明:巴西铁矿丰富,但少能源矿产缺,巴西利用本国水能丰富优势解决能源不足。
1.巴西钢铁、机械等重工业发达,但从图中可只能看出巴西铁矿丰富,但缺少能源矿产?巴西是如何解决呢?
点拨:
(1)缺乏煤炭资源:用丰富的水能建成了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仅次于我国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2)缺乏石油资源:生物资源代替能源。
合作探究:
假如我是巴西的能源部长,可以从哪些方面解决巴西能源短缺的问题呢?
(从利用水能、热带经济作物、海底矿产、太阳能、风能、能等方面讨论回答)
2、展示“巴西主要城市和人口密度分布”图
合作探究
(1)学生读图说说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余工业分布之间的关系。
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发达、经济繁荣。
(2)想一想,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别?
教师小结:地形、气候等巴西立足本国国情,因地制宜发展热带经济作物,成为世界著名的农牧业大国。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积极推进工业化,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钢铁、汽车、机械、飞机的重要生产国。巴西与中国、印度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巴西最闪耀是多元的文化。如足球、狂欢节与桑巴舞。要想了解巴西的文化,首先认识巴西的种族构成。
三、种族构成复杂
我们坐飞机来到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作为考察小组成员,我们现在跟随中学生卞卡走进她的家,大家看到她家墙上“全家福”照片吧!
课件展示:
卞卡一家人的“全家福”
1.一个学生扮演卞卡,其他同学听卞卡介绍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人种)
2、提出问题:怎么卞卡的一家人就有多个不同的人种?
印第安人(黄种人)—玛雅文明—殖民统治(欧洲白人)—奴隶贸易(非洲黑人)——混血种人。
白人、黑人、印第安人、混血种人—桑巴舞、狂欢节、足球—不同文化的融合。
3、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人种复杂,白种人和混血种人比重大,被称为“世界人种博物馆”,号称 “世界各民族的大熔炉”。
4、思考:巴西种族构成复杂,对巴西文化形成有什么影响?
巴西作为世界民族的大熔炉,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与发展,形成了多元的巴西文化。(狂欢节和巴桑舞最能说明巴西文化的多元性)
在巴西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知识,这里的亚马孙平原还面临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去看看该如何解决?
四、热带雨林的保护
1、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总结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重要作用. (“世界动植物王国”——物种丰富(巴西鹦鹉、树懒、犰狳、卷尾猴)
“地球之肺”——全球20%的氧气
此外,热带雨林还有保持水土、净化空气 、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的作用。)
2、亚马孙雨林有着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是这么重要的雨林每年却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热带雨林遭到了哪些破坏。
3、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谈谈人类应怎样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
小结:人类在开发利用热带雨林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巴西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采取了许多措施。
板书设计
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共21张PPT)
第八章 · 不同类型的国家
第五节 巴西
世界足球王国——巴 西
巴西的国色:绿色和黄色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_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热 带面积广大。
②海陆位置: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_大西_洋,陆上邻国众多。
③半球位置: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自主学习:
巴西的地形:
巴西北部有世界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南部有世界最大的高原 -----巴西高原
巴西的气候:
巴西大部分地区以热带气候为主。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
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
巴西农业成就:
①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柑橘产量居世界首位。被誉为“咖啡王国”
②粮食——大豆、玉米、水稻产量跻身世界前列,大豆产量仅次于美国。
③畜牧业——牛的饲养量和牛肉产量居世界第二,猪的存栏量居世界第三。
巴西矿产资源分布图
自主学习:
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尤其____储量大、质地优良而文明,在此基础上发展了___、____等工业。
5. 巴西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____
工业主要分布在___的___、___.
6.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___,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____,第二大城市是____.
教师小结:
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平原地区,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海上交通便利,开发时间早,工农业发达,所以人口集中。亚马孙平原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巴西高原海拔高,所以这些地方人口稀疏
卞卡一家人的“全家福”
(1)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
(2)、____是当地的原住居民。
(3)、巴西的人种构成,占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_种人的比例不断增加。
(4)归纳巴西文化特点:__________
(5)巴西的民族舞蹈是____,举行时间________
答案
(1)巴西
(2)印第安人
(3)白种人 混血种人
(4)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多元的巴西文化。
(5)桑巴舞 每年2月中旬或下旬
保持水土
净化空气
防止水土流失
维持生物多样性
提供木材
调节气候
巴西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举例
◎ 设立“印第安人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各种形式的雨林保护区。雨林保护区的面积占巴西境内热带雨林面积的38%。
◎ 采取新的手段控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乱砍滥伐行为,如利用卫星遥感系统,对有关地区和城镇实行监控,提供实时、高质量的信息。
◎ 与联合国相关组织联合提出一项全球行动计划——减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其目标是从发达国家筹集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毁林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阅读材料
分析总结
①迁移城市加快内陆地区的开发。
②开发新能源,例如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制造酒精替代汽油供汽车使用等。
③加强环境保护,保护和合理开发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